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蒙古族民间舞蹈舞蹈语汇的魅力
2018-05-14朝露蒙
朝露蒙
【摘要】众所周知,隶属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是蒙古族,该民族人民具有热情质朴、粗犷彪悍的性格,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民族特色以及民族习惯,其往往受到地域文化以及民族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使得相关的民间舞蹈具有自身特色,为其民族舞蹈的创新性继承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性保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民间舞蹈专业性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类型,对其舞蹈语汇独特的风格特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蒙古族民间舞蹈语汇的魅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舞蹈;舞蹈语汇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蒙古族人民很喜欢模仿大雁、雄鹰以及鹤等鸟类动物进行舞蹈,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粗犷彪悍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成为能歌善舞的民族。从某种角度上讲,蒙古族舞蹈的特点首先要从其地理环境入手。该民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人民更擅长于骑射和狩猎,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积淀,蒙古族人民通过自身的智慧以及热情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民间舞蹈作品。从 目前蒙古族民间舞蹈作品的文化底蕴来看,其具有多样化以及多元化的显著特点,透过民间舞蹈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感受到其民族风情以及蒙古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草原魅力。[1]
一、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概述及分类
(一)概述
从目前我国民族舞蹈的实际情况来看,五大民族舞蹈学科中最具有特色的种类就是蒙古族民间舞蹈,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经过岁月的积淀,从而舞蹈艺术较为丰富多彩。[2]蒙古族民间舞蹈是从民间流传而来,相关人民往往是以实际生活状态为关键点,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寻找具有灵感的素材,在经过所见所闻后,融入自身思想理念,将所想表达的内容利用肢体语言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从整体来看,该项舞蹈较为气势恢宏并且舞姿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绚丽多彩,让人们能感受到浓厚的草原文化,并且充分表现游牧民族实现生活情景,同时让人们对该民族人民的精神加以深刻了解,对其感官以及心灵都造成冲击,充分体现蒙古族民间舞蹈的魅力。以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实际动作元素为关键点,其往往是肩类、步伐类、马步类以及臂腕类;肩类往往是双肩、柔肩、笑肩、甩肩、双绕肩以及碎抖肩。[3]
(二)分类
1.萨满舞
随着历史文化的迅速发展,蒙古族民间舞蹈种类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并具有独特的魅力,以各项表演形式为关键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萨满舞。通古斯语中就有“萨满”,主要是狂妄者的意思,其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对人与神之间合理的沟通交流奠定扎实的基础,对神的旨意加以传达,致使萨满舞自身具有较为神圣的宗教色彩。其主要是以萨满巫师为重要基点,一边舞蹈一边对铜铃进行击打,整个动作形式较为夸张具有个性特色。萨满舞主要是在各项宗教活动中进行表演。[4]
2.盅碗舞
盅碗舞在一定程度上又被称为顶碗舞或者酒盅舞,该项舞蹈主要是以盅子以及碗作为重要的道具,对舞蹈形式加以科学合理的表演。整个舞蹈氛围较为活跃,让人民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其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蒙古族中十分具有代表性,蒙古人民往往在宴飨舞蹈上进行具体表现,其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流传于鄂尔多斯高原等地区。
3.筷子舞与安代舞
该项舞蹈往往是以筷子为主要道具,对舞蹈形式加以合理表演,在宴飨舞蹈上加以具体表现。蒙古人民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用筷子舞表现具体的情感,使更多人对草原民族文化加以了解。安代舞主要分为小场安代和大场安代,其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以娱乐以及治病为关键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蒙古族传统的安代舞在本质上发生了改变,其是以民间歌舞为重要基点,使得优秀文化得以传承。[5]
二、蒙古族民间舞蹈语汇的风格特点
(一)马背上的民族
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积淀,蒙古族民间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是对骏马的整个体态以及脚下动作进行模仿。众所周知,蒙古族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放羊以及牧马为重要基点,进而逐渐被人们称赞为“马背上的民族”。我国蒙古族主要遍布于我国西部地区,蒙古族人民常常是与歌舞伴随,进而其具有“马是伴当、歌是翅膀”的优秀传扬。蒙古族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相关的牧民长期的进行外出放牧,同时进行搬迁移动转场,从某种角度上讲,蒙古族人民在进行相关货物的信息传递、走亲访友或者嫁娶等都是依靠马来完成,他们认为马较为忠诚,地位较高,在实际生活、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所有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属于较为神圣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是蒙古族优秀文化的传承。[6]
(二)表现生产与生活
众所周知,蒙古族民间舞蹈语汇经典性是以草原文化为关键点,以姿态、动作、表情、道具以及语汇为重要表现形式,对草原文化特殊内涵进行直接或间接表达。比如说,蒙古民间舞蹈《狼图腾》所表现的群体捕猎、《欢乐的挤奶员》所表现的实际生活、《腾格尔草原》所表現的生产状态,以体态舞蹈动作为重要表现形式,对蒙古族人们生产以及生活方式进行合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蒙古族人民优秀文化实际发展历程,其往往是以独特的生活以及生产方式为基点,对草原民族特殊韵味加以张扬,使得整个民族气质更加具有个性化,使得历史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让蒙古族审美特征更加符合民族生命符号,使其自身具有不可替代性。除此之外,蒙古族民间舞蹈能具体表现出柔和之美、端庄之美、刚劲之美以及奔放之美,其能对优秀文化风貌加以充分体现,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彰显民族文化精神。[7]
三、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
(一)视觉冲击力较强
从某种角度上讲,蒙古族民间舞蹈语汇在一定程度上能对视觉造成较强的冲击力,充分发挥民族风格的文化特色,使其更加具有鲜明性,民间舞蹈能表现出最为直接的生命情调,使得民间舞蹈自身更加具有实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表现出自身的舞蹈的尖锐以及单纯的显著特点,从而使得人们被丰富的文化底蕴所感染。比如上述提到的“盅碗舞”,相关表演者主要是以头顶银碗的特殊技巧为关键点,将酒盅进行叠加,在击打两个酒盅的过程中,会有清脆悦耳的声音发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利用手和臂的语汇对整个舞蹈作品加以具体表现,与其他民族舞蹈相比较,其自身具有特殊性,舞者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以视觉形象为关键点,对观看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蒙古族民间舞蹈中较为常见。[8]
(二)不断冲击内心感受
从某种角度讲,蒙古族民间舞蹈《独驹》主要是一人一驹,一实一虚,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将相关舞者与马驹之间的互动交流完全呈现于整个舞台,马驹仅仅是对相关人物媒介加以科学合理的刻画,让马驹具体的形象状态以及情态不断进行强化,使得舞者自身表现状态更加具有表现形式。整个民间舞蹈作品呈现出舞者的的内心情绪波动情况,让其整个动作能吸引人们眼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在舞者与马驹间建立较为亲密自然的关系,充分体现内心情感。除此之外,蒙古族民间舞蹈对马驹较为熟悉,从侧面反映出逗驹人自身的整个动作流程,使得其自信自傲情感得以流露,充分表现蒙古族舞者的强壮以及豪放粗犷的性格。[9]
(三)体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舞蹈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蒙古族民间舞蹈《东归英雄》具有较为强烈的音乐节奏,蒙古长调也较为忧郁绵长,其往往结合队形以及造型变化为关键点,让观看者能将自身情感完全融入到整个舞蹈过程,使其能感受到战场的恢宏气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远方的亲人寄去思念。因此,蒙古族民间舞蹈自身的魅力是无穷尽的,其往往散发着较为浓厚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个性鲜明的视觉体验给观看者传达游牧民族实际生活状态,从而继承并发扬较为优秀的文化。[10]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与人之间加以合理沟通的重要渠道就是舞蹈,其能让人们勇敢表达自身情感。相关的民间舞蹈不仅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蒙古族精神文明的发扬。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是以人民实际生活情景为关键点,充分体现生产生活、文化习俗以及民族性格等成果,让人们能体验到民族特色。从某种角度讲,民间舞蹈能对民族精神以及文化风貌加以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蒙古族民间舞蹈专业性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静.蒙古族民间舞蹈音乐艺术特征研究[J].黄河之声,2017(4):96-97.
[2]朱玉红.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J].艺术研究,2017(1):50-51.
[3]刘俊涛.探析蒙古族民间舞蹈舞蹈语汇的魅力[J].纳税,2017(16):190.
[4]张沛.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传承现状及研究[J].求知导刊,2016(12):44.
[5]王艺纯.以蒙古族"那达慕"为例谈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文化传承[J].戏剧之家,2017(6):160-161.
[6]陳玲.中专课堂民间舞蒙古族舞蹈教学初探——以“肩部动作”的教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6(3):255.
[7]蒋晓敏.浅谈蒙族民间舞元素训练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7,37(16):249.
[8]郭昕垚.浅析宗教对蒙古族舞蹈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2):71-72.
[9]博特乐图,郭晶晶,Boteletu,等.蒙古族音乐研究百年(五)[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3):64-79.
[10]尹潇敏.试谈新疆蒙古族沙吾尔登音乐舞蹈[J].北方音乐,2017(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