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出版物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

2018-05-14高芳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设计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发生了转变。处于发展瓶颈期的传统纸媒,必须积极围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规定,注重与新媒体的结合,大力发展电子出版物。加强对电子出版物选题、内容编审、版面设计等方面的规划,积极打造符合当前读者阅读习惯的信息可视化电子出版物,促进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子出版物;信息可视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多维度转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模式。尤其是新闻出版行业,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围绕读者的快速阅读需求,将多种信息以更加直接、生动的方式呈现,实现电子出版物中电子图书处理数据图表、电子杂志稳中求进,就需要出版业具备“工匠精神”,加强电子出版物信息可视化设计,将文字、图片等高效结合,突破传统二维阅读模式,大力发挥电子出版物的信息传递功能,带给阅读者多维度的阅读体验。

一、电子出版物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程序

实现信息可视化设计,是出版业创新服务、技术、内容,以及满足阅读者多元化内容需求的关键。作为设计师,必须树立精品意识,本着“传统纸媒、电子出版媒介相融共生”的原则,采用合理的电子形式,展现大量的信息数据。还需借助文字、色彩、图形等方式梳理信息,利用动态影像方式打破信息表象,挖掘出信息隐性含义,丰富电子出版物的可视化,带给阅读者深度体验。其设计程序如下所示。

(一)信息挖掘

数据信息挖掘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前期重要环节,对此,设计师必须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认真梳理并总结出数据资料间的信息、逻辑关系,挖掘出隐性信息,通过分类、建模,实现关联数据信息归类。

(二)数据形象化区分

视觉化呈现出数据资料信息,必须对其进行形象化区分。当前形象化区分数据的方法多样,如版式、形状、位置等。分类后信息数据属性多元,必须以最有效的呈现形式,将数据属性在同一空间维度展现,实现多元属性数据信息的可视化设计,帮助读者快速确定内容主题及推理信息关联性。设计难点在于图形选择,以及移动终端动画形式展现的技术匹配问题。电子刊物在展现文章内容时,如电子杂志的主题是对某一事物演变历程信息的可视化设计,可以采取游戏方式,围绕事物前进单元格这一时间点,将事物发展历程与各个时间点匹配,让阅读者以静态形式体验事物动态演变历程,确保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实现了个性化服务[1]。

二、信息可视化设计方式

在设计环节,尽量精致选择图形、文字对内容进行多方位的展示,确保信息精准、通顺地传达。为激发阅读者阅读兴趣以及多维体验,可以借助动态图形、数据表等形式表达信息。在实际设计中,必须围绕出版物的主题、内容合理选择呈现形式,并本着突出核心内容的原则进行设计。静态信息的生动展现,可采取基于比例关系、位置关系、响应关系、演变关系的信息应用方式,打破界面空间限制,注重结合实际生活从信息意象表达入手,将信息间的关联性充分展现,使读者一目了然。且电子正文中可以采用“抓手”图标展现界面内容信息的交互性,便于读者理解。

(一)借助文字圖像实现内容可视化

传统纸媒的信息传播载体主要是文字,静态的二维阅读对信息属性传达局限。信息传递形式多样,包括各种点线面、文字、图像等,可视化语言多元搭配,信息属性多纬度展现,阅读效果显著提升。如在设计数据新闻可视化时,除借助互联网、数据信息归纳等方式传播方式外,还必须注重对可视化技术的钻研。纸媒业必须积极转变电子出版对其发展冲击的负面观念,大力改变纸媒外观、信息传播技术及内容创新,实现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如《科学之图》出版物,数据源主要是网民、学术网站间的交流信息,如网页浏览记录、网站学术活动参与纪录、账号注册等信息。信息产生的同时向数据库传递。数据库通过数据组合、梳理了网络学科期刊间的联系,期刊学科关系直观展现更容易被利用者接受[2]。

(二)可视化元素隐喻性充分发挥

可视化作品的反馈信息,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效果。阅读者往往根据信息被理解难易程度,对可视化作品的设计水平进行点评。隐形可视化关乎视觉愉悦感,对此大部分的设计师会借助艺术形式表达资料信息,带给阅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可视化技术可将繁琐数据信息直观展现,同时可视化语言选择的不同,展现出的视觉效果也存在差异。同时必须根据设计效果选择形状隐喻、色彩隐喻可视化语言。

基于形状隐喻角度分析。在观察任何物体时,直接获取的信息就是物体的线条。物体形状主要由点线面组成,其中点要素是事物研究的指标,点的变换实现了物体的运动。点的分布、变化更是可视化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可直接表达图中某指标活动趋势,阅读者在观察点活动的同时,可直接掌握图形隐含信息。大量文章主题关联的可视化设计,通常利用矩形、圆形表达作品类型,体现出了点的隐喻性。不同字数论文利用不同半径同心圆表示,当论文单词频繁出现,可利用不同半径的悬浮圆圈表示。独特的设计手法,将文章的编排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基于色彩隐喻的角度分析,色彩是视觉元素中最突出的,直接带动读者的兴趣与视觉冲击。通过线条交错展示可视化图,仅利用了线型的隐喻性,对信息识别并不直观。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颜色象征对应词汇是利用了色彩的隐喻性,同时也给读者继续阅读提供了动力。

可视化设计的作品,必须具备灵活应用可视化元素,以及元素隐喻性合理发挥两大特征。设计者必须围绕设计效果、读者需求合理添加可视化元素。任何艺术形式作品的表达,必须围绕突出重点、阅读者直观获取信息的原则进行可视化设计。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并不符合可视化产品设计的原则。

(三)广维设计

仅带有视觉感官效果的出版物,除内容极具新颖性外,并不能给读者带动继续阅读的动力,且文章阅读后印象不深刻,体验价值不高。对此必须注重阅读者的体验感受,积极融入其他感觉器官,帮助读者丰富信息记忆,使其投入全身心地阅读。如触觉感官,任何电子出版物无纸媒翻阅的触觉,对此在手指操控屏幕方面可以加强,让读者通过滑动、单击屏幕等方式翻阅刊物,可增加触觉感觉。也可以通过振动、温度或是改变产品平衡感方式,让智能终端设备随着产品左右晃动而反应,继而丰富阅读者体验感。如出版物的听觉感官,可适当加入声音,吸引阅读者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如视觉设计期刊《ideas》,利用图形代替文字,是改善当前快速浏览、信息过剩、文字阅读疲劳的有效举措。采取F型阅读排版,可满足用户扫描性阅读需求。并列型、递进型、对比型、流程型、组合型的信息图形化,可提高并列文字逻辑关系的依附性;明确了增长类信息的递进关系,任何轴心、核心递进,都需围绕不变量展开数据变化;对各个属性近似的物品描述时,可以根据属性进行分类,对物品属性定位、信息关系进行梳理。流程型主要是对文字逻辑关系的梳理,包括时间、解析、行为方法等流程。图录树也在数据视觉化汇总广泛运用,通过信息图表设计,可让阅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介于信息图表设计对数据整理分析能力、设计感等方面要求高,对信息发布者或是信息接受者来说都是追求高效率必不可少的[3]。

(四)广维体验

出版物的信息可视化设计,主要目的在于让阅读者参与到信息传递中,丰富阅读者多种感官体验,打破传统被动接收出版物信息的局面。将各种感官融入到出版物内,是丰富可视化作品的重要渠道。作为设计者,必须注重阅读层次的深化、信息属性的拓展,确保感官元素的融入能够最大程度地激起阅读者的感官共鸣。电子出版物较比纸媒增添了三维体系,图像展现更加立体。同时也融入了时间四维元素,信息隐藏含义被不断拓展,出版物阅读更加富有层次感。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不断结合网络功能,使其信息來源范畴不断拓展。电子刊物载体多样,可以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如触摸屏、重力感应模块、扬声器等功能,也可以是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设计出了无任何障碍的屏性出版物。读者的信息获取更加便利,借助感官活跃性全方位接收出版物信息,使出版物的利用价值不断提升。

三、总结

电子出版物更符合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基本,人们在阅读时不受刊物重量、印张、信息人工搜索等限制的影响,出版物的阅读、信息传播等方法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优化而产生了质的飞跃。作为电子出版物的设计者,必须广泛拓宽知识领域,不断以精炼的文字、立体的图形、多元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等丰富阅读者的多维体验需求,为电子出版物理论、实践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竞,郭磊,张春红.电子出版物可视化呈现与多维体验探讨[J].出版广角,2016(6):33-35.

[2]刘再行.从需求出发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6(16):1-5.

[3]赵迟,李若岩.电子出版物中的易用性体验设计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7(3):82-85.

作者简介:高芳(1985-),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中级职称,编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教材编辑出版、出版流程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可视化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计算机网络安全可视化研究平台设计与实现
论信息可视化设计在个人简历中的应用
标签的可视化进程初探
陈国兴设计作品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图形动画设计与制作研究
浅谈信息可视化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