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14张晓丽
张晓丽
[摘 要] 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重点分析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在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和现状,论述了如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案和措施。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268-01
众所周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社会一线职业岗位的技术型、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承担人才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教师是关键,也是核心,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一)师资来源不合理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招聘制度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主要来自于各个大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这些大学生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充满希望和干劲,可是缺乏社会工作经验、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教育基础。此外,另一来源为其他专业转型的教师,这部分教师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但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不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评定标准不明确
一方面,很多职业院校仅从职业资格和教师资格的“双证书”来认定“双师型”教师,这样的“双师型”教师教学理论能力较强,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所传授的知识点与企业实际需要的知识较难对接。另一方而,很多职业院校引进企业技能型人才,设置了在编制控制、行政审批等方面的门槛。同时,还要求外部技工必须和高校普通教师一样具有专业的教师素养和学历等资质才能进入校园执教,这些优秀的技能技术型人才往往因缺乏该方面的资历而无法进入高校。
(三)缺乏培养和引进机制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正确引进培训机制。目前,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训主要以短期集中培训和教师赴企业实践两种形式。这两种培训方式各有弊端。短期集中培训是让教师在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赴企业了解企业生产过程,熟悉实践技能。而企业实践虽然实习周期长,可是由于企业生产安全规范的要求,实习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企业专业操作,仅仅流于表面,存在“走马观花”的现象,没有扎扎实实沉浸在企业里学习企业的文化、岗位技能知识点。此外,职业院校专职教师大部分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长时间的系统培训根本没有时间。
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一)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要大力健全“双师型”教师科研奖励的管理制度。在教科研申报项目和企业项目开发方面,积极鼓励教师申报或参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共同开发特色教材,并大幅度提高对教师教科研的奖励和鼓励力度。除此以外,在“双师型”教师认定、评审、激励等制度方面,以及后期职称考评、加薪、晋级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引导广大专职教师积极参与,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開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理论知识和能力结构方面的不同,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需求系统设计和安排相关的培训,提高培训的效果。如,加大对本校青年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针对青年教师理论水平强,专业实践薄弱的特点,精心设计必需、够用的培训方案。注重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师基本素养,让青年教师以合格的职业教师身份走上讲台。同时根据教师人才培养计划,针对不同专业的年轻教师,选择专业对口的大中型企业,让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操作,了解企业生产过程,掌握生产安全、企业文化等知识,增加实践经验。
(三)创新校企合作途径,协同共建“双师”培训基地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探讨如何与企业一起共同建立产教融合、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鼓励“双师型”教师带着课题和任务,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除了了解生产安全、生产过程等知识外,还可以积极主动服务企业,参与企业相关的技术研发、项目拓展、职工培训等,让企业真正享受人才便利。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广大职业教师的主体,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以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逐步建成一支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晓刚,冯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5):96-97.
[2]秦凯.新时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6):65.
[3]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及能力结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