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8-05-14王婧徐红雨
王婧 徐红雨
[摘 要] 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课堂体系的建设对适应新兴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保证就业创业成功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现实需求出发,针对新常态就业创业形式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课堂体系的建设能够不断强化就业创新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构建角度出发,该体系能够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以此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关 键 词] 新常态;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7-0062-01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所面临的环境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各大企业整体上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迹象。而这种迹象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企业经济速度的放缓,将会降低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费用的支出,生产经营规模也会随之不断缩小。以此反馈到就业市场中,企业将会不断降低人员的选聘,这就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困境。而且,在经济结构创新调整的过程中,即便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经济发展形式,但是其所囊括的就业岗位并不缺少补充性,而传统的对人员需求很大的就业岗位,人员将会大批涌向那里,因此人员的竞争激烈,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基于以上分析,大学生在进入职业市场中,如果单纯地依靠就业途径,将会给自身带来很大的挑战,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应注重信息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信息化技术进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近些年来,职业市场对大学生基础信息化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需要大学生就业人员拥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化素养,且对大学生自身来讲,如果本身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那么无疑在职业市场中是一个就业亮点。且对大学生的创业工作来讲,创新生产经营体系的建设、资金链的循环、形象的构建和宣传以及售后服务工作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依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这是基于新常态大环境的要求必须进行的。如,促进大学生对Word、Excel、PPT、Photoshop等的熟练操作和应用,尤其突出以上部分的实践操作,注重课程体系构建中对学生信息化素养的考核和評估,切实发挥督促作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适用性的提高。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虽然在大学教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直是大学生系统培养的目标,但是纵观目前大学生进入职业市场中,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中普遍缺少的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和培养,这是我国大学教育中一直比较欠缺的部分。而新常态下,在大学生就业创新面临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在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突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具体而言,一方面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课程体系能够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图像或采取现场模拟教学的方法,形象地模拟就业市场,进行现场教学,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给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教师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注重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尤其是良好心理素养的培养,注重大学生良好心理、心态的养成,提高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市场中面临困难从容应对的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能够突出学生多方面思维能力的建设
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新课程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突出大学生多方面思维能力的建设,一方面是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一种多样化选择的职业就业观,在充分分析自身能力和目标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就业或创业,选择就业的方向和创新的方向,教师能够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为大学生就业创新提供专业的分析知识和分析技术;另一方面是对大学生多方面思维能力的建设,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注重大学生多样化知识体系的建设,虽然大学讲求专业教育,但是学生不可过度专注某一方面的知识,而忽略在以后的就业中可能会用到的其他知识,大学期间应该重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全面发展,课程体系能够有选择地拓宽教学范围,以此促使大学生形成多样化的知识体系,适应新常态下职业市场的变化,为大学生稳定的就业创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小结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着困难,但是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系统平台之一,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突出职业素养培养以及多方面思维能力建设等方面,整体上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发挥良好的教育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文兵.灵活就业:市场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新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2014(23):18-19.
[2]王健,崔泽田.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5(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