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政府、企业、学校利益均衡的对策探讨
2018-05-14张跃波
张跃波
[摘 要] 要想使一项事业平稳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综合衡量涉及其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寻求利益均衡的科学办法。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的利益主体主要是由政府、企业和中职院校等三方面组成。由于他们在中职发展方面的话语权不同,导致利益失衡的问题比较严重。梳理三者的利益诉求,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对推动中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利益诉求;利益均衡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7-0084-01
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职院校在籍学生1536万,占高中阶段学生数量的48.3%。当年毕业生将近480万人,实现就业人数近460万,就业率突破了95%的大关,是我国就业率最高的学校品类之一。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师型人才。但是由于各方面利益的冲突,导致我国中职教育发展遭遇了一个“瓶颈”。因此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就要放在协调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等方面,从而推动中职院校的平稳发展。
一、中职教育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要想实现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均衡,首先必须理清主体的利益诉求。
(一)政府的利益诉求
政府对中职发展的利益诉求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也就是借推动中职教育发展这一契机,满足社会发展对实践性职业人才的需求,提升公民的有效就业率,提升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还需要借此稳定社会秩序等。有专家曾对我国中职发展的社会效率作出以下概括:拉动消费、解决就业、推动城镇化发展。
(二)企业的利益诉求
在中职教育各利益主体中,企业的利益诉求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就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具有非常明显的趋利性。中职教育的发展为企業提供大量的熟练工人,省去企业在工人培训方面的投资。与此同时,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可以借助中职院校的科技力量创新企业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够得到政府的鼓励政策倾斜。
(三)中职院校的利益诉求
中职院校在各利益主体之中是诉求最单纯的,就是希望自身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也就是逐渐提升中职教育在社会中的认可度,解决生源问题和优化毕业生的就业。中职院校可以说是各利益主体的连接点,也是各方发力的聚焦点。
二、均衡各主体利益诉求的对策
在满足各利益主体诉求的时候,不可能满足其全部需求,而是应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制定出科学的利益分配体系,力争实现利益的“三赢”。
(一)创新利益均衡理念
解决利益博弈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创新利益均衡的理念。对职业教育各利益主体而言,必须明确这样一个理念: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政府、企业、中职院校各方共同发力,因此不能因为片面满足某一方的利益而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这样反而会对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各利益主体应尽量从大局着眼,摒弃只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其他主体利益诉求的观点,努力寻求各方利益的均衡点。
(二)创新利益均衡机制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企业需要关注的目标已经不能局限在经济利益的获取上,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地参与进来。何况这还是一件对企业自身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的事业。对此,政府应深入调研,尽快推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对在校企合作中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积极推动社会力量介入中职院校的创办和投资之中,借此来缓解政府财政的压力,实现中职教育管理企业化。
(三)提升教学质量,办各方满意的中职教育
从上文对中职教育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看似主导诉求各不相同,但实际上都是建立在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基础之上。可是我国仍未建立对中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科学体系,现有的质量评估完全是由学校的行政领导负责,这很难体现出该校真正的教学质量。因此,政府应尽快引进第三方机构,制定出中职院校教学评估体系,实行管、办、评“三权分立”的体系。进一步优化现有的中职教育资源,加强对教育资源科学化使用的监督力度,避免资源浪费和使用不当等方面的问题出现,重构各方利益主体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比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代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学校等各利益主体寻找各自能够接受的均衡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筹划,制定出利益均衡的总体规划。各利益主体则应着眼全局,不被短期的利益所驱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晨,肖艳婷.基于利益分析的我国中职招生政策失真解释框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4):26-32,61.
[2]杨亮.浅谈中职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6(16):142,144.
[3]杨正校,刘静.利益共同体视角下中高职衔接路径研究: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