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清真寺中的“海丝文化”
2018-05-14郑自海
郑自海
研究中國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不难发现几乎成为沿海城市的专利,首批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蓬莱、扬州、宁波、福州、泉州、漳州、广州、北海、南京等九城市就是最好的说明。笔者在长期研究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发现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南京之间,还存在一条两种文化交融的地区。中原河南地区正是海丝文化与陆丝文化交融核心地段。“南船北马”文化在河南都有重要的体现。
中国古代车辆起源于中原。有了牛车、马车才促进中原道路建设,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相反江南的道路没有车行之前,处于原始道路交通的状态,经济落后于北方。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巩固封建大一统政权,修建了由咸阳到江南的官道,秦始皇可乘六匹马并驾的皇车东巡江南。
河南省目前有回族人口约128万人,仅次于宁夏和甘肃居全国第三位。拥有约350座清真寺,成为中国清真寺第一大省。2007年6月18日,河南省有6处文化遗产申报“丝路遗产”名单,它们分别是汉魏洛阳故域、隋唐洛阳城、白马寺、汉唐两京故道、巩义石窟寺和巩义瓷窑址。河南有众多全国文保清真寺,没有一处申报“丝路遗产”,实为遗憾。
2018年5月,笔者随南京市伊协文史委员会一行5人,对河南开封、郑州、焦作三城市六座宫殿式清真寺进行考察访问,在当地市伊同志的帮助下,意外发现不少海丝文化线索,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朱仙镇鱼鳞窗实为蚌壳窗
朱仙镇位于开封城南22公里处,是中国四大历史名镇之一,也是著名商业重镇。早在宋代,以赛氏家族为代表的穆斯林商贾进驻该地区。朱仙镇先后修建了东寺、西寺、南寺、北寺、中心寺和两座清真女寺共7座清真寺。以北大寺保存最好。朱仙镇流传这样一段民谣“悠悠惠民水,浩浩宋都门。阿贾得回赐,建寺谢主恩”。北大寺还陈列着一棵巨大枯死的槐树,命名为“相思槐”。北宋灭亡后,岳飞于绍兴十年挥师北伐,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岳帅府当时就设清真寺内,岳飞骑的那匹追风菊花马就拴在这棵老槐树下。岳飞在大槐树下散步打拳,召集会议,同槐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岳飞被害不久,老槐树也渐渐枯死。这两段传说,印证了宋时朱仙镇就建有清真寺。
朱仙镇清真寺占地9000余平方米,是一座伊斯兰文化中国本土化典型建筑,经明清两朝不断重建,成为清真寺建筑文化的典型实例。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朱仙镇清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朱仙镇清真寺众多文物中,有两件引起笔者重视,第一件是朱仙镇清真寺一大奇迹——鱼鳞窗。门前简介这样写道:鱼鳞窗是由大片鱼鳞加工镶嵌而成,每片约8平方厘米,现存约720片,有近300年历史,用打磨透亮的鱼鳞护窗不仅牢固,而且白天的阳光、晚上的灯光透过鱼鳞能折射出七色光彩,颇为壮观。然而如此巨大的鱼鳞出自何处,尚属未解之谜。鱼鳞窗为朱仙镇清真寺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笔者仔细查看,一眼认出这是蚌壳明瓦。现在看来是到了要揭开鱼鳞窗神秘面纱的时候了。
1.南京明代造船遗址出土10余件蚌壳明瓦
A.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于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对位于南京市西北部的江边宝船厂遗址第六作塘进行全面考古发掘,清理出各类文物1500余件,其中发现8件蚌壳明瓦。基本呈方形,表面平滑,厚度为0.1厘米,确定为窗格上镶嵌的透光“明瓦”。经测量长度在7.1至8.1厘米,宽度在6.5至7.2厘米之间,其中一件带有小孔。
宝船厂遗址是明代郑和下西洋的造船基地,明代嘉靖《南枢志》卷113《朝贡部》记载:“南京城西北有宝船厂焉,创于永乐三年。”这是宝船厂创立年代最明确的记录。永乐三年正是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时间。郑和下西洋宝船不可能当年投产,当年出船。龙江船厂也参与了下西洋船只的建造。
B.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南京下关国际航运中心项目施工,相继出土大量船用构件、造船工具、兵器等。其中有几枚残件蚌壳明瓦。对照明嘉靖李昭祥撰《龙江船厂志》,详细介绍了厂址范围,发现施工地点正是明龙江船厂遗址范围之内。由于众多出土文物流失民间,使得更多关心古代造船的学者得以上手研究。在龙江船厂遗址还出土打过孔的蚌壳,成为明初人们服饰用蚌壳纽扣的有力佐证。蚌壳明瓦和蚌壳纽扣的发现无疑丰富了郑和船队官兵在海上生活的内容。取之大海的蚌壳也能带来不少的收入。
蚌壳窗在各地有不同称呼,有蚝壳窗、蛎壳窗、海月窗、海镜窗等,用打磨成藻片的贝类外壳镶嵌在木格窗上,具有可防水、不易变形、坚固耐用、光线柔和等特点。云母光泽,阳光透过,折射出七彩光华,更显欣赏性。
由于南方雨水多,采集贝壳方便,故蚌壳窗多流行南方。目前发现有蚌壳窗的最早记载,是南宋地方志《宝庆四明志》卷四记载:“海月,形圆如月,亦谓之海镜,土人鳞次之,以为天窗。”可见透明的瓦最早出现在宋代,明初得到大力的推广,形成明瓦生产行业。南京新街口西南有一地名叫明瓦廊,是专门生产、销售明瓦的集中地。由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终止,大型海蚌壳的原料减少,明瓦的生产以羊角、牛角煎熬成液,倒在青石板,冷凝后压成藻片,制成新产品明瓦来。至清末,苏州明瓦行业还成立了“明瓦公所”。平板玻璃在我国的大量涌现,明瓦业由此淡出市场。
南京宝船厂出土八件蚌壳明瓦,参加了全国海丝文化巡展,足见其珍贵。此次朱仙镇之行,意外发现720件蚌壳明瓦,不管从数量上、年代上都是一个重大发现,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应该是目前河南“海丝文化”的集中表现。
在朱仙镇清真寺门前,有一对石狮也引起笔者的重视。据清真寺阿訇介绍,相传这对石狮的石料来自阿拉伯半岛,是通过寺前的运粮河运来,后经能工巧匠雕刻而成。奇的是石狮基座上刻有一菊花图案。众所周知,菊花是开封的市花。开封喜种菊花有一千多年历史,说明当时朱仙镇广大穆斯林早已融入当地民俗,将对菊花的喜爱表现在石狮基座之上。朱仙镇清真寺石狮子最大的特点是狮子的眼睛和鼻子,尤其鼻子是尖的,对照开封铁塔等建筑上的石狮,鼻子都是扁平的,可见朱仙镇清真寺一对石狮子也是舶来品,与海丝文化相关。清真寺前放石狮也算河南一大特色。
沁阳北大寺窑殿中西结合的典范
河南省信阳市北寺街7号,有一座著名的清真寺沁阳北大寺。该寺始建于元至元年间,称为兴教寺。明嘉靖四十年(1561)重修。从寺内明万历十一年重修清真寺记碑、万历十八年(1591)鼎建清真寺拜殿记碑,得知明万历年间是该寺兴旺时期,经过清代以来不断维修保护,该寺基本保持原貌。2006年5月2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阳北大寺建筑最大亮点有两处。第一处,有全国目前最大窑殿。据《河南回族》一书介绍:“窑殿面阔三间,殿分间作穹窿卷顶,共三室,为阿拉伯式建筑。青砖套拱替代柱枋梁檩,又砖砌斗拱,洞卷藻井收顶,不用椽板。”笔者仔细观察窑殿藻井,与众不同,收顶砖全是清水砌成,形成一圈一圈的砖圈,最后收顶砖上雕刻真主的尊名“安拉乎”,形象再现人们朝觐天房所形成一圈一圈的人流。窑殿内是一番阿拉伯式景象,窑殿外观更是另一番天地。殿顶为十字脊楼阁顶,其下各殿背纵横交错,兽吻达七十多个,和檐下镶嵌的枋、拱、垂拦一样,全用三彩琉璃构件装修,色彩缤纷,巍巍壮观,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的亭塔式与楼阁式完美相结合的典型建筑。可以说,沁阳北大寺窑殿是中国古代中西方文化交融建筑的范本。
第二处亮点为皇家清真寺特点,首先表现在房顶大量采用黄色琉璃瓦、滴水、瓦挡,采用五爪龙图案,五爪龙图案与明初洪武建南京明故宫、明永乐金陵大报恩寺图案一致,只是坯材质不同,是利用当地砂土烧制。尤其是大殿立柱上的彩绘最珍贵,金琢墨、沥粉贴金彩绘能与故宫的彩绘相媲美。沁阳清真寺奇迹般保存的明代宫廷式的彩绘工艺,在全国清真寺中独此一处。彩绘的含金量达98%,历经数百年时间,至今依然金光闪闪。
笔者能亲手摸上沥粉贴金彩绘,也算是三生有幸。沁阳清真寺有如此规格的皇宫建筑,背后定有深厚历史缘由,等待大家揭秘。
“若思边海早修船”海丝文化经典
郑州北大清真寺是郑州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古寺。虽然创建年代无考证,明代已具规模可以确定,室内乾隆二十六年(1761)碑文记载:“第由明以迄大清数百年,掌教者有三师……”该寺经明清以来多次重修,至今成为较为完整、独具特色的中国式伊斯兰古建筑群。
在郑州北大寺众多文物中,一副砖雕对联引起笔者注意。这副对联位于望月楼正面右侧的掖门上。上联是:要识得珠须返岸,下联:若思边海早修船,横眉:理谈三世。该对联含义是要想识得珍贵珠宝,须返回岸上,脚踏实地去操作,若想去边远的海洋,须早作准备去修船。
这两条道理过去、现在、未来都适用。这一对联生动地将回回先祖擅长识宝、远航的成功经验作为座右铭,告诉后人。边海一词解释是靠海、临海,是边疆海洋、海疆的意思。外交部专门设有边海司。2018年5月28日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边海地图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可见穆斯林先人的海洋意识较其他群体更为强烈。
河南回回人的先祖,主要来自阿拉伯、波斯和中亚。唐宋时多以商人身份来往,通过经商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他们多数通过海船远航来到中国沿海城市。随着贸易的扩大,不断向内地延伸。北宋开封称东京,最为繁盛时期,更是这些胡商、蕃商、蕃客经商的好地方。他们凭借着雄厚的财力,在中国购置田宅,建立家室,逐渐定居中国。
这副对联形象地描述了河南回回先祖如何创业成功的经验,也成为河南海丝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笔者坚持河南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交融地区是有根据的。《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七年(1394)编撰以京师为中心的全国通驿大干线里程和驿站配备。如南京至河南,2845里,水驿31;陆行1175里,马驿22。南京至陕西4100里,水马驿51;陆行2430里,马驿42。南京至山西,4030里,水马驿50;陆行2380里,马驿41。驿站一般为60里为一驿,驿站内按规定配足马、船,可见当时明代河南就有多路官道。开封、郑州、沁阳都是官道中的重要城市。
人们常说的“元时回回遍天下”转为“明时金陵回回遍天下。”河南的回回先祖来自元明时期。例如元代咸阳王瞻思丁的重孙赛曲列散尔班丁,就曾任河南省平章政事,河南也有赛氏后代就不足为奇了。笔者在研究清真寺史时,还注意了杭州真教寺于明景太二年(1451)大修,济宁东大寺于天顺三年(1459)大修。两碑记载相距仅8年。东大寺寺碑载有七位哈智的记载,真教寺也出现7人捐金帛以充土木之贾的记载。宣德五年,郑和船队中有通事七人到达天房成为哈智,最有可能马欢、郭崇礼等七人通事,参与了两寺捐助。这七位哈智可称为中国首个穆斯林朝觐团。随着郑和下西洋的终止,海禁時代的到来,对于中国穆斯林的朝觐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事。这七位哈智很可能报团参与了国内多座清真寺的捐助。河南众多宫殿寺清真寺的重修,有无郑和下西洋中回回官员捐助有待史料不断的发掘,才能揭开诸多之谜。
《龙江船厂志》中记载有两位河南籍官员:一位是河南祥符人李愚,郎中正五品,嘉靖二十七年升任;一位是河南新郑人苟贤,龙江提举司提举正八品,正德三年任。
河南海丝文化是丰富的,清真寺中海丝文化表现尤为突出。因为中国穆斯林的先祖多来自西域,经过千余年的传承,完全适应了中国本土化生活。懂得热爱中国文化,才是热爱伊斯兰教的根本。
挖掘清真寺中的海丝文化,不仅可以缅怀先祖们如何战胜大海,背井离乡创业的精神,而且可以了解先祖们为适应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所做的努力。
宣传河南清真寺中“海丝文化”,正顺应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