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VisualBasic教学和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8-05-14沈亚萍
沈亚萍
[摘 要] 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找出在Visual Basic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期能够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 键 词] 中职;Visual Basic教学;Visual Basic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128-02
Visual Basic简称VB,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Visual Basic具有广泛的功能,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需求,使用不同的版本开展教学,VB版本大致可以分成企业版、学习版和专业版几种。由于中职学生学习的仅仅是基础的编程逻辑和算法,学生在学习中经常照猫画虎,很少通过自身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学习Visual Basic非常的枯燥,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出现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Visual Basic课程。面对这一现状,认清Visual Basic课程的定位,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加以探讨、解决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Visual Basic课程的定位
Visual Basic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浙江省高校单考单招专业技能操作考试的必修课程。本门课程分值75分,占专业技能操作考试总分的一半,地位非常重要。
而且面对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不难发现,社会对学生逻辑思维、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通过Visual Basic课程可以提高学生这些方面的素养。
因此,研究在Visual Basic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一定的策略,改善和提高Visual Basic课程的教学效果,显得至关重要。
二、Visual Basic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中不难发现,Visual Basic课程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过分关注理论教学,忽视实验课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单纯地采用理论教学获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过多的理论课程会导致学生觉得课程非常无聊、知识点很难准确记忆,继而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第二,授课内容的选择。课程教学不建立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上,盲目地跟随教材展开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师仅仅关注Visual Basic教材的内容,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手法存在问题。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中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现阶段,中职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假如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氛围中,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被消磨,常常会被动参与课程,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课程的考核模式相对单一。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单一的考核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很难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水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会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抄袭作业的情况,影响教学的质量。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只是明白代码的书写,实践应用能力却很欠缺。
以上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针对Visual Basic课程教学,综合分析,采取一定的策略,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升VB教学效果。
三、Visual Basic課程教学实践问题应对策略
(一)理论上机配套教学,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Visual Basic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上机操作和课程理论知识配套教学,提高上机教学在课堂中的课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摒除传统教学的弊端,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学中,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引导:
1.课前作业。在上机之前,我们需要结合每一章节的内容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提前完成。题目可以包括选择、编程或者是填空。为了确保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这一部分可以通过纸质方式进行,在学生上机前就上交,教师批改。这一部分也作为学生成绩考查的一部分。
2.课中内容。可以将学生课前作业题中出现的问题整理成上机题目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选择题目进行练习。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的课堂练习作出评比并指出问题。同时,上机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自己事先已经编好的程序在VB环境中加以调试,在出现问题以后及时改正,正确之后更正在作业本上。
3.课后反馈。在完成上机课程以后,课后的反馈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在完成教师提供的练习题以后,将自己的答题文件夹提交。教师通过课后的批阅,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微课及答疑。针对学生常见的问题,要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进行进一步讲解。对个别性问题,学生在课外时间,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选择微课回顾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结合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轻重有别
Visual Basic课程分成上机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讲解这两部分的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实践中,有必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分析,强化编程思想和算法的设计,淡化语言,分清轻重加以讲解,这样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传递更多的知识。如,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讲解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讲解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概念。通过讲解这些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讲解中,可以先从现实中引入一些例子,然后再讲解VB实例的类和对象。此外,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阶段教师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加以讲解。针对语言规则方面知识的讲解,可以稍微弱化,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钻牛角尖的情况。
当学生掌握Visual Basic编程思想的精髓之后,再学习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就会变得轻车熟路。
(三)完善教学手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中,转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为了达到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已经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比较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本部分结合其中的一种方法——问题教学法,简要谈一谈如何开展Visual Basic课程教学。如,在讲解数组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请同学们借助编程计算全班5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会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通过将简单变量和循环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求得班级平均成绩。为了引入数组的概念,我进一步设置了问题,让学生统计高于平均成绩的人数。如果学生仍旧运用原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就会出现如下问题:(1)输入数据的工作量增加;(2)如果输入的成绩和之前一次不同,就会出现错误的统计结果。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困惑,及时引入数组概念、性质,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不仅解决了现实的问题,还可以加深对数组的认识,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改善考核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Visual Basic课程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具有这样的特点:看着会、听着懂、不会做。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础概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继而提升使用Visual Basic语言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核的阶段,也需要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在长期的探索中,笔者发现可以通过笔试、上机和实践训练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上机考试是为了考查学生编程的基本能力。实践考核,是进一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通过为學生营造实际操作的氛围,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通过学生各个阶段的表现和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评比,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总而言之,Visual Basic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总结、反思,积极采取应对策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在高职技能操作考试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还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白静红.浅谈《Visual Basic》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173.
[2]周天明.浅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方法[J].教育文汇,2016(23):28-29.
[3]闫淼.《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8):25-26.
[4]王海坤.浅谈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5,13(17):200-201.
[5]林友环.浅谈中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策略的优化[J].科教文汇,201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