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演唱的情感分析

2018-05-14姚安平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声乐演唱情感表达

【摘要】民族声乐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演唱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引进和吸收了西方美声唱法的理论和优点,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含科学性、民族性,能够引领时代精神特征的民歌歌唱艺术。本文围绕民族声乐演唱的情感进行分析,提出情感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运用情感。

【关键词】民族声乐;情感表达;声乐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情感表达在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贯穿于整个声乐演唱的过程,是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灵魂。民族声乐的情感表达在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培养演唱者的情感表达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只有不断地提高演唱者的艺术情感表达能力,才能人们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民族声乐演唱者演唱技术的需求,使民族声乐在我国艺术发展中不断发扬壮大,不断地在開放性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发展,并且能够走出去,不断地适应国际大环境,提高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力。

一、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演唱艺术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的美声唱法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民族声乐既有中国传统演唱艺术所具有的优秀文化背景,同样也具有西方美声唱法的优秀基因。可以说,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具有传统性、借鉴性和创新性三大特征,这三大艺术特征是我国民族声乐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的基础。

(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统性特征

我国民族声乐是一种传统的演唱艺术,拥有近百年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演唱方法。传统的演唱艺术包括民歌、地方戏曲等,我国的民族声乐是在继承传统演唱艺术的演唱方法上发展起来的,在演唱方法上具有独特的、科学性的规律,特别是在吐字和用气上,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和科学性。比如,在民族声乐唱法中,我国民族声乐要求吐字有严格的“出字、归韵、收音”并且讲究“四呼、五音、四声”。再比如,在用气上,民族声乐继承了传统演唱艺术中的用气方法,通过不断地进行有计划的训练和强化呼吸运动,可以让气息的运用随音乐、情感等要求而发生变化。因此,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演唱艺术的演唱风格,通过不断地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中实现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借鉴性特征

我国民族声乐是在继承传统的演唱艺术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美声唱法的优良基因形成了优秀的、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性的声乐艺术。我国民族声乐在继承吐字和用气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美声唱法的呼吸方法和共鸣腔的运用,比如,在演唱中保持吸气和叹气状态,吸气时保持要柔和平稳,使胸腔处于饱满状态,演唱时保持声音和气息平衡,叹气时使声音和气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保持吸气和叹气的状态中实现演唱的进行。再如共鸣腔的运用,要做到口咽腔共鸣、头腔共鸣,使发声器官的各部位相互协调,有效地发挥共鸣腔的作用,让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做到声音圆润、自如、声区统一、声音通畅。这种借鉴性的特征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中不断地吸收优秀的舶来文化,不断完善。

(三)民族声乐的创新性特征

我国民族声乐根植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中,通过不断地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优良基因,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在借鉴中结合继承进行创新是我国民族声乐的创新性的特征。民族声乐在继承和借鉴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拥有了新的时代特征,这种新的时代特征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我国民族声乐在不断创新中做到了对难点的突破,实现了演唱技术质的飞跃,同时也没有失去我国民族声乐的根本,活灵活现地体现出了传统民族声乐特点。民族声乐的创新性要求演唱者重视自身的修养,在挖掘民族声乐美内涵的同时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是民族声乐的造诣达到艺术的高峰。

二、情感表达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民族声乐的演唱是一种通过演唱者的情感对艺术美得到直观的被受众接受和体现,进而进行欣赏和享受。民族声乐表演活动成功的关键是声乐演唱者能否通过情感表达与受众达到艺术上的共鸣。

(一)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是提升作品质量的保障

民族声乐作品与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常来说,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往往融入了创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赋予民族声乐所具有的内涵。表演者根据作品被赋予的内涵把握作品的歌词和旋律,将肢体语言通过有感情的声音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加形象地展现出来,丰富作品的外延。由此可见。在整个演唱的过程中,情感表达让演唱者不断地通过自我情感的抒发,提升作品在表演过程中与受众的共鸣度,演唱者不仅能够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进行了解,掌握作者创作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能够使演唱者通过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其能够准确地演绎出作品的艺术风格。所以,情感表达是提升作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的地位昭然若揭。

(二)情感表达能够使表演与观众形成共鸣

在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情感表达不仅能够使表演者的表演技能得到升华,而且通过表演者的情感表达引导受众同表演者一起进入创作者的艺术世界,使受众合理地进行艺术想象,不断地促使演唱者和观众的审美体验。因此,在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能够促表演和观众形成共鸣,使民族声乐的发展不断进步。

三、如何在民族声乐中运用情感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表演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表演者必须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作品所表达的思维感情有机地衔接在一起,表演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渗透到作品背后创作者的真实情感和创作者创作声乐作品时所处的环境,了解作品的本质,然后与作品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让欣赏者能够对作品产生共鸣。

(一)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掌握作品的内涵

作品的内涵是创作者思维情感的外部表现,体现了创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声乐作品的创作都有期创作的时代背景,蕴含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表演者只有通过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才能感受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掌握作品的内涵,融会贯通作品的旋律和节奏,不断地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通过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掌握作品的内涵,才能使演唱者在民族声乐中正确地运用情感,获取与观众的共鸣。

(二)把握作品的情感,以情帶声,以声传情

每个人的声音不尽相同,而不同的声音表现的韵味也是不相同的。声音的情感是声乐作品演唱的灵魂,在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发音技巧十分重要,情感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声乐作品中运用情感必须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利用感情使音声更加有韵味,利用声音使感情更加丰富。在声乐的演唱过程中,表演者要做到情感和发音技巧统一起来,领会声乐艺术的真谛。

(三)运用合理的艺术想象创设情感

艺术想象是民族声乐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合理的艺术想象可以帮助演唱者进行审美体验,提升演唱者的艺术表现,使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不断地将生活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之中,使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使表演更具有情感的魅力。

(四)运用正确的呼吸表达情感

呼吸对民族声乐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呼吸直接影响发音的情感,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获得歌唱情感的主要途径。民族声乐在演唱的过程中讲究的是“声情并茂”,如何做到“声情并茂”完全取决于演唱过程中气息运用是否正确。因此,表演者在演唱或者训练民族声乐时,必须根据作品的情感调节呼吸的过程,从而使发音与呼吸完美地结合一起,使演唱者“声情并茂”地演唱民族声乐作品。

四、结论

情感表达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如何掌握民族声乐的情感,提高自身的声音质量,使声乐作品得到质的变化,不断引导受众进行合理的艺术想象,是声乐表演者的基本技巧。因此,如何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把握情感,是提高民族声乐影响力的关键,是提高民族声乐表演的艺术价值的保障。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作品的情感,运用情感,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让民族声乐的表演者和欣赏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左馨.民族声乐作品《黄河渔娘》音乐分析[J].大众文艺,2017(14):169.

[2]刘瑾怡.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及传播路径探索[J].艺术研究,2017(2):20-21.

[3]吴澜.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表现[J].新课程(下),2016(1):225.

[4]张玮茜.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技巧分析[J].大众文艺,2015(14):134.

[5]陈晓敏.对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J].艺术教育,2013(12):72.

作者简介:姚安平(1985-),辽宁省营口市人,沈阳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声乐演唱情感表达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