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2018-05-14李媚
李媚
[摘 要] 针对民办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分析当前民办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南艺术学校在德育管理工作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探讨在民办中职学校中如何创新德育工作。
[关 键 词] 民办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284-0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曾几次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文件,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先后颁发了有关德育工作的纲要和实施意见。由于民办中职学校在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德育工作收效甚微。如何在新形勢下开展德育工作,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依据笔者在民办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体会,浅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民办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团队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民办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团队普遍存在工作热情度低、年龄结构两极化明显、专业知识缺乏等现象。(1)民办中职学校由于人员流动性大,有些学校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造成德育教师或辅导员不断离职,对德育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与德育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严重。(2)辅导员工作杂、累,涉及面宽,工作日无上下班之分,周末都是随时待命。但在晋级、评职称等待遇方面却普遍不如教师条件优越,导致辅导员心理失衡,严重打击工作积极主动性。(3)德育工作队伍人员流动性大,很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缺乏。有经验的德育工作者因难以获得工作成就感,或辞职或转岗,队伍班子青黄不接。(4)绝大多数德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无法做到德育教育工作的专业化。
(二)部分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1.缺乏认知意识。德育工作是学校重点工作,但目前,很多民办院校的德育工作只重形式不重实效,不够深入,不够灵活。只要能确保学生安心学习、不出事即可。思想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规范学生“必须怎样”“禁止怎样”的管理层面,忽略了应对改革开放之下学生的思想复杂性进行全面分析。而某些德育教师对学生思想认识层面上的不良倾向与模糊性也没有采取及时、正确的教育,忽略了德育本身的指导与防范功能。
2.制度不够健全。由于民办学校体制的特殊性,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加之这又是一项短期难见成效的工作,容易产生可轻可重、可有可无的感觉。许多德育工作者在承担辅导员工作时还兼任其他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出现很大的阻力,缺乏应有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
二、改进民办中职学校的思路与对策
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每位德育工作者进行不懈的努力实践与探索。因此,针对民办中职学校德育问题,我们应寻求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思想上重视,真正把德育工作作为民办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努力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针对民办中职学校辅导员,可建立相关培养制度。根据辅导员素质结构特点,制订培训计划,进行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邀请同类院校有经验的辅导员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开展经验交流;提供一切外培机会拓宽辅导员视野,学习新方法。
(二)构建优美的育人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秉承“用爱的教育成就孩子梦想”的教育理念,以“明德、修身、精艺、立业”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终极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为育人举措。大力开展与德育相关的主题实践与思想教育活动,将德育培训工作与日常生活相融合。例如,开设了“道德超市——采取无营业员、无监控、自算自结的形式”,有效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每月开展“一封家书”活动,在月末组织学生给家长书写家信,在写信过程中,学生真情流露,深切体会父母的辛苦与不易;成立爱心社,开展“携手献爱心,情系敬老院”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继承尊老、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
(三)转变传统教学形式,探索民办教育新模式
以德育课程教学为例,将学生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互相探究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进而自主分辨美丑、善恶。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导向性与组织功能,将德育教育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自行实践、积极参与的主动模式,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培养自身的优良品德。
(四)可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找寻符合学校特色又能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模式
例如,建立校企合作,扩展民办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撑点,调动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促进德育工作。
总之,德育工作既不能独立单一地存在,也不是某一个德育工作者的事情,应该树立起“全员育人”的教育思想,教书、管理、服务三管齐下。还应紧密联系生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思想品位和政治素质。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我将一如既往始终坚持在这条道路上,找到适合民办中职学校发展的科学德育培训新道路,为提高民办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水平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