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校自主招生与统招生生源素质差异的研究
2018-05-14王敏
王敏
[摘 要] 高职高专院校自主招生是贵州省高职高专招生模式的一项重要改革,以某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研究自主招生和统招生生源素质的差异,并对自主招生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自主招生;统招生;差异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087-01
为探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自2007年起,教育部开始探索高职高专院校自主招生模式,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综合评价方式录取考生,历经十年,自主招生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招生渠道。由于与高考考评方式不同,必然导致生源素质也不尽相同。研究、比较统招生和自主招生生源素质的差异,对高职高专院校改进自主招生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有重要意义。
一、自主招生生源素质与统招生的差异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5年开始试行自主招生。2016年,学前教育专业通过自主招生方式招收近200名学生。为了对不同水平的學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笔者所在学前教育学院将2016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按录取来源分班,这也为笔者此次研究提供了方便。经过了近一年的在校学习和生活,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生逐渐显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笔者随机选取了两个统招生班(A1、A2班)和两个自主招生班(B1、B2班),运用数据统计法与观察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一)学习水平
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通识课,二是理论课,三是技能课。考试成绩能最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统计学生第一学期的成绩发现(见下表),自主招生班的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低,挂科率较高,尤其表现在通识课和理论课上,反映出学生的基础较差。但技能课的成绩与统招生相比,差别不大,甚至有些科目的成绩比统招生还好。这说明自主招生学生的优势在技能上,理论学习能力稍显欠缺。
(二)学生干部任职情况
从班级干部任职情况来看,入学初,每班有11个班干部职位,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选拔班干部,A1班有19人参与竞选,A2班有18人参与竞选,而B1、B2班参加竞选人数均不足11人,从参与竞选的人数可以看出自主招生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的参与度不高。
(三)纪律性方面
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和日常管理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有赖于学生的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即上课、考试,日常管理即早晚自习、早操、卫生、就寝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和管理。迟到旷课率是反映纪律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各班操行记录中看,以2017年3月为例,A1班迟到早退3人次,缺旷2人次;A2班迟到早退2人次,缺旷0人次;B1班迟到早退有14人次,缺旷15人次;B2班迟到早退有32人次,缺旷28人次。从纪律性来看,自主招生学生的纪律性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二、结论与分析
从各项指标的统计结果来看,自主招生生源基本上能够达到适应大学学习的要求,但综合素质总体上比统招生略低。究其原因,社会对自主招生的认可度还不是很高,报考生源不足导致生源整体素质偏低。成绩稍好点的学生更多的是参加考高,奋力一搏,选择自主招生只是无奈的选择。因此,从社会和学校层面来讲,需要加大自主招生的宣传力度,吸引学生真正按照兴趣和特长来选择专业。同时,学校应对自主招生合理设置考核标准,并根据社会的认可度和需求适当控制招生规模以保证生源质量。
三、对自主招生学生的培养和管理的建议
(一)培养模式应适应招生变革
优化和改进培养模式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招生模式的变革,应探索出一种更适合自主招生的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重点,以实操实践为抓手,优化课程结构,实施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创新考核机制,制定出更适合自主招生学生特长发挥的培养方案。
(二)日常管理应结合育人
在班级组织建设上,注重激发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集体的意识,注重指导具体班级事务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对学生干部做事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干部品行的考察。在日常活动的管理上,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身示范,以理引导,强化监督,关注进步。除了加强强制性的纪律管理外,还要从理论上教育,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发的行为习惯。
(三)思想教育应增强针对性
自主招生学生这一群体有其自己的特点,如“传统观念影响,缺乏认可;个性较强,缺少凝聚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主动”。针对这一群体的思想特点,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在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注重规则意识教育;在鼓励自主意识的同时,注重理性的引导。此外,还应探索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运用新媒体加强价值观宣传,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互动等。
参考文献:
詹海朋.浅析单独招生方式入学的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