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班课的《商务礼仪》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探索
2018-05-14刘华荣
刘华荣
[摘 要] 新时期背景下,智能手机、移动计算平台和移动宽带网络的发展为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能够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促进教育行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更新。基于云班课平台,主要研究贴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强调更好地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采用情景化的真实任务来考核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 云班课;信息化;课程考核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166-01
一、《商务礼仪》课程介绍
《商务礼仪》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塑造形体、选择搭配服饰、美化仪容、训练举止、节制言谈、规范表情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快速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将其长久保持下去的能力。重点考核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帮助学生离开校园后,尽快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在工作岗位能学以致用。
该课程是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毕业班学生(大三年级)的一门职业拓展课程,主要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已,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提高自身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传统课程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其中平时成绩主要依据教师日常点名,效率不高且对教学无明显促进作用。期末成绩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竞争上岗能力、职业道德情操反映得并不具體,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全面素质及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二、建立基于云班课的《商务礼仪》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充分考虑到大三学生参赛、升学、求职的多方面需求,设计该课程评价体系。总评成绩构成:期末总成绩=平时表现+课堂展示+期末成绩。
1.平时成绩占40%,主要根据学生云班课上的经验值评分,包括课堂参与讨论的次数与回答教师提问获得的点赞数量、对教师上传资源的查看情况、课堂出勤次数;作业提交后获得的同学间互相点赞数量,由APP根据学生每一堂课的表现自动记录,课程结束后教师换算得到。
2.课堂现场展示求职能力占20%,包括自我介绍及模拟面试时的仪容、仪表、仪态并回答教师提问。要求课堂现场展示时充满自信,举止大方庄重,准备充分。
3.期末成绩占40%,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制作简历):各同学自行设计中文简历,要清楚地指出应聘的目标公司及职位。版面设计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文字,重点字体标示明显,篇幅一页为宜。总体直观印象美观,有独创性。个人简历表格应包含但不限于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联系电话、邮箱、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等基本信息,求职意向、个人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自我评价、特长爱好等情况介绍。
第二部分(自我介绍课堂展示):介绍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学历、经历、能力及个性特征);个人优点和特长突出,缺点要点到为止;可信度高。个人形象鲜明,符合常规,介绍的内容和层次合理、有序。
第三部分(求职能力测试):共20题来自世界500强面试题库的开放式问答题。考核题目的选择上,既要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你个人怎样看待未来在我公司的发展?”等。回答的总前提为简历中应聘的目标公司及职位。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和简历内容无出入;结构完整、论点鲜明、重点突出;生动有趣,逻辑完整。
期末考核的内容灵活改变为在云班课平台发布“活动-头脑风暴”,设定结束时间,由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边思考边完成。(1)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思考-再学习-完成考核的机会。(2)让每个学生拥有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整合的自主权。(3)允许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超大纲的学习。
课程考核不仅是完成知识能力的测试,更多地是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帮助学生进行求职预热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求职意愿。
三、成效及分析
该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判定均做到了网络数据实时记录,基本符合以下要点:(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2)评价项目的综合化。(3)评价手段的多样化。(4)评价融入教学过程中。
使用“问卷星”调研网站对学生上课前后的求职意愿进行调查对比,分析数据发现,相较于传统的评价,新的评价方案:1.更全面地检测了学生的竞争上岗能力和职业道德情操;2.能更完全反应出学生的全面素质及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3.能在实现评价功能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再思考、再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和课程考核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12).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
[3]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4]何珍.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