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张派小生演唱艺术之解析
2018-05-14石文明
【摘要】评剧张派小生的演唱艺术,从音色、演唱位置、板式处理都是一个大课题,张派小生演唱,是张先生研究出了男女因为性别的差异,所以声音也有差异,虽然有差异,但还是要讲究对称,因此他研究出了“男女同度不同音”的唱法,也就是“你唱你的腔,我唱我的曲”,这样男女演员就不存在互相比声音大小的问题,而是能踏踏实实演戏,刻划人物更加和谐。这也是评剧张派小生演唱艺术最精妙之所在!
【关键词】张派小生演唱艺术;男女同度不同音;念白与唱同等重要;张派小生演唱艺术中的板式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评剧起源于河北唐山一带的莲花落,按不同地域又可分成“东路评剧”和“西路评剧”。目前我们听到的多为东路评剧。评剧发展到今天已经有百年历史,从早年的“三小戏”——以小旦、小生、小丑为主演变到今天行当齐全、流派纷呈的全国第二大剧种。涌现出新凤霞、张德福这样的评剧改革先驱和大师,让评剧艺术深植人心!
在本文中,我着重要阐述的是评剧张派小生的演唱艺术,目的是让张派小生的演唱艺术有更多人理解、领会甚至去学习,评剧张派小生的演唱艺术从音色、演唱位置、板式处理等,都是一个大课题,这也是我对评剧张派小生演唱艺术的一次梳理!
一、评剧张派小生念白的重要性
评剧是一个已经唱为主的“唱功”剧种,从创立初期到现在评剧的唱是在各个剧种中排在前面的位置!评剧的初期演唱多带有明显的冀东口音,目前则讲究字正腔圆而且以普通话为标准音。念白比唱更有难度“白千斤唱四两”,而且念白要求吐字清楚、咬字真切、有旋律感!而张派小生更是讲究唱,因为张先生是北京人,他更讲究吐字归韵,尤其是在念白的时候,无论你在剧场的什么地方,你都能听清张先生说出的每一个字,张先生念白的吐字讲究字头、字腹、字尾都要交待得清清楚楚,真切有力,无论是开口音字还是闭口音字,在张先生的嘴里都是完整的一个“圆形结构”,也就是说,张派小生艺术的念白是讲究功夫的!并且张德福先生从小就在天桥学艺、做艺,见多识广,各个剧种均有涉猎,再加上张先生是北京人,所以他的念白也吸收了昆曲、京剧剧种的特长!所以听张派小生的念派,好似行云流水,真的是有一种韵律美!而且声音清脆,有着少年人的朝气和潇洒,所以张派小生的念白是张派小生演唱艺术中的重要一环!
张派小生中的念白有几个特点:一是咬字清楚,字头、字腹、字尾交待得真真切切;二是韵律优美,虽然是念白,但戏曲的念白要讲究韵律美,似吟非唱这是戏曲念白独到的地方,而张派小生的念白更是韵味十足,但又不失小生的清亮阳刚!三是入情入境,不同的情境下念白的急、转、承、合都是按着人物当时的情境来表现,比如人物在紧张的情况下,大段的念白就要表现出急促紧张的特点!张德福先生一直强调“千斤念白”,可见他对念白的重要性。张先生也提出,现在很多青年演员只注重唱腔,或者只注重扮相,这都是不全面的,作为评剧张派艺术的演员,一定要先把念白、演唱、技巧这些戏曲的基础练好,只有基础好了,未来台上创造人物才能活灵活现,令人信服!
二、评剧张派小生演唱解析
念白是张派小生的长处,张派唱腔也是精妙。大家都知道,男孩子要经历一个变声期,在这个时间里,声音变化了,以前的高腔没有了,华丽的童声消失了,还好张先生变声期很短,但是变声期后张先生却发现,他和女生的音高已经差了一个八度!
因此,张德福先生开始了在这方面的攻艰克难,在一个医生的启发下,他研究出了“男女同度不同音”的唱法,也就是“你唱你的腔,我唱我的曲”,这样男女演员就不存在互相比声音大小的问题,而是能踏踏实实演戏,刻划人物更加和谐。
评剧的音乐是板腔体,张先生老说:“板是腔的根,腔是人物的灵魂”,因为张德福先生研究出了15种评剧的板式——流水板、散板、慢板等,这样再演起人物来就更加顺畅抒情,真正改变了评剧小生“二六板”无腔可使的局面!因为有了腔,张派小生的演唱艺术也随之丰富,后来,张德福先生在他的代表作《三里湾》中,用了一个全新的大甩腔!这也是在张先生改革了评剧板腔结构的一个创新,所以很多院团都争相学习这个腔。后来,张先生在《无双传》中创造了正调慢板成套的唱腔,在《樱花恋》中创造了反调慢板等有意义的新唱腔,不仅丰富了评剧张派小生艺术的表現手段,更使评剧这个剧种更加完整、更加丰富!
三、实例说明评剧张派小生演唱艺术
下面我以《花为媒》中贾俊英在给姨夫拜寿中的唱段,通过板式以及张德福老师的演绎进行浅显的分析:
唱段:(小生二六板)寿比南山堆翠锦,福如东海水波腾
(原板二六)天长地久承欢庆,齐眉福寿庆升平
(一)板式二六板
所谓二六板,就是上句六小节,下句六小节,所以称为“二六”。评剧生行的唱腔板式则以二六板为主,另外这种评剧的主体板中的基本,在本腔中还要分成“小生二六”以及“原板二六”等几种二六板式。小生二六的板式结构是一板一眼的形式,就是四分之二拍,由2个分句构成一句完整的词,每句唱词从字头到字尾的唱腔长短正好是六个小节。唱词的第一字在眼上张嘴,最后一个字落在板上,通过行腔呈现出评剧的韵律之美!这也是张先生在小生二六板中的一个创举!
(二)张派唱腔之演绎
这段传统的二六板唱腔,张德福老师通过对声音的大小、声音的粗细、气息的长短等处理方式,通过对气息进行合理的控制,达到气托声,声传情,气声合一,以气保声,声情并茂,这是张派小生唱腔最为高明之处。听张派小生的演唱,气口少,甚至听不出气口所在,正是这样的艺术和技术的处理,使张派小生的人生更加洒脱,让观众听了张派小生的唱腔更加流畅,更加过瘾,能够引起观众更大的共鸣!
例如,该唱段中的“寿”字,通过对气息的控制具有了虽然音高但不是很生硬的特点,戏曲行腔讲究圆,所以在“久”字巧妙的发声处理,既避免了尖团字,同时通过气息的控制达到了底而不沉、含情于内的效果!这也是张派演唱的高明所在!
张德福老师善于用戏曲的传统技巧刻画人物,虽然该唱段是传统的二六板,但经过张德福老师独特的演唱技巧和行腔,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虚实巧妙的结合、以气托声,以声保调,以调行腔、发音位置到后堂,并引起腦后共鸣,这样会让声音听起来更加饱满,更加耐听,通过这些演唱技巧,使得这段传统的唱腔得以升华并得以流传,成为张派的代表作品之一,并且成为学习张派演唱艺术的一个范本和教案!
张派小生的演唱,之所以能够给人以高、亮、甜、润、美的感觉,是因为存在一个对“唱”这个艺术本体的研究和讲究上。从讲究的方面说,体现在这里的“唱”不单指嗓门儿大、音量大,这是从发声位置、共鸣腔体走向以及吐字归韵等技术层面上来说的!唱只是将三者相融合,而不是单一的,所以张派小生的唱腔艺术是一个丰富的混合体,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这样如此讲究和规定下唱出来的腔,再严格按照剧情的发展需要,按照人物性格的处理要求,控制好音量的大小、声律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再加上吐字、情感的融入,张派艺术就成为非常完整的艺术体系!
这段拜寿的唱腔自然舒展,朗朗上口,特别容易学习,哪怕你从来没有学习过评剧,唱起来也是像模像样,这就是大师的高明之处,他将所有技术都处理得天衣无缝,让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忘记这样的技巧,直接张口就来,其实这背后是大师钻研努力的结果。
这段拜寿唱腔设计,绝对是张派的代表之作,他的行腔演唱既符合贾俊英的人物又符合拜寿这一情景。通过张先生细腻传神的表演,成功地塑造出一身正气同时又不失书生气的贾俊英的形象。尤其是在花园内相看张五可的片段,张先生在念白、演唱甚至是身段上都将一个内心紧张,但见到美丽姑娘又非常喜欢,最后内心知道是替人来代相亲又非常失落等等一系列人物的情绪都表演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花园一折,张先生还采用了矮子功、扇子功等技巧,其实都是为塑造贾俊英这个角色来服务!
在评剧的舞台中,小生行当的唱腔仍然是以“二六板”相板式为主,因为这种板式在唱腔中,非常富有层次,“二六板”不仅能够帮助演员表达各种各样不同的心境,比如饱激昂的情绪、低落哀怨的情绪,都能够通过过“二六板”来表达,但在张派小生唱腔中并不仅仅只有“二六板”,在张德福老师和剧院的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为小生唱腔创出了很多板式,其中有导板回龙快板三眼、垛板、散板等板式。这些板式的创造丰富了男演员的可塑性,使之可以更有效地唱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在以上讲到的所有关于评剧张派小生唱腔的艺术问题上,我们会发现,张派小生艺术的几大特点:音色美;行腔美;表演美;人物美,这几大特点构成了张派艺术的基础要素!张先生的艺术,是将简单的板式唱出了不简单的声腔评韵,唱出了不简单的人生百态,唱出了不简单的人生哲理,这也许是我们这一代评剧人无法超越的,但我们一定要努力掌握张派的演唱的特点,先去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提炼、升华,我相信,通过一代一代张派传人的努力,一定会将张派小生艺术发扬光大,使评剧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简介:石文明(1963-),男,汉族,河北唐山人,国家二级演员,河北艺校毕业,评剧张派小生创始人张德福新传弟子,研究主向:戏曲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