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史学大众化的争论与发展

2018-05-14李倩倩李梓新王苗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3期
关键词:原则互联网

李倩倩 李梓新 王苗

【摘要】互联网时代,史学大众化快速发展,在作品百花齐放的同时也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这引发了各界人士对于史学大众化的不同态度。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于对史学大众化作品标准的模糊,体现了不同历史观的碰撞。史学大众化的发展与作用不容忽视,而关于它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其作品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作品、受众、互联网平台都应共同努力。

【关键词】史学大众化;互联网;分歧;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史学大众化是指史学更加通俗易懂,更多公众参与的过程。从历史上看,宋代的话本、讲书,明人对普及性史书撰写、刊印、传播、阅读等等都表明,我国史学大众化的发展不仅基础深厚、历史悠久,而且有多种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后,史学大众化热度更增,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为史学大众化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尤其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史学大众化作品层出不穷,随着《明朝那些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作品的出现;电视讲史如《百家讲坛》、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播出,在社会上掀起了关于史学大众化作品的大讨论。从不同作品的网络评论、媒体评价中可以看出,大众对于史学大众化作品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作品应该有多种写作规则和要求,而正是由于史学大众化是面向大众的,我们必须重视其社会反响,如此,史学大众化才能有生命力。

史学大众化作品鱼龙混杂,要想使其有更加良好的发展,就要理清分歧争论的焦点、原因,从中探知大众讨论所透露出的对作品的看法和要求。人们对于史学大众化作品的态度褒贬不一,主要是由于随着史学大众化的发展,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仅不同类型的网络历史小说就令人眼花缭乱,从而拉低史学大众化的准绳,混淆大众对于史学大众化作品的认知。从大众对史学大众化作品的评价可以看出,正面评价多认为其:(1)语言幽默,文风通俗;(2)提高兴趣,激发阅读乐趣。中立评价多认为其:(1)内容轻松幽默、文笔优美但过于通俗和讨巧,有博取市场之嫌;(2)文章精彩,但缺乏深刻的剖析。负面评价则认为其:(1)过于幼稚简单;(2)缺乏真实度和客观性;(3)充满浮躁气,被市场过分包装。从中不难发现,写作手法以及作品的历史态度、思想深度是大众的主要关注点,大众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史书与通俗作品的区别,但却模糊了历史应在通俗作品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方面,这体现了大众历史观的不同,这是史学走向大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常碰撞。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反思出现作品标准模糊的原因。

史学大众化作品的标准近年来一低再低,甚至毫无底线,历史甚至已经成为庸俗作品杂烩的佐料,全无对待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这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得它成为目前最佳的史学大众化传播途径。这就使“阅读量”“播放量”等数据成为取利的标准,即眼球效应成为互联网的生存法则。虽有利于激发创作,但另一方面导致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问题,而错误的观念以及知识的传播不仅违背了史学大众化的初衷,也违背了互联网的初衷。更为严重的是,网络的传播速度之快导致了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以至于人们对互联网作品的产生了极差的固化印象:(1)语言粗鄙,戏说成风;(2)真假不分,误导成风;(3)今词古用,贻笑大方;(4)立意单调,观点厚黑。这些都影响了人们的看法,甚至会下意识地带入固有感受,不能够客观评价史学大众化。第二,是网络写手的趋之若鹜。当前的史学大众化热是在网络、电视、图书媒体的共同推动下形成的。史学大众化的作者最先使用网络来传播自己的作品,并由网络向电视和纸媒辐射,带动相关图书的出版并获取利益。这种几乎定式的网络历史文学成功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历史文学的创作中,但其中更多的“历史票友”则是以利益为目的,对于史学大众化的责任弃之不顾。

史学大众作品本身不同于专业史书,虽以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为对象,但更加重视其文学艺术性,使其更易于接受。但是由于史学作品通常给人以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印象,人们习惯把历史研究和作品看成是高高在上的,平时所谈论的历史、发表的历史评价也都只是碎片化的,过去僵硬的教学也让人们对历史形成呆板的印象,从而拉高对历史的印象。那么这就成为了大众的主要观点:即便是史学的大众化,也应是由历史研究者所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历史科普,而非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如此对史学大众化的要求便失去了“人人都是历史学家”的内涵。

史学大众化的发展与作用不容忽视,而关于它如何更好地发展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其作品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作品、受众、互联网平台都应共同努力。

作者应注意的问题。白寿彝先生曾提出,“通俗的工作并不是多么简单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深度是搞不好的,通俗不是粗俗,不是浅薄,而是既有充实、正确的内容,又要能看得懂。”这就对史学大众化作品的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作者自身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学功底。

当下通俗史學的作者中非专业史家占据的分量较重,其非专业出身的现实的确给通俗史学的“非史学”问题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对于部分作者来说,他们缺乏足够的历史知识,又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而偏离了历史作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出现了“戏弄历史”和“消费历史”的现象。但白寿彝先生说,“通俗读物、历史剧和历史小说、历史连环画等可允许虚构,但大观点不能虚构,更不能歪曲史实”。因此,作者首先要注意筑牢知识功底,追求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在语言和结构上力求通俗化。其次,要坚持科学的研究路径和见解定位,不断提高创作水平。再次,“要多讲求一些史学规则,不能无原则地任意发展,必须服从史学的法则。”

作为专业的史学家,更应该担负起发展通俗史学的责任,历史学为大众和社会服务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吴晗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呼吁历史学家不应鄙薄通俗历史读物,为了民众,“我们有权利提出这个要求:要求学者、专家也来写一点通俗读物,把知识普及给人民”。用专业的知识去书写通俗史学不仅确保史学的真实性,也用自己的史学素养将普通读者对历史的认识水平引导到更高层次,在学术方面也应努力地加以引导,为史学大众化构建一个科学健康的理论框架。“固然,不可能所有的历史学家都如此,但总要有人来做这一件事,即使不能亲自从事一些普及性工作,至少也应理解、支持他人投身这一事业”。

受众应该注意的问题。“自古文史不分家”,从先秦至三国时期,好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历史作品,如“轴心时代”的诸子百家作品、春秋三传、《战国策》《史记》等等,都是文史结合的典范……重史传统所养成的人们亲近历史的意愿和对历史的热心,使许多人有了解历史的欲求”,[5]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历史作品,受众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提高明辨真假历史的能力;其次,對于历史作品要勇于提出质疑与意见,享受公平的历史话语权,“大众史学特别强调‘人人都是史家的观念,强调每个人皆有其对历史的主观。大众史学的历史认识目的在于提高受众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的历史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历史的主人,让他们充分发挥历史认识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物质世界历史的主体作用”。最后,历史受众应该形成健康的需求,在消费层次引导通俗史学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传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新型媒体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知识发布平台,历史知识的流传变得方便快捷了,不再靠原来的口耳相传。互联网的双向传播、交互沟通、反应及时,使每个网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在这样一个快速传播、受众范围广泛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历史作品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否则将会导致人们史学观点的错误和史学理论的混乱;对于网络管理者而言,应该加强对作品上传和传播的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庸俗、低俗作品的是传播,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从古至今,不断发展的经济、不断拓宽的传播途径、不断提高的国民素质,都让史学大众化不断地进步。不可否认,如今的史学大众化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否定整个史学大众化;正相反,我们需要把这些问题加以解决,积极地推动史学大众化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寿彝文集》第六卷《历史教育·序跋·评论》[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2]李红岩.通俗史学论 [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1.

[3]吴晗.关于历史知识的普及问题[J].江汉论坛,1961(4).

[4]邵鸿.传媒时代与大众史学——以当前“大众历史热”为中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5]刘丽红.当代大众文化中的历史情节现象研究[D].中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李倩倩(1995-),女,汉族,河南周口市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世界史、文化产业管理;李梓新(1997-),男,汉族,广东广州市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世界史、文化产业管理;王苗(1996-),女,汉族,河南南阳市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世界史、文化产业管理。

猜你喜欢

原则互联网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