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督饷馆的设立与晚明海外贸易间的关系

2018-05-14张然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7期
关键词:对外贸易

【摘要】晚明中国正处于历史学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进程开始初露端倪。此时,随着西方势力的东渐,远程贸易的力量推动了跨地区交易网的形成,中国市场已不可避免地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

【关键词】晚明;对外贸易;督饷馆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明朝定为“祖制”的海禁政策在全球化贸易浪潮的冲击之下,迫使明朝廷不得不改弦更张。隆庆元年(1567),经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奏请,明朝廷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月港成为东西方“丝—银贸易”路线的主要门户,这条路线输出以丝货为主的中国商品,输入以白银为主的外国商品,带动了晚明中国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明朝廷在海澄月港设置督饷馆,管理海商贸易事宜,和以此实行的以白银为征收标准的饷税制度,都是晚明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白银内流刺激下的社会经济大发展的产物,这不得不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转折。

一、督饷馆机构的设置

福建漳州海澄月港自古便被视为“滨海弹丸”之地,又因其“田多斥卤”,当地民众很难以农田耕作为生,明人周起元更是形容此地为“故难薮也”,所以人们只好“以海为禾,尤穑人以禾为禾。”出海贸易成为民众求得生存的唯一途径,“于是饶心计者视波涛为阡陌,倚帆樯为耒耜。”又因为海外贸易“射利甚捷”“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故而到明代正德、嘉靖之际,以月港为中心的中外走私贸易迅速发展起来,“豪民私造巨舶,杨帆外国,交易射利。”月港逐渐成为闽南一大都会,享有“小苏杭”的盛誉。

随着月港中外贸易的日益兴盛,明朝廷为了加强对福建海商的控制,嘉靖二十七年,都御史朱纨、巡按御史金城与巡海道何乔上奏请设县治于月港方便管理商民以及海防事宜,不过漳州此时倭乱逐渐平息,“地方宁息”“事寝不行”。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因朱纨死后海寇复猖,月港设靖海馆以平寇乱。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巡抚谭纶上任后,改设靖海馆为海防馆,然而,因为月港商民“跋扈既久,驯服未易”,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明年,既嘉靖四十三年,“二十四将”张维等海寇伏法,当地听选官李英、李銮再次奏请月港设县,明朝廷“下旨议覆”。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漳州知府唐九德筹建县治,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正式设海澄县。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因“舶饷轮管”,改海防馆为督饷馆。

督饷馆在海澄月港设置后,使得海外走私贸易得以合法化,月港进入其全盛时代,成为了晚明中国货物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美洲的港口枢纽。月港的开禁和督饷馆的设立,扩展了明朝政府的税收来源,增加了财政收入。无怪于当时人称月港为皇帝的小金库“自穆庙(隆庆)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刢艅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

明朝廷在海澄月港设置专门机构督饷馆的同时,一系列针对出海商民的管理条例和进出口贸易关税细则也应运而生了。

二、饷税制度的形成

首先是对进出口商船的管理条例,经由海澄月港出海贸易的商船必须先领到海防大夫颁发的船引方可出海,而且“商引填写,限定器、货物、姓名、年貌、向往处所、回销限期,俱开载明白;商众务尽数填引,毋得遗漏。海防官员及各州县,仍置循环号簿二扇,照引开限定器械、货物、姓名、年貌、户籍、住址、向往处所、限期,按日登记。” 由海澄月港出海的商船需由督饷馆派员查验船引后才能离港。商船返航时经过南澳、浯屿、铜山诸寨及濠门、海门诸巡检司时,先派官封钉,再由舟师派船护送检查,以防止各船有夹带小船以私匿货物的情况。这些对出海商民的管理办法可谓是很周到了,体现了明朝廷对于日益发展的海外贸易的重视。

其次是海澄月港对于进出口货物的商税则例也在晚明得以最终形成。万历二十五年,督饷馆设置后,海澄月港新的商舶税制原则确立,由以往的抽分制改为税银制,这是晚明关税制度的重大变革,间接反映了晚明对外贸易的兴盛和白银内流刺激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万历月港商舶税制分为引税、水饷、陆饷、加增饷四种。引税是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以发放船引为征收标准的进出口税,按商民出洋路线不同分别征收每引三两和一两白银,后增至六两与二两白银;水饷是以海船尺寸为征收标准的的税收,船只尺寸不同,缴银有差;陆饷“以货多寡计值征输,其饷处于铺商。”也以征收白银为准;加增饷是因海澄月港为晚明中菲贸易的主要门户,海外商民多去往菲律宾贸易,以中国丝货换回美洲白银,所以,归航的商船除了白银外,很少装载其他货物。所以,对前往吕宋的商船有额外的饷银。起初每船征银150两,后因商民不堪其负,降为每船120两。

可以看出晚明海澄县的“月港税则”几乎全以缴纳白银为主,这充分表面了晚明中国白银已变为一般等价物充斥于国内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大量海外白银内流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因。正因为白银收入的激增,刺激了农副产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海外贸易的对外出口额。督饷馆的设置与晚明海外贸易的繁荣是密切相关的。

三、督饷馆设立后与晚明海外贸易的发展

随着海澄月港督饷馆的设置,先进的饷税制度得以确立,以月港为中心的福建沿海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商民开始从月港出发涌向东西洋各地,所谓“东洋”,指的是向东到菲律宾群岛,然后向南到香料群岛的一系列航线;“西洋”,指的是向南延伸至东南亚诸国港口的一系列航线。因为海澄月港的地理位置等原因,从这里出海的商民多是去往菲律宾马尼拉进行“丝银”贸易的。在十六世纪与十七世纪之交,西班牙人被远程贸易所能取得的巨大收益所吸引,开辟了从菲律宾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航线, 这些在墨西哥被称为“中国船”的三帏大帆船每年春天从阿卡普尔科出发,满载着白银横越太平洋来到马尼拉。同时还有30—40艘被西班牙人称为junk的中国式帆船,满载着丝、棉、瓷器、火药、硫磺、铜、铁等物从海澄月港等地驶入马尼拉港,用来交换美洲白银。正如当时福建巡抚徐学聚所言“我贩吕宋,直以有佛郎机银钱之故。”福建人何乔远也說“渡闽海而南,有吕宋国……多产金银,行银如中国行钱。西洋诸国金银皆转载于此以通商,故闽人多贾吕宋焉。”正因为海澄月港的开禁和督饷馆的建立才使得大量中国商民来到马尼拉进行“丝银”贸易,而这种贸易一方面促成了“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大量白银沿着这条贸易路线进入中国内地,为晚明中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白银不只促进了地区间的内部贸易,也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一道“银河”将美洲的殖民经济和华南的经济连成一体,从一个大陆开采出来的白银,被用来购买在另一个大陆制造出来的商品,这种现象被学者称为外国人向中国人商业上的“纳贡”。学术界多认为是督饷馆的设立和饷税制度的形成造成了晚明时期海外白银的大量内流。实际上随着晚明中国国内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手工业制成品出口与海外白银进口双边贸易的建立,才使得明朝政府不得不改弦更张,从而放弃海禁政策,并在海外白银进口数量激增的背景下设立督饷馆,建立一种以白银为征收标准的饷税制度。可以说,这是明朝政府为增加财政税收,控制对外贸易的一种主动反应,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最好例证。督饷馆的建立标志着晚明以漳州月港为中心的海外贸易的合法化,因此形成先进的饷银制度,也完善了明朝廷对于海外进出口贸易的税收管理。以白银为中心的跨地区交易网正是在晚明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得以建立的。

督饷馆与相应的饷银制度是中国传统市舶贸易瓦解后形成的新型对外贸易体系,在我国海关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铺垫和承转作用,同时促进了晚明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内社会经济的腾飞,在我国今日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开放程度日益加深的过程中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明]张燮.东西洋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明]何乔远.闽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3][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陈自强.月港督饷制度述要[J].海交史研究,1988(1).

[5]林仁川.漳州月港督饷馆的功能和性质[J].闽台文化交流,2010(1).

作者简介:张然(1994-),男,汉族,青海省西宁市人,在读研究生,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明清史。

猜你喜欢

对外贸易
河南省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
泉州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探析
泉州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探析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与跨境电子商务的促进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