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古迹与中学历史课本

2018-05-14韩依琳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8期
关键词:青铜器青铜纹饰

【摘要】文物古迹是支撑历史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但对于中学课本出现的众多文物古迹,教师在授课中并未多作介绍,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非常不利的。本文以中学课本中出现的乳钉纹平底爵为例,通过对比中学课本和现实中的乳钉纹平底爵,介绍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教材;乳钉纹平底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教材中的乳丁纹平底爵

乳丁纹平底爵,也写作乳丁(钉)纹青铜爵或乳丁(钉)纹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王斯德主编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初中一年级(7年级)(上)2006年7月第三版第106页第20课《青铜铸鼎》一文中,在第一子目介绍商周的青铜铸造时,就列举了该件文物。

课本中的小字部分介绍到,我国的青铜冶炼距今已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而代表就是这件乳丁纹平底爵。乳丁纹平底爵是1975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饮酒器具,爵高22.5厘米,造型挺拔、匀称,距今约3600年,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

二、现实中的乳丁纹平底爵

乳丁纹平底爵于1975年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中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铜爵总高22.5厘米,总长31.5厘米,其中流长约13厘米,爵身高仅约14厘米,最大口径约10厘米,腰部直径甚至不到5厘米。器壁薄而轻,长流、尖尾、束腰、三棱形足。双柱立于流口相接处,柱矮小,呈蘑菇状。腹部横断面为橄榄形,扁平弧形鋬,平底,三棱形锥状实足略外撇。腹部饰三道细凸弦纹,与鋬相对的一侧弦纹间有两排小乳丁纹,鋬内侧腹外壁有阴刻铭文二字。

乳丁纹爵出土于“二里头文化”的墓葬中,因此可以断定它至少产于商代早期。爵口部的长流可以对嘴而饮,对侧加尖尾,既对称美观,又起到平衡的作用。长足使在爵底加温煮酒成为可能。一侧有一被称为鋬的把手,可避免取酒时烫手,把手上还镂有一小孔。鋬内侧的二字铭文,字形风格不似商器铭文,[1]应为后人伪刻。爵整体素纹,仅在和把手相对的腹部饰有五颗乳丁纹,这也是乳丁纹爵得名的由来。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被誉为“华夏第一爵”。

三、乳丁纹平底爵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乳丁纹平底爵的研究多集中于爵的用途、制作及其造型与纹饰方面。

(一)用途

爵乃商周酒器之第一重器,从二里头时期到西周早期,一直作为青铜酒器之中心器物而存在(西周中期后趋于消失)。但迄今为止,有关青铜爵的功用问题的研究仍众说纷纭。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爵是古人的主要饮酒器具,考订爵器名称的是宋人。[2]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于五种饮酒器的名称含义及容量的多少讲得很清楚,其引《韩诗》说:“一升曰爵。爵,尽也,足也。”爵器最小,仅容一升,引之自足。可见作为饮酒器皿,爵的容量有限,仅有一升(100ml左右),所以器名本义也有寡少适量的意思,旨在劝人少饮,不可沉迷于酒。

20世纪40年代,容庚先生率先对通行千年之久的“饮酒”学说提出挑战,创立“煮酒”一说。1994年,朱凤瀚先生在《古代中国青铜器》一书中对青铜酒器的功用作了全面分类,认为,爵、角为煮酒器,尊、觥、彝、卣等为盛酒器,觚、觯、杯为饮酒器,斗、勺为挹注器。至此,铜爵“煮酒”之说几成定论。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青铜爵并非生活实用器,而是专用的祭祀礼器中的“饮酒器”,以装盛香酒、浇酒以敬神。[3]

(二)制作

从制作上讲,容器的制作要比武器、工具等实体器物难度大,它必须要使用合范法,即除了外范,还要用内范,这需要较高的铸铜技术和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达到。

目前对二里头遗址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作过推测的主要有苏荣誉、巴纳、韩玉玲和李京华等。苏荣誉认为,爵的铸造工艺为浑铸、铸型分两类: (1)流尾对称设两块外范,上及口沿,下过三足,上与腹芯配合,下与底范配合而成,部在内侧下活块芯使之成形。(2)流尾对称对部范,上及口沿,下过足底,形成了三块外范与一块腹芯、一块底范的组合,系由其两侧范自带泥芯成形。浇注位置从爵口立柱正立浇注或从部侧浇。巴纳认为,以爵腹底平面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流-尾中线对称,由两块外范和一块腹芯组成,下段沿三足外侧,中线为分型线,由对称的三块外范组成,整个爵由五块外范和一件泥芯组成铸型。韩玉玲认为,乳丁纹爵是采用了较进步的分铸铸接法,爵的三足是另行铸造后再与器身嵌接在一起的。李京华认为,爵的铸造是以腹底部为界上、下分兩段造型,上段两块外范及一块范,足段三块外范,最后接范合铸,浇口的位置在流下或在尾下腹部中段。归纳以上的观点,爵的铸造分别有浑铸、身的分铸铸接和足的分铸铸接三种;外范制作分别有以爵腹底平面分为上下两段制作和上下不分段制作两种观点。[4]

由此可知青铜爵制作工艺复杂,但爵的器壁匀薄,仅0.1厘米,可知二里头时期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铸铜技术,有了比较合理的分范技术和各范之间严格的定位技术,否则无法铸造出壁腹极薄且均匀的铜爵。且因为爵的表面呈弧形,在弧形的表面制作纹饰,其技术难度肯定要比平面大,宏观上看,这也是一种进步。

(三)造型与纹饰

青铜爵在二里头起端后,主要流行于商代后期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它的造型为具有鲜明青铜器特征的艺术创造。

形态上重视调谐,是中国青铜器设计上很突出的一条原则。这里说的调谐,包括器形的塑造,纹饰的布局,色彩的对比等各个方面。[5]与其他爵造型的不同之处是其各部分造型都是细尖的,整体非常和谐,但又遗传了如河南龙山文化的陶器口侈足高的特征,尤其器身束腰平底配以长足,宛如一个修长少女,亭亭玉立。细长的爵身和外伸的尖状爵口形成横竖相反而均衡的力,使其在精巧中仍具有一种稳定感。

因为前方的流狭长,所以为了平衡,尾也相应向后延伸,于是爵的上部就较大。为了整体造型的协调,于是爵身部分采用了纤细的束腰,加以细长的三足,纠正了头重脚轻的弊病,使整个爵看起来非常美观轻巧、舒展空灵。有研究者认为其总体造型如同凌空飞翔的麻雀。而古云: “雀,小者之道,下顺而上逆也。俯而啄,仰而四顾,起虑患也深。”麻雀的这些能耐是古人所不具备的,认为铜爵表达了古人对于自己所不具备的鸟类技能的向往。饮用了用这种酒具装的酒,就可以具有这种鸟类的本领。由此,这种酒具就会对他们产生了意义。[6]南开大学的李少龙重新肯定了许慎《说文》以来以爵“象雀之形”的说法,并将其与所谓的商人玄鸟图腾相联系。[3]

乳丁纹既是最早出现的青铜器饰纹之一,也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这种纹饰使得铜爵在装饰风格上质朴而不失美感。但也不可否认,这种简单的纹饰表明纹饰还处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纹饰制作思想。

四、对于本课课本的建议

承载史料价值的历史图片应注明原品的出土和收藏信息,但在这一课的课本中收藏处标注不明,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不足。首先,不利于相关知识的深入研究和馆藏资源的充分利用。课本面向的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喜欢质疑,历史课要想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仅靠“死的文物”是不行的,要让文物活过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身边,就在身边的博物馆。并且现在很多学校在推行研学旅行,各种博物馆就是其中的重点,借鉴图书、论文的注释规范标注出处,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其次,注明文物的现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

从整篇课文来看,本课题目为青铜铸鼎,但除鼎之外也介绍了其他几样青铜器。个人认为,青铜器应是商周文化的重要象征,所以在介绍青铜器本身时也应对器物的象征意义稍作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商周时期的礼乐文化,增加课堂内涵。

参考文献:

[1]王丹.介绍吉林大学所藏两件青铜器[J].文博简讯,1989(7).

[2]刘昭瑞.爵、尊、卣、鍪的定名和用途杂议[J].文物,1991(4).

[3]李少龍.青铜爵的功用、造型及其与商文化的关系[J].南开学报,1999(1).

[4]廉海萍,谭德睿,郑光.二里头遗址铸铜技术研究[J].考古学报,2011(10).

[5]庞爱民,生鸿飞,郭芳.青铜文化中的技术美及体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6).

[6]张学东.消费社会语境下产品的意义诠释[J].湖南包装,2007(1).

作者简介:韩依琳(1989-),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育(历史)。

猜你喜欢

青铜器青铜纹饰
生僻字里识青铜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