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摄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18-05-14徐宁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摘要】现如今,应用型高等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肩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电视摄像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进行应用型课程改革已是迫在眉睫。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整个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本文从改革背景、学情分析、具体改革措施等方面,对课堂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电视摄像;课堂教学;山西工商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改革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应用型高等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实形势要求应用型高等教育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改革与建构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应用”二字,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针对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课堂模式改革与建设是保证应用型课程改革顺利推行的必备内容。

电视摄像是广播电视编导本科学生专业核心及主干课程。该课程主要通过学习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及操作、电视画面的构成元素、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等将电视画面的基本拍摄手法、电视画面的构图规律、摄像机的操作技能贯穿整个课程。同时,在摄像机操作与技能学习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方法和要求,本课程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有技术性又有艺术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二、学情分析

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的积累相对较薄弱,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有待养成。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较为缺乏,应用技能有待提高。而现代社會对传媒类人才的需求则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基于这样的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理论,能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掌握摄像技巧,增强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具体改革措施初探

(一)改革思路

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比较被动,学习缺少主动性和参与性,虽然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但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组成部分,因此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权,又能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为主,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还给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思合一。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将课堂彻底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应用型课程改革之前,电视摄像这门课程采用的主要是传统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忽视实践教育,最终都会导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并最终导致学生变成行动的矮子,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在课程改革之后,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时间都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除了利用传统的讲授法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传授方法之外,还涉及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案例教学法

电视摄像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摄像机的操作能力,掌握拍摄技巧,能够针对不同的电视节目类型、不同的影视画面的需求进行创作。那么在进行创作之前,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以指导实践之外,还需要对涉及的经典、优秀的案例进行剖析与解读,教师此时在教学中应该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行将经典案例中的镜头、技法、参数进行拆解、分析,分析其镜头语言和技巧。以生动形象的案例为教学模板,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促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将课堂上枯燥的理论转化为活生生的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把握,有利于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2.讨论法

本门课程在一开始就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小组,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创作,项目的下达、项目成果评价,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制定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每堂课的不同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时不时地进行头脑风暴,将每个人的创作思路或观点汇集起来,可以很好地获得知识与巩固知识,在讨论的过程当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进一步磨合自己的团队,以利于电视摄像课程的整体开展。

3.任务驱动法

电视摄像这门课程将传统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任务模块,以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依托,要求学生围绕任务的确定、完成等活动进行探究,是以学生的能力评价为主,最终是看学生能否完成任务,任务完成的程度、情况如何,管理评价是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自主学习法

电视摄像的课程涉及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有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摄影摄像的专业基础学习、剧本创作、分镜头脚本的写作、策划案撰写、影视画面剪辑理论与技能、后期包装等,学生进入到第三学期,对以往的专业知识或多或少有一些遗忘,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对自己进行实时地查漏补缺。除此之外,本门课程涉及的具体的作品类型的创作现状也是日新月异,拍摄手法上、技术设备上、传播模式上,都呈现出极快的发展态势,因此,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及时充电,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终实现课堂模式的转变。

5.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成长。电视摄像课程一开始就将学生分成小组,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想在整个班级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精诚合作,将个人融入这个小小的集体中,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习的合作能力肯定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更何况,电视摄像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教学不应当是传道,教学必须是伴随着喜悦与感动的探究、发现的过程,或是伴随着惊异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合作学习由于采用的是异质分组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知识面宽度都不一致,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启发、相互讨论,都会将另一些同学的思维导向一个新的领域,出现一些新的视角,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可以肯定,这样一个知识不断生成、不断建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要比传授性教学更受学生欢迎,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四、总结

对于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来说,应用型的改革并不是像实践课那样直接地反映具体的操作能力的运用,而是在每一次分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创作思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内在出发对作品的深度进行思考,对学生提升其专业自信心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为学习其他传媒类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临生.电视摄像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16,19(2):98-100,103.

[2]宋钻豪.,电视摄像基础实验设计与教学效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徐宁(1990-),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艺术学硕士,任职于山西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