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图腾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5-14彭子晏贤璐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7期
关键词:图腾崇拜公共艺术

彭子晏 贤璐

【摘要】本文对民族图腾的由来、主要分类形式进行分析,通过民族图腾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实例阐明民族图腾在公共艺术中运用的可能性,引出民族图腾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价值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图腾崇拜;公共艺术;图腾雕塑;图腾图画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人用来取代宗教信仰的体系,为更进一步的文明进化奠定了基础。个人与图腾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自然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在原始时代,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此即为图腾。人们寄希于从图腾中获得技能和超自然力量,寻求保护。另一方面,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图腾的爱戴,如禁止杀害被作为图腾的动物,禁止砍伐和收集被作为图腾的植物。部落图腾是图腾中最常见的种类,即整个民族都具有相同的图腾,同一个部落中的男人和女人出于共同的义务和对图腾的共同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当时社会结构的基础。

一、从造型上看民族图腾的主要分类形式

(一)动物类图腾

动物类图腾是最常见的民族图腾之一,在很多出土的彩陶上都有动物纹图腾,常见的有鱼纹、鸟纹、壁虎纹、蛙纹、猪纹、羊纹等。兽历也属于一种常见的图腾日历,有学者考证起源于远古西羌的图腾崇拜,比如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就是用十二属相(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鼠、牛)轮回记日,一个属相周为十二日,轮回三次为一个月,轮回三十次为一年。即每一年十个月,每个月三十六天,共三百六十天。

(二)植物类图腾

最早的植物图腾是出于人类对植物的敬畏,有的植物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有的植物耐旱耐寒,长寿不枯,有的植物冬枯春荣,周而复始,极易诱发人们向往人能死而复活,凡此种种,植物便能引起人们的崇敬。如黎族把葫芦瓜作为图腾崇拜,几乎所有黎族地区都有关于“葫芦瓜”的传说。传说在远古时期,黎族的先民在某一时期遇到了洪水暴发,人类几乎要灭绝,只幸存一男一女和一些动植物藏在葫芦瓜里。后来,他俩结婚了,繁衍了人类。在这个传说中,葫芦瓜不仅保住了黎族祖先的生命,繁衍了人类,也给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便利,因此,葫芦瓜便成了黎族图腾崇拜的对象,它还是后代船形屋的雏型。

(三)天体变形复合类图腾

人类最初的宗教是顺其自然发生的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古人认为,这些东西都是由神灵操纵的,因而崇拜天体、天象,如太阳、月亮、星星、风、雨、雷、电等。比如,成都的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之后古蜀国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在此地出土的“太阳神鸟”是一件镂空的圆环形金箔,金饰中心图案像是一个喷射出12道光芒的太阳的变形,外层有4只飞鸟环绕。这个图案融合了天体崇拜和动物崇拜。其反映的“崇鸟崇日”的宗教意义和神话色彩,也是三星堆文化中崇拜太阳、鸟这一习俗的继承和发展。

二、民族图腾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实例探究

(一)什么是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代表了城市的意识形态,是当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积极地表达了当地的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进而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然,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能够与所在地点的景观融合在一起,突出某些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

(二)民族图腾在公共艺术中的主要应用形式

1.图腾雕塑艺术

圖腾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图腾与雕塑结合起来;第二种是把图腾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图腾雕塑艺术是以图腾物为表现对象的造型艺术,图腾雕塑艺术除一般常见的雕塑形式外还应该包括一些古老的面具,图腾雕塑艺术与图腾柱有一定的关系,都是为了作永久的图腾记号。图腾雕塑艺术在壮族聚居地有大量作品存留,在出土的古壮人铜鼓上,有着大量蹲蛙的塑像,北流型、灵山型的铜鼓鼓面上,几乎都铸有蛙的塑像,这是壮族崇拜蛙图腾的产物。在古壮人聚居的地方还有过竹王庙、蛇王庙、蛙神庙和雷王庙,庙里供的竹王、蛇王、蛙王与雷王的塑像,都与图腾有着一定的联系。可见,图腾崇拜对雕塑艺术的影响是明显的。

太阳历文化园位于云南省楚雄市偏北部,是以彝族十月太阳历古历法为主要标志建立的。彝族古代以十生肖来记日,与汉族的十二生肖不同,彝族的十生肖以虎开头,兽历中的生肖其实代表了民族以动物为代表的图腾崇拜。比如彝族地区,几乎每家每户的房顶瓦檐都有避山虎,形式各不相同,有用石头雕的,泥土烧的,木头刻的,新房建好要迁入时,人们要选一个良辰吉日,请毕摩跳神念经,祈求避山虎庇佑屋檐下的人幸福安康。围绕太阳历文化广场的十生肖按太阳历从虎开始,沿正东方开始逆时针方向顺园坛排列。彝族十月太阳历中每两个月为一季,一年分五季;广场用楼梯将园坛围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两个生肖占据。广场正中的十根柱子上雕刻了动物类图腾和表现人类舞蹈和表情的纹样。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是一个将民族图腾、民族文化与公共雕塑艺术结合起来的一个的范例。

2.图腾图画艺术

原始的图画与原始人的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其中,有不少直接来自图腾崇拜,出于祭祀的需要,描绘的对象多是动物和图腾崇拜物。此外就是人物形象,有的是半人半兽的图像,这些图画多绘画在洞穴的石壁或露天的石崖上。在当代社会中,图腾作为图画艺术的运用方式有所改变,人们很少再像原始时期一样将图腾直接绘制在石壁、石崖之上,而是找到了一些更加快捷和传播范围更广的方式。如“太阳神鸟”金饰,出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先民之手,沉淀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具有唯一性,经过多年的使用,“太阳神鸟”金饰图案已有较高知名度,传播价值高。2012年,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与“成都”中英文标准字组合在一起,被选为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图案中独具包容性的环形与不断围绕圆心旋转的太阳,符合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引擎城市开放包容、活力无限的城市特质。

三、民族图腾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价值与其局限性

(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族图腾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图腾神话的研究、文化的溯源求本、古时人们生活的状态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把民族图腾与公共艺术创作联系起来,为古老的民族图腾注入新的艺术形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

(二)为现代公共艺术的创作提供素材

从古老的文明中汲取灵感是艺术家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好的公共艺术不仅仅要做到在视觉上给人美感和冲击力,更重要的是应该反映一个城市、一个时代所倡导的精神文化内涵。民族图腾融合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情感,在原始时代是维系部落的纽带,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等各方面的原因人们在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原始时代对图腾的狂热信仰,但这根植于人类记忆深处的祖先记忆通过公共艺术得以表现,必将产生共鸣,给大众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艺术家运用民族图腾作为创作要素,为公共艺术赋予新的活力。

(三)民族图腾在公共艺术应用中的局限性

民族图腾作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要素让公共艺术更具有文化感染力,然而,这需要艺术家有敏锐的艺术觉察力才能推陈出新,杜绝将民族图腾直接照搬到公共艺术作品上,要结合当下的社会形态与文化意识,从民族图腾中汲取灵感,创造符合新时代的公共艺术。

参考文献:

[1]《世界文化象征词典》编写组.世界文化象征词典[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

[2]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何星亮.图腾的起源[J].中国社会科学,1989(5):87.

[4]泰纳谢.文化与宗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顾军.图腾的功能与图腾崇拜[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44.

[8]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彭子晏(1994-),女,汉族,湖南,艺术学硕士,云南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美术史;贤璐(1994-),女,汉族,内蒙古,MFA硕士,云南大学美术专业,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图腾崇拜公共艺术
论女娲形象的流变及其内涵意蕴
清代服装中萨满图腾因素研究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