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微课程建设的困难与对策①
2018-05-14臧婷芳,黄晓冬,张乃纲,高洁,张雁
臧婷芳,黄晓冬,张乃纲,高洁,张雁
[摘 要]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以其知识内容明确、应用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广大工作教育者的青睐,但由于微课程在我国的应用起步较晚,因此还存在着诸多不成熟,有必要对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进行研究,以发挥微课程对教学本身的积极作用。
[关 键 词] 微课程;困境;对策;口腔解剖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052-01
一、微课程的发展与概念
微课程最早始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A.McGrew教授为了普及大众的化学知识所提出的60秒课程。随后,1995年,英国的皮纳尔大学T.P.Kee提出了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2004年,奥地利学者马丁·林德纳提出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的理念。微课程(Microlecture)的概念是于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首创,他被人们戏谑的称为“一分钟教授”。
微课程这个术语是指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微课程是由文字、音乐、图画三部分组成,时间在5~10分钟以内,是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二、微课程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微课程建设来讲,还是存在许多困难导致其无法得到广泛的认可。首先,学生使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常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概念,不理解,不清晰,甚至是无论看了多少遍视频,翻了多少遍书,始终陷在一开始的思维里,拔不出来,带着盲点进行下面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这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就会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再者,网课的教育也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几乎为零,自然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同学之间也会显得生分了许多,微课的线上线下就像是一道屏障隔绝了本应该温馨的师生情谊以及同学情谊,让师生、同学之间就像是陌生人。
以口腔解剖生理学来说,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颌面部的血管神经,如果不加入实验环节,会导致学生思路混乱,无法掌握重点、难点;其次,视频中知识内容的呈现过快,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和消化,就已经进入了新知识内容的学习。最后,微课制作前准备不充分,如老师对授课内容不熟悉,导致大量的时间在念PPT或者念自己准备的书稿,这样的微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微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解决对策
首先,要将微课程当作课程的形式来看待,要保证课程的完整性,既要有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又要有课程的事实与运用。要在微课程短、小、精的特点上实现微课程的系列化,确保微课程的整体化。
明确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目标,结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特点等让学习者充分体现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最重要的是微课程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度凝练的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支撑,让学生主动追求知识,勇于探索,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增强自信心。
其次,针对教师方面,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充分,避免出现念书稿的现象,讲解过程尽量有上下连接,便于学生理解,必要时做出详细讲解及相应视频。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主次轻重,教学主线明确,内容呈现不应过快,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最后,教育部门应重视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制度的完善,建立经费保障制度,进行交互性学习,完善评价标准,健全评价体系等。
总而言之,虽然微课程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是随着相关措施的实施,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微课程会越来越受全日制以及成人教育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
[2]王美青,何三綱.口腔解剖生理学本科教材[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