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高专国际标准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8-05-14方翔宇
方翔宇
[摘 要] 教育是一种孵化,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应该为社会孵化出什么样的人才。目前,国内国际标准舞专业的教学体系基本模式是以技术性训练为主,以功能性训练为辅,表演型、编创型及教学型的人才培养较为不足,这也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高职高专国际标准舞人才培养模式在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下,如何进行调整才能得到进一步成熟并完善。
[关 键 词] 竞技型;表演与编创型;教学与普及型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184-01
笔者认为一套理想的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应是立体的,包含为以下几个内容:竞技型人才的培养、表演与编创型人才的培养、教学与普及型人才的培养。
一、夯实基础——竞技型人才的培养
竞技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的基本教学任务,此类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国标舞十支舞蹈的专业技术,应对的是各类竞技赛事。竞技性是国标舞的主要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他舞种的重要特征。在国标舞进入中国的三十年中,竞技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锦标赛、公开赛、职业联赛等赛事三十年的积淀,国内国标舞选手的技术水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已十分接近世界一流水准。单从国内来看,无论是2010年举办的广州亚运会,还是各类锦标赛,国际标准舞的水准都非常高,并备受瞩目。因此,我们应当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当中延续其竞技性,夯实专业技术基础并完成竞技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二、拓展去向——表演与编创型人才的培养
这里的提到表演与编创既不是表演、冠军答谢等出现在赛场上的各种Show,也不是赛场竞技套路的编创,而是特指发生在舞台及剧场里的艺术表演。
随着社会审美的发展,当人们不再满足于观看国标舞的競技赛事时,舞台化的艺术表演成为拓宽国标舞人才未来就业渠道的必然选择。国标舞人的角色在当今时代不再单一定义为竞技选手,他们活跃在舞台上,成为各种“有血有肉”的角色。这类国标舞的全称被称作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目前国内已经有大量的作品出现,如国标舞剧目《别》《药》《黄河》;国标舞剧《长恨歌》《花样年华》《海河红帆》。它们将国标舞当中所包含的艺术性最大化,在形式和内容上则使其更加丰富。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出现将国标舞由赛场的竞技项目转换为了舞台的表演艺术,国标舞的表演场所由赛场扩大至了舞台与剧场,选手的身份则随之转换为舞者及剧目中各个角色,原先风格各异并相互独立的十种舞蹈,通过编导技法被元素化、碎片化,在充分吸收舞台艺术的养分后,国标舞发生了质的转变——它从赛场的竞技项目转变为舞台表演艺术。
笔者认为,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对竞技型国标舞而言并不是一种取代,它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支撑,而这种支撑必须建立在完成竞技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三、突出重点——教学与普及型人才的培养
一套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立体的,即通过竞技型人才的培养完成基本的专业诉求,通过表演与编创型人才的塑造拓宽人才去向,与此同时,针对社会需求还应在实用性上有所突出。因此,为应对当代社会大量的基层需要,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要,高职高专国标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出教学与普及型人才的培养。
国标舞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包含了大量普及性质的工作需要开展,具体的工作岗位既有“因地而异”的情况,又有“因人而异”的选择,甚至有时会是“因时而异”,所以,仅由选手、演员、编导构建的人才群体并不能适用当今社会与市场的所有实际需求。“普及”层面的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基层的工作,也是在最有生命力的土壤里耕耘。这里的受众群体主要是非专业群体,他们的基数极为庞大的,需求也多种多样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们所需求的专业水准也是相对较低的。高职高专艺术院校三年大专有限的学习时间相对于本科艺术院校的四年学习时间而言是较为短暂的。由于在纵向的深度上,已经不可能做到太深,那么既然要有特色,“实用”的教学与普及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显得愈发重要。简而言之,培养“实用”的教学与普及型人才成为如今国标舞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循环的重中之重。
四、结语
教育是一种孵化,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应该为社会孵化出所需要的人才。面对当代社会对国标舞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尤其是面对赛场、舞台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同诉求,高职高专国际标准舞专业应当尽可能加快脚步,构建一套相对立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对所需。毕竟,只有构建立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国标舞专业才能在面对当代社会文化需求多样性的现实状况面前站稳脚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吕艺生.民众艺术[M].1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