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儿童发展关键期对固定音高听觉的影响

2018-05-14黄灵智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4期

【摘要】固定音高听觉是后天训练而形成的,但并不是任何阶段开始训练都能建立固定音高听觉系统,训练需要把握最佳时机。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儿童进行抽样分析,发现固定音高听觉能力的形成与儿童发展关键期相关,儿童可以在某一特定时间段采用合适的方法,通过训练或学习固定音高乐器自然形成,错过了这个时期的训练,将难以获得这个特殊能力,因此,加强学龄前儿童的固定音高听觉训练尤为重要。

【关键词】固定音高听觉;儿童发展关键期;绝对听觉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固定音高听觉,也叫做绝对听觉、绝对音高感。固定音高听觉是不给任何参照音的独自领会和再唱指定音的能力,一般表现为迅速地直接判明和记忆音高,而不是根据音程关系和默唱判明音高。固定音高听觉是音高印象在人脑中相对比较固定的记忆,甚至可以达到本能的反应、脱口而出,无需思考也无需参照其他音高。一般来说,固定音高听觉并不固定,所有具备固定音高听觉的人都可以听辨比标准音略高或略低一点的音,如a1=442或438赫兹,这些音仍然会被他们认为是a1,特别是钢琴的音高,除了中音区f-c2的音高接近理论值外,其他音都会出现高音偏高、低音偏低的音高偏移。根据钢琴音准曲线,最低音与最高音的最大偏差可达30音分左右,[1]在此范围内的音高都是人耳能接受的,不影响对该音的听辨。我们把具有固定音高听觉的人在听音方法上界定为固定音高听音法,与之相对的是相对音高听音法,即在听辨前必须先给出参照音,利用参照音的音高快速比对出听辨音的听音方法。人们使用何种听音方法由人脑的本能反应决定。人脑中有固定音高记忆的优先使用固定音高听音法,大脑中没有音高记忆的使用相对音高听音法,如果两者都不具备则难于听辨。

一、儿童发展关键期理论是固定音高听觉形成的理论依据

早期学者认为,固定音高听觉是天生的。俾托维斯基在他的《小提琴演奏法》中提到,辨别“绝对高度”不是普通人轻易能够做到的,而且即使是音乐上很有才能的人也未必能够做到。[2]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认为,在课堂授课的条件下,使没有绝对听觉的人获得绝对听觉是不可能的。[3]现在普遍认为此特殊听觉是后天训练形成。然而,在实践中,特别是在高校音乐专业中,除了少数从小学习钢琴或从小就接受听觉训练的学生之外,视唱练耳课并不能使原本没有固定音高听觉的成年学生获得这种特殊能力,甚至一部分的高校音乐老师终其一生也没有获得这种能力。可以说,音乐工作者具有固定音高听觉的是少数,多数都是相对音高听觉。

固定音高听觉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任何时间都可以训练成的,而是跟儿童发展关键期有重大的关系。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在研究剛出生的小鹅认母行为时提出“印刻”现象,“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对特定行为或技能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4]部分学者在研究儿童成长过程中提出了“敏感期”的概念,认为儿童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某个时间段内,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5]“敏感期”就像是大自然赋予幼儿的一种特殊生命力,在此期间若儿童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其就会失去发展的最佳时机甚至丧失某一功能。曾报道的印度狼孩,还有我国曾报道的猪孩就是很好的例子,孩子在婴儿期开始就远离人类与狼群或猪群生活在一起,最后丧失了人类的语言功能,但却能理解狼或猪的行为和叫声。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罗杰·史贝尼教授也曾指出,婴儿刚出生时的右脑功能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若没有加于训练,其功能将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6]尽管学者们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但结论基本一致,儿童听觉发展关键期跟音乐敏感期相对吻合。一般认为,当孩子处于婴儿期,听到音乐时,他们的身体就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反应,但到了4岁左右时,孩子的这种反应会表现得更为强烈,这说明孩子进入了音乐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会持续到六周岁左右,这是形成儿童特殊音乐能力的重要时期。

二、音高听辨能力测试的统计分析

笔者在长期观察中发现,在大学课堂授课条件下,即使具有丰富的视唱练耳经验的老师也不可能把一个不具备固定音高听觉能力的成年人训练出固定音高听觉能力。多数音乐老师把重点放在研究训练方法上,忽略了对儿童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追踪儿童的钢琴学习情况,用统计方法论证固定音高听觉能力与儿童发展关键期之间的关系,研究固定音高听觉能力是否在儿童某一特定时期通过训练或学习固定音高乐器自然形成。

(一)音高听辨能力测试的抽样调查

从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间,笔者在进行钢琴调律及钢琴教学过程中跟踪记录了厦门地区389个不同年龄琴童的学琴情况及音高听辨情况,考虑到学习效果需要一个过程,选取其中正常学琴持续时间大于3年,年龄小于14周岁的共106人作为儿童组,正常学琴持续时间大于6年,年龄大于14周岁共96人作为成人组,两组共202人作为研究样本,重点研究六周岁半前和六周岁半后开始学习固定音高乐器对听音能力的影响。其中男性76人占38%,女性126人占62%。通过个体单一测试方式,在标准音a1为440赫兹的标准音高钢琴上,选择在f~f2的两个八度内使用无任何参照音进行单音、音程测试,记录统计听辨结果,具体数据见表1(取整数)。

由表1可看出,第一,始学年龄在六岁半以下的儿童样本组,听辨能力明显高于六岁半以上的儿童样本组。六岁半以下样本组的听辨音准确率平均达到92%,而六岁半以上的儿童样本组准确率只有53%,二者的差距达到39%,且这种差距在儿童组与成人组都存在,成人组二者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并未形成明显突破;第二,从样本组来看,超过一定量的学习年限对各样本单位听辨能力后续的影响程度有限,对照儿童与成人组,成人组的听辨音能力相较于儿童组来看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一点并未因初始学习年龄的差异而呈现出明显不同,且这种改善程度很小,变化最大的组也不足10%。因为受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调查并不是针对同一组样本从儿童跟踪到成人,所以,超过一定的学习年限后,成人组相对于儿童组听辨音准确率的小幅提升无法认定是由于后期学习时间延长的结果,不排除这种小幅提高是因个别儿童音乐敏感期滞后而形成部分音高记忆的缘故,但这种小幅提高并不足以使其具有高准确率的固定音高听觉特性。

(二)抽样调查结论

1.固定音高听觉能否形成取决于接受训练或学习固定音高乐器的时机

在对样本的分析中发现,最迟在六岁半前接受训练,在很短的时间里儿童就能对音高形成条件反射。一般建立单音听觉约1-2年左右,建立音程听觉则需要2-3年左右。儿童还可以对频率成倍数关系的音高进行准确听辨。比如,一个儿童,在没有弹奏过大字组或小字3组以上各音的情况下,能做到准确听辨,即使音高偏差25音分之内也不会引起其听觉混乱。六岁半后始学固定音高乐器的儿童,已经错过了形成固定音高听觉的最佳时期,儿童这一特有的功能由于没有及时得到开发而趋于消失。在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即使通过后天的努力,也难以形成全面的固定音高听觉能力。国外也有统计结果论证了这一结论,在英国音乐家协会职业音乐家中,2-4岁开始正规钢琴学习训练的92%具备了这种能力,这个比例随开始学习钢琴的年龄推后而平稳下降。[7]神童莫扎特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发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的音高。[8]莫扎特具备非凡的绝对听觉绝不是偶然,也不是天生的,因为他出生在一个宫廷乐师的家中,父亲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比莫扎特年长五岁的姐姐玛利亚·安娜·莫扎特曾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出色的钢琴家之一,这样的家庭环境使莫扎特从婴儿时期就有条件天天接触相对比较准确的乐音音高,从而形成超凡的固定音高听觉。

形成固定音高听觉除需要使用固定音高乐器在恰当的时间开始训练外,还需使用五线谱及固定调读谱。一般认为,在孩子还没有形成牢固的音高记忆的时候,使用简谱和首调读谱会造成儿童记忆混乱,干扰其固定音高听觉的形成。例如,大部分在音乐敏感期开始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使用简谱和首调读谱,几乎难见形成固定音高听觉的学生。可以说,六周岁半前学习固定音高乐器(乐器音高标准符合国际通用标准音高),是形成固定音高听觉的基本条件,同时使用五线谱并用固定调读谱,也是形成固定音高听觉的必要条件。

2.是否拥有固定音高记忆决定了听辨能力的高低

据此提出在高的具体、5音高内为例,基本上是弹奏到什么音,经过一段时间无准参照音的听辨方法即固定音高听音法几乎靠听辨者大脑对音高的本能固定音高听觉是人脑对音高记忆的条件反射,其在人脑记忆中比较稳定,长时间不会消失,六岁半前学习固定音高乐器的儿童大部分具备了这种特殊能力。因为敏感期是一个时间段,一般来说,始学年龄越小,其日后形成固定音高记忆的可能性越大,学习时间持续越久,固定音高记忆就越牢固,一旦形成了牢固的固定音高记忆,就可以轻易听辨单音、音程、和弦甚至随意弹奏的十个音。法国视唱练耳教授塞希尔曾提到,巴黎音乐学院的专业主科(指主修指挥、作曲理论)学生如果没有绝对音高,他们的视唱练耳就无法及格,[9]可见固定音高听觉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否拥有固定音高听觉这一特殊能力,决定了听辨能力的高低。当然,拥有绝对听觉是少数,多数人还是只能具有相对听觉的能力。绝对听觉感有了更好,相对音感则是非有不可。 一个音乐工作者有固定音高听觉那是最好,但一个音乐工作者若是不具备固定音高听觉也不具备相对音高听觉,那是万万不行的。

3.混合听音习惯与音乐敏感期后期临界点紧密联系

在音乐敏感期后期临界点左右才开始接受训练的学生,有形成不完全的固定音高记忆的可能,这类学生日后可能使用混合听音法。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及发育情况不一样,导致音乐敏感期不一致,且音乐敏感期是一个时间段,六岁半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才开始学习固定音高乐器的,最先接触的音仍可以形成音高记忆。六岁半后学习组无参照音单音测试最高也有66%的准确率,在测试中几乎每个受测者对c1、d1、e1的错误率都较低,而这几个音正是初学固定音高乐器最先接触的音。儿童接受音高刺激也需要一个过程方可形成记忆,一般来说,在音乐敏感期最迟的时间临界点前后接触音高的还可以形成比较好的音高记忆,远离这个时间临界点则较难形成。

三、认识固定音高听觉的形成机制,为儿童创造良好学习条件

(一)家庭教育及学生学习环节

1.婴儿期,为其留下音高痕迹

匈牙利教育家柯達伊认为,音乐教育必须尽早开始,这有助于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潜力达到更高的智能,不要让孩子的天资在幼年时代白白浪费掉。[10]儿童(特别是幼儿)时期容易建立音高概念,作为老师与家长,千万不可错失这个大好时机。婴儿期很短暂,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的婴儿期,甚至刚出生就可以在标准音高的钢琴上弹奏c1、d1、e1、f1等C大调音阶并配以缓慢准确的唱名让婴儿听辨,每天多次重复,若能配合使用五线谱音符卡进行训练效果就更好。此举可以刺激婴儿的听觉,进而促进大脑发育,并能很好地在婴儿的大脑中留下音高痕迹。笔者曾给自己刚出生几天后的儿子进行这样的训练,等儿子一岁多刚会说话时,其所学唱儿歌已经不走调了。进行固定音高听觉训练越早越好,婴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很快让婴儿获得牢固的音高感觉。

2.音乐敏感期,让其形成固定音高记忆

根据上述固定音高听觉形成条件,有条件的家庭应该让孩子在6周岁前开始学习固定音高乐器或接受固定音高听觉训练,即使想学其他乐器也要待固定音高概念初步建立后再转学,这样既不影响固定音高听音能力的建立,又能提高其他乐器的学习效率。固定音高乐器主要有钢琴、电钢琴和电子琴等键盘乐器,这类乐器音高相对比较固定、准确,便于儿童快速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学习过程中,要坚持使用五线谱,使用固定调读谱,要尽量避免孩子使用简谱和首调概念读谱,以免造成记忆混乱。这样,随着固定音高乐器学习的不断深入,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固定音高概念。有条件的还可以另外进行视唱练耳训练。

3.音乐成长期,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

了解固定音高听觉的形成原因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听音的心理困惑,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音高听辨训练方法。在调查中发现,没有形成固定音高听觉的学生,主要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大多因听音能力远不如其他人,且找不到具体原因而倍感困惑,甚至沮丧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事实证明,不是他们耳朵有问题,而是他们错过了形成固定音高听觉能力的最佳时机,了解这个规律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原因,从而改进学习方法,不可一味模仿固定音高听觉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该专心加强相对音高听音方法的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校音乐教学环节

1.幼儿园普及钢琴等固定音高乐器作为教学教具,进行音高听辨游戏

培养音乐家要从幼儿开始,近几百年来的音乐家,无一不是在幼儿时期就接受过家庭或社会所给与的良好的音乐教育。[11]幼儿园的孩子基本都处于音乐敏感期,普及固定音高乐器作为音乐教学教具,并把每日的辨音训练以游戏的方式纳入教学计划,此举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儿童音乐敏感期普及我国儿童固定音高听觉水平,使他们日后具备进一步挖掘潜能的基础,并使没有条件学习固定音高乐器的学生也有建立固定音高听觉的可能。良好的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对幼儿进行听觉训练至关重要。单音听觉是基础,训练可以由简到繁,先用游戏的方式把小朋友用小字一组7个白键的唱名来命名,并对应五线谱音符卡,每天至少两次用钢琴音高来唤醒儿童对自己音名的记忆,一段时间后轮流命名,直至所有小朋友对7个音名能基本听辨,慢慢地再扩展到黑键及小字组和小字二组。音程练习可以使用两个小朋友的音高名字来组成音程做游戏,逐步进行到多个小朋友组成和弦、旋律片段等听辨游戏,这样逐步加深,等幼儿园毕业,小朋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具备固定音高记忆了。

2.小学阶段应推迟使用简谱和首调唱法教学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学习钢琴的人数已逾三千多万,幼儿园、小学阶段正是这些琴童巩固固定音高听觉的重要阶段。我国幼儿园基本没有音乐教材,小学音乐教材大部分使用简谱版,课堂教学大多使用首调唱法教学,这不利于学生建立固定音高记忆,甚至会造成识谱和听觉的混乱。固定音高听觉是儿童特殊时期形成的特殊能力,应该进一步强化这个能力,有了这个能力,可以为孩子今后走上音乐道路带来极大的方便,简谱及首调唱法会影响固定音高听觉的建立,至少应推后至小学四年级以后再开始让学生接触简谱及首调唱法为好。幼儿园应该提倡开展五线谱的视唱与听音游戏,小学音乐教学环节也应加强听音及视唱的基础训练,并坚持使用五线谱和固定调读谱,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坚持学习乐器,这样有利于固定音高记忆的巩固。

3.大学视唱练耳课程,因材施教

在当下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视唱练耳课大部分是混班上课,严格地说,应该分班上课,具有固定音高听觉的学生分为一班,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分为一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成人听觉习惯已经定型,难于改变,后续训练只是丰富与挖掘潜能。对固定音高听觉的学生可以进行更高难度的训练,还可以进行其他律制乐音的比较听辨,如五度相生律、纯律等。教学乐器也不要局限于钢琴,钢琴的音色特点及音高已经在这类学生的大脑中根深蒂固了,应该让他们接触、了解更多乐器的音色和音高特點,包括钢琴外的其他西洋乐器、中国的各种民族乐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各种乐器音高的听辨能力。特别是指挥和作曲专业的学生,必须全方位了解、熟悉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音高音域,这样才能在指挥排练中及时发现问题,在作曲方面更加得心应手。这类学生也应该接受首调听音训练,培养他们的旋律调式感及和弦调式感。对没能拥有固定音高听觉这一特殊能力的学生要给予理解,并为他们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着重训练相对音高听音方法来提高听辨能力,重在进行音程距离的认真比对,强化对各音程间距离和对各个大小调音阶特点的记忆。一个音乐工作者没有固定音高听觉能力不足为奇,但若同时也没有相对音高听音能力是万万不行的。相对音高听音方法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也可以很大提高听辨能力,并能满足大部分的音乐教学、创作需要。

四、结语

固定音高听觉源于后天训练,在音乐听觉发展关键期进行固定音高乐器学习或进行专业的听觉训练,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听觉发展关键期与儿童音乐敏感期相吻合,宽幅时间基本可以从六周岁半追溯到胎儿期,其中三至六周岁是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固定音高听觉形成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就错过了形成固定音高听觉的良好时机。充分利用儿童听觉黄金时期,在幼儿园开展固定音高听觉训练尤为重要,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未来国民的音乐素质,为日后产生更多的音乐家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希望父母和音乐老师能重视和珍惜儿童这段宝贵的时间,为他们建立起固定音高听觉这一特殊的能力,为日后学习音乐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金先彬,陈重生,张茂林.钢琴维修调整与钢琴调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51.

[2]俾托维斯基.小提琴演奏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65-66.

[3]奥斯特洛夫斯基,孙静云,译.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法论文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275.

[4]殷红博.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基础训练[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1).

[5]张晓云.0-6岁,敏感期开启孩子一生[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9(1).

[6]格连.杜曼.祁業榮,译.如何让你的宝宝更聪明[M].台湾:世贸出版社,1999.

[7]许敬行.关于绝对听觉的训练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2):42-45.

[8]李雪季.世界音乐圣典(奥地利卷)[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42.

[9]塞希尔.法国传统视唱练耳[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153.

[10]许敬行.早期音乐教育与绝对听觉培养[J].人民音乐,2014,(8):63-65.

[11]张瑞.要从幼儿开始培养音乐专业人才[J].人民音乐,1979(6):4.

作者简介:黄灵智,艺术学硕士,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