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2018-05-14肖八一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西藏高校师资队伍

肖八一

【摘要】美育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西藏地区各个高校开展美育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可以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西藏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建立专业化的美育师资队伍、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其中、构建完善的美育课程体系、对地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四方面,论述了西藏高校美育课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西藏高校;美育课程;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美育课程是西藏高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但在实际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由于西藏地区地处偏远,在教材使用上与各地区教材并不统一,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巨大考验。再加上美育课程教学内容十分乏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因此,在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西藏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体系,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西藏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从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全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促使西藏美育课程建设逐渐得到了完善,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但在西藏地区美育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美育课程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美育課程目标不明确

在1956年,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首次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该理论明确指出,由于教育思想的不同,教育目标也会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美育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尤其是在西藏地区发展过程中,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如果能够将美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充分明确,便能进一步提升西藏地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西藏地区的很多高校存在美育目标不明确的现象。由于对美育认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将其与艺术技能教育混淆在一起,严重降低了教学效率。整体来看,美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但很多西藏地区的学生并没有接收到完整的美育教育,导致整体素质低下。从教育角度来说,无论是美育实践课还是美育欣赏课,侧重点都在于相关能力的培养。因此,只有明确美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将美育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出来,进一步提升西藏地区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美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级行政部门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美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很多高校开始对美育课程进行深入探索,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填补昔日的空白,也进一步推动了高校美育课程的进步和发展。但从西藏地区整体教育情况来看,在美育课程内容设置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内容过于陈旧,并没有对其进行实时更新。从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西藏地区中的美育被视作可有可无的学科,当地很多高校将美育课程划入选修课范畴,导致美育课程的学时设置无法得到根本保障。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对美育课程提高重视程度,在讲述时也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并没有根据西藏地区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建设,更不具备较强的创新性。其次,在课堂建设过程中,活动课程过少。西藏高校与其他高校一样,主要以审美能力提升为主来开展美育教学。但在很多高校课堂上,美育课程以欣赏为主,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技能和高度[1]。

(三)教学形式设计过于单一

美育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为主,但在西藏地区的部分课堂教学之中,美育教学形式与其他课程并无太大差别,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这种教学形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在该类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也只能对基本的美育知识进行理解,对于其真正的教育内涵却不能进行深入感悟。由于这种教学形式与高校的整体教育理念相背离,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隐藏的审美价值观念,更不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二、西藏高校美育课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专业化的美育师资队伍

美育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其他专业艺术教育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只有打造出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才能促使美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整体来看,美育教师是教学活动重要的参与者。从西藏地区高校整体教育情况来看,美育教师的素质欠缺,是阻碍西藏地区美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当地高校迫切的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较强的师资队伍。首先,高校可以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建设和挖掘。其次是加强教师的素质培养和培训工作,制定科学的培训体系,从而实现美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例如,西藏地区高校师资力量缺乏现象较为严重,但校外却存在着很多专业性较强的民间艺人,他们均可以当做大学教师来高校进行讲学,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缓解高校的师资压力,还能通过这些艺人的讲述,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艺术熏陶。另外,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各个高校可以通过培训制度的合理建立,为教师打造一个正确的教育方向,促使各个教师朝着现代化教学方向发展,为西藏地区的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二)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其中

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主要是由美来引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学生情感有效引领和有效激发,实现美育教学感染力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效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述很难做到,此时教师需要确保整个教学环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这种特性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教学设备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西藏地区的教育建设增加了投入,各个高校中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得到了普及。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美育课程结合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教师需要根据美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选取。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果长期使用一种教学设备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幻灯片、影碟等进行穿插使用,促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直观。其次,在讲授内容的确定上,应根据具体内容和要求来进行,将美育教学推向更高层次,从而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审美能力[2]。

(三)构建完善的美育课程体系

首先,对“必修+选修”的课程模式进行设计,当前,美育课程虽然有国家很多政策和文件支持,但很多西藏高校依然將美育纳入选修课范围。因此,在具体教学工作中,美育课程应采取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周密和完善,为美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其次,建立理论+鉴赏+时间的课程教学模式。美育教育属于通识性课程范畴,不能将教育环节限制在理论层面,应该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大学美育》等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而是对基本的美育理论进行普及。还可以开设相关鉴赏课程,如《书法鉴赏》等,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对地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美育教育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这也是提升学生审美体验的主要特性。因此,实践活动对美育课程的开展显得十分重要。西藏地区地理环境十分特殊,具有很多优美景色和天然优势。例如,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西藏著名建筑布达拉宫,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感觉要比课堂上观看图片的效果要好得多。另外,西藏地区还存在很多其他类型的名胜古迹,教师在美育活动实践过程中都能进行利用,以此来提升课外实践活动的完整性。通过该种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调动出所有感官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感受西藏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激起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3]。

三、总结

综上所述,美育课程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美育教育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对学校美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西藏地区的高校来说,应该对美育教育的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最终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北京34所高校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8(3):16-19.

[2]李骏.“为何而艺”:新时代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使命之思[J].艺术教育,2018(3):171-173.

[3]李劲松,焦杰洁.文化哲学参照下高校艺术教育目标取向与价值诉求[J].江苏高教,2018(2):22-26.

猜你喜欢

西藏高校师资队伍
新时期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
浅谈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职院校卓越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析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西藏高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