茶艺表演中民族音乐运用分析
2018-05-14王海艳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国家,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各个民族之间拥有不同的名族风采与民族民俗。茶文化在不同的民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民族其在茶艺的表演形式上存在普遍的差异性与民族特色,尤其在茶艺的背景音乐的选择上,颇具民族文化特色。本文以茶艺表演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为出发点,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给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茶艺表演;民族音乐;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沉淀,我国的茶艺表演演化出多种形式。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将书法、音乐以及插花等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最终形成不同民族特色而又极具观赏性的艺术文化生活形式。民族背景音乐的选择,无疑会进一步加深民族特质,提升茶艺表演的整体感染效果。民族背景音乐可以直接将民族情愫进行表达,将其与茶艺文化向结合,可以从整体上升华民族文化内涵,彰显民族特色。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将茶艺表演与民族音乐相结合,在提升茶艺表演诗情画意的同时,也增加了文化层面的独特魅力。
一、民族音乐的应用意义
多元的文化艺术不断地交会与融合,这对于大文化的发展以及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将传统的茶艺表演与民族背景音乐相融合,正是文化有机交融的典型案例。传统的茶艺表演与民族音乐两者之间在许多地方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也给两者的融合提供了诸多便利,也是保证两者互相融合的重要前提。将民族背景音乐应用于茶艺文化表演中,大大提升了茶艺表演的魅力价值,进一步升华了茶艺表演自身的文化底蕴与感染力。历经弥久的沉淀与融合,在茶艺文化与民族音乐的交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音乐都是人们宣扬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将其与茶艺表演相融合,无疑为茶艺表演创造了又一发展契机,提升其感染魅力。而民族的多样性也使得其音乐形式存在诸多的内容与风格,但其所传递的情感却不尽相同,主要以颂扬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内容为主,并赋予幸福以及价值的理念,鼓励人们积极生活。音乐,作为全世界广泛认可的情感艺术表现形式,极赋感染力与艺术表现力,将该艺术表演形式与当前发展堪忧的茶艺表演相结合,无疑为茶艺表演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两者文化艺术的共融性,也给较差的茶艺文化环境创造了再次发展与再次融合的良好契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茶艺文化的发展,挖掘其内在价值提升茶艺文化表演的艺术魅力。对于茶艺表演而言,两者的结合艺术形式无疑带来无尽的益处。
此外,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的融合,对民族音乐自身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向前推进,各个民族多样的文化不断交织融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将民族音乐以茶艺表演结合,给民族音乐的展现提供了又一渠道,无疑又增加了传播的可能性,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机会。在品茗茶艺表演的同时,配以民族音乐的特色,依托良好的欣赏氛围,使得民族音乐如涓涓细流持续影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不断地触及人们心灵的共鸣,在启发内心情愫的同时,产生对民族古老特色的尊重与敬仰。如今,数据信息泛滥,生活形式糜烂的社会环境,能够为浮躁的生活提供安静、慢慢欣赏艺术表演,茶艺文化无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虽然茶艺文化表演主要以茶为核心,但是不可否认,融入了音乐的背景元素,进一步深化了茶的文化内涵与表演魅力。
与此同时,将茶文化与民族背景音乐的融合一直以来是我国祖辈尝试的方向。近些年,人们将先辈不断尝试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可见,对于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的发展,自古以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社会日益浮躁的当下,如果可以提供更加形式多樣的茶艺表演与民族音乐融合表现的艺术形式,无疑对茶艺表演以及民族音乐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融合策略分析
将传统的茶艺表演与具有深厚底蕴的民族音乐结合,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听觉、行为上均是一种审美情愫的升华,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从细分角度出发,两者的融合也存在一定的阻碍,但只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与原则,即可将两者的表现形式发挥到最佳状态,整体上提升艺术的审美价值。本文将简单阐述两者文化相融合的可行性策略。
(一)民族音乐的选择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我国的满足音乐存在多种形式与类型,不同的风格正是不同民族的体现。从历史经验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音乐都可以用来作为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民族背景音乐的选择应当建立在对茶艺表演主体的充分理解与融合上,选择艺术表演风格以及文化内涵相类似的题材作为背景音乐曲目。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音乐极具特色,且其茶艺表演也带有一定的民族特性。因此,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可以选用本民族的传统音乐作为背景曲目。少数民族音乐与特色茶艺表演的融合,极强的融合效果在彰显茶艺文化表演的魅力同时,对于传统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感染也进一步得到提升。传统的比如藏族的茶艺表演“雪域换歌”,、主旨是表现藏族人民激情飞扬、一道饮茶、欢乐无比的场景。为了更好地契合该主题,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则偏向于节奏轻快,曲风较为欢快的“雪上连北京”民族曲目,传统的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相结合,配上唯美的舞蹈以及歌唱等表现形式,使整个节目的主旨得到进一步升华。节目节奏欢快,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深受群众的喜爱。
(二)根据茶文化背景选择音乐
众所周知,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不同类型的茶文化其所蕴含的背景与历史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茶艺表演民族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茶艺表演的重点及其所需要突显的茶文化历史。乌龙茶是深受大家喜爱的茶品,其茶文化给人一种安静、舒缓、波澜不惊以及安心平稳的感觉。因此,实际如果表演乌龙茶茶艺时,不应选择节奏鲜明、步调轻快的曲目,而应当适时地选择一些节奏较为悠扬婉转、风格沉稳、引人入胜的民族音乐曲目。比如,著名曲目“春江花月夜”,该曲目节奏舒缓、意蕴深厚且给聆听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通过该曲目,将聆听者带入一种朦胧的精神世界,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窥探乌龙茶历史溯源,感受到乌龙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如今的茶艺表演工作者来说,了解不同茶背后的历史可以帮助创作更多的民族背景音乐,当前这项工作虽然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在未来从长远角度考虑,这种稳中求变、推陈出新的改变无疑会给茶艺表演带来巨大商机。
(三)根据茶艺表现形式分析
在我国,拥有着数量众多的茶艺表演形式以及不同的茶品、茶文化,甚至包括不同的地域以及场景等均有不同。近年来,随着科技理念以及文化旅游项目的不断兴起,茶艺的表演形式在设计上以及展现形式上等均有许多较为大胆的创新,茶艺表演的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对于地域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合理。在这样的演奏背景下,对于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应当从不同茶艺现场的表现形式出发,以相互融合的风格将传统的茶艺表演与背景音乐结合,从而彰显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与表现魅力。在我国,一些地区喜欢用长嘴壶来斟茶。在斟茶时,其动作夸张,给人以紧张、激动的情绪,担心茶水会洒出来,针对这样的场景选择较为平缓的曲目显得不合时宜,而搭配以节奏较为急促、曲调明快的曲目,从侧面烘托长嘴壶倒茶的现场气氛,给人以怦然心跳的既视感。
三、总结
民族音乐所蕴含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对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特色的表达,还在于其较高的音乐创作以及审美价值。在茶艺表演中需要从各个角度对表演主题以及文化内涵进行烘托,引入民族音乐无疑是这一形式的完美体现,契合度高的民族背景音乐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进一步升华表演的文化内涵。茶艺表演与音乐的结合,从古至今收到人们的追捧,在当今,这种结合形式又迸发出更多的艺术形式,无疑是该文化领域又一积极信号。对茶艺表演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表現形式上进行充分斟酌,选择契合度高的民族音乐作为表演背景曲目,以音乐强大的感染力提升茶艺表演的价值,烘托表演的艺术造诣,是目前推行茶艺表演较为可行的策略。在不同时期,茶艺表演与背景音乐应当以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形式进行融合,创作更多的艺术佳品。
参考文献:
[1]王亮,樊建庆.茶艺表演中民族背景音乐运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7,39(7):92-93.
[2]李舒.茶艺表演中的音乐选择及音乐教育功能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1):120-121.
[3]吴丹.分析我国传统茶艺中筝艺表演的民乐艺术特色[J].福建茶叶,2016,38(4):119-120.
[4]刘文,张爱君.茶艺中的古典音乐分析[J].福建茶叶,2017(2):97.
作者简介:王海艳(1981-),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助教,讲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