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微课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相关问题的探讨

2018-05-14赵程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

【摘要】在当今以信息网络为背景的大时代,思政教育也应当迅速融入其中。微课作为一个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通过对其定义、理论、实践意义的研究,面对当代思政教育的现状,有效地运用微课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微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微课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微课概念的相关研究

关于微课的定义,至今没有得到统一,综合一下微课的概念,大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教学视角下进行定义,另一类是从信息技术视角下进行定义。通过对微课概念的研究,能够为课题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及时间变得更加碎片化。微课这个新概念,是在教学中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其与某个知识点有机组合。人们通过观看几分钟的短小教学视频,可以快速直观地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符合“微”学习的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便利。因此,本文对目前大专教师在课堂思政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其应用的情况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微课在大专课堂思政教学中应用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理论意义

目前在国内,有关微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阐释理念、特点以及制作方式、开发方法层面上,有关微课的应用反思、应用模式构建的相关研究不是很多。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针对思政课程较为枯燥的特点,我们应对微课在思政课堂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调查,寻找出更有效的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微课为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在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已有研究及结合自身教授思政课程的经历,调查目前大专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实际情况,希望能为微课在大专思政课堂中的应用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三)实践意义

纵观现有的有关微课的研究成果看,当前微课的内容琳琅满目,很多设计者的初衷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比赛而设计和制作,忽略了课程内容、学习者特征以及课程适用的情况等。这些微课资源,不仅不能帮助教师教学,反而有可能妨碍学习者的认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政教学资源,很多教师对其理解不够深刻,更别说有效地运用于思政教学中。本研究通过分析目前大专教师应用微课进行思政教学的现状问题,提供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创新建构基于微课的思政教学课堂的应用模式。一方面,对大专教师自身而言,能够给他们提供有用思政课堂微课应用参考意见,从而根据相应的阶段,运用更优质、效果更好的微课,从而促进教师信息化思政教学能力的拓展,提高思政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学习者来说,更优质的微课资源能促进他们获得正确的思政知识,减轻学习带来的枯燥和压迫感。

二、微课在思政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

随着微理念的出现,各大专院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微课应用实践。但针对微课这个新事物、新理念,大专思政教师对其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够透彻深刻,因此,导致教师在应用微课的情况有些混乱。为了更加深入准确地了解目前大专教师应用微课的情祝,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和依据,本研究将应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目前大专教师在课堂思政教学中应用微课情况进行调查,真正掌握目前大专教师在课堂思政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实际情况。

三、“微课”在思政理论课中的有效运用

(一)合理选择教学主题

将“微课”运用于思政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教授内容作为微课主题,“微课”最大的优势就是将晦涩难懂的内容生动化,因此,在选择讲授内容上可以适当选择难以理解的内容,利用“微课”的优势加大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在进行选择讲授内容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步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利用“微课”的优势与同学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思政课堂内容生活化。思政教师在选择讲授内容时,可以偏向于日常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与此同时,要将时事热点利用“微课”的形式将其现实化。

(二)根据教学主题进行“微课”设计

选取好“微课”呈现的教授内容后,就要针对所选取的思政内容进行设计,包括授课内容和形式等,“微课”设计的优劣决定了学生吸收知识的多少。在“微课”设计这个环节,我们应非常谨慎:一是“微课”所呈现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与所教授知識点相吻合;二是“微课”的呈现方式必须新颖、有创造力,能够牢牢地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两者相结合就可以完美地呈现“微课”的优势,让学生成为思政课堂的主体,真正爱上思政课程。

(三)“微课”视频的制作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微课”视频的制作水平决定了“微课”的效果,“微课”的效果又决定了学生吸收思政课程内容的多少,可见“微课”视频的质量至关重要,但往往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在时长为10~20分钟的“微课”视频制作中,教师往往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思政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是很过硬,这就要求当代思政教师应当努力补充自己计算机的水平,以便与当代思政教学新手段相匹配。同时,各大高校也应当为思政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场所,增加有关计算机方面的思政教师的培训。针对目前的形势,学校之间应当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共同打造信息技术化的思政教学模式。

(四)课程上传到网络

在思政课堂中呈现的微课,在经过选题、设计、制作完成之后,面对微课的完成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传播、共享、得到来自同行、学校以及学生的反馈,这就需要结合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发挥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优势。在传播的过程中,思政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学校面对思政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成果,会更加坚定加大信息技术在思政教学中的投入;学生在观看来自不同学校发布的思政教育课程的微课,能够帮助自己学习思政知识,增强学习思政的兴趣,同时,同学们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反馈观后感,能帮助思政老师了解自己在微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优势。思政教育中的一些内容在现实推行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由于在这方面的思政教育人员严重缺乏,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不是非常得力。针对类似状况,各大高校、思政教师应当加强微课的利用水平,利用微课的优势特点解决思政人员以及授课时间的冲突等问题,从中摸索出完善和有效的解决机制。

在当今以信息网络为背景的大时代,思政教育也应当迅速融入其中。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政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育模式就是微课,利用微课优势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枯燥、晦涩的思政内容的理解和喜欢,这就要求当代思想政治教师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将其运用于现代思政教育中,满足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渴求、调动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热情、增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度。教师思政教育手段的转变将会推进全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

作者简介:赵程,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诉讼法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