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启蒙思想对社会教育的作用
2018-05-14蒙泰赛尔
【摘要】像中国其他积极的知识分子一样,对中国社会教育的责任成为鲁迅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对社会进行改造的话,首先应该从社会教育入手,因为只有有一定的教育基础,社会才能得以进步和发展。而鲁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对当时现行的家庭教育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主张以科学教育来代替传统教育、以白话文来代替文言文。本文试图对鲁迅启蒙思想进行研究,为的是了解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差异所在。
【关键词】启蒙思想;科学教育;传统家庭教育;封建社会;社会改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鲁迅启蒙思想教育的含义
18世纪在欧洲诞生的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启蒙运动有着不可或缺少的重大作用,因为启蒙运动在其广义的意义所包含着社会教育的因素,恰好是中国知识分子所需要的强有力的工具,他们借助于启蒙思想所提供的理性的力量,试图通过普及科学教育、民主、平等,对沉于迷信的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尽管中国现代启蒙运动早在晚清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当时的启蒙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但这两个运动没有彻底地帮助中国人民打开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对他们生活自由的枷锁,并没有能够使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得以解决。因此,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知识分子早就意识到自己身上对社会改造所承担的艰难任务。无论从知识的创造方面,还是从知识传播方面,救国和造福人民,始终成为他们追求的首要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就借助启蒙思想的力量来对中國社会的旧思想进行批判。但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及其历史制约,成为困扰着这些知识分子思想的突出障碍,所以他们为了脱离并克服这种思想的困扰,只能使自己的启蒙思想超出一般的知识观念,转化为一种普遍的科学知识与道德教育的体系,以便于进行思想启蒙与新文化思想传播这一伟大而艰难的任务。鲁迅便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一个启蒙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伟大的启蒙家,他经历过晚清与民国时期这两个中国历史最为艰难的时代,他亲眼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所遭受的摧残,见证了这两个时代的剥削与黑暗。因此,在其作品中,多次表达自己对这黑暗社会的不满,并给予强有力的批判。
鲁迅与启蒙主义思想的接触不是偶然的事情,他小的时候就曾被科学知识吸引过,尤其是西方先进科学的世界成为他最有吸引力的学习领域。鲁迅早期五篇文言论文,即《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以及《我之节烈观》的内容,都涉及到他对科学知识的见解,并展现出了自己对科学知识的追求与渴望。
例如,在《科学史教篇》一文中,鲁迅赞颂了古希腊文明以及科学知识对其社会改革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写道:“盖科学者,以其知识,历探自然见象之深微,久而得效,改革遂及于社会,继复流衍,来溅远东,浸及震旦,而洪流所向,则尚浩荡而未有止也。观其所发之强,斯足测所蕴之厚,知科学盛大,决不缘于一朝。索其真源,盖远在夫希腊,既而中止,几一千年,递十七世纪中叶,乃复决为大川,状益汪洋,流益曼衍,无有断绝,以至今兹。实益骈生,人间生活之幸福,悉以增进。第相科学历来发达之绳迹,则勤劬艰苦之影在焉,谓之教训。”[1]
事实上,鲁迅之所以关注西方文明的发展,是因为他想借用西方文明的科学力量,来对中国社会进行启蒙工作,并改变该社会乃至人生的状况。他结合启蒙主义思想与自己丰富的思想修养,为改造中国社会现状设想了一组价值,包括科学、自由、民主、平等、法制以及自己对社会政治生活现实情况的理解的某种观点。而这些价值和观点的总和又形成了所主张的普遍性的立场,那就是启蒙思想的目标始终是人,也就是说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是鲁迅启蒙思想的基本含义。
改变国民精神的问题占据着鲁迅启蒙思想的中心位置,因此,他首先从“立人”的问题出发,然后想到了国家的问题。在鲁迅看来,解决个人的问题,可以使得社会所有的问题和矛盾一一得以解决,而这正好是他的启蒙思想所突出的个性的解放的主张,也是启蒙主义所追求的目的。鲁迅为了达到改变国民精神的目的,放弃了自己早期的梦想,即当医生,决心通过文艺,所以他说:“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2]
在鲁迅看来,当时所接触的启蒙思想为文艺活动所提供的动力,足以帮助他来改变国民精神,并发挥国民身上具备的潜在能力,来反封建、反神话以及争取个人的自由。
鲁迅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于对中国社会进行知识传播与道德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帮助人民争取个人的尊严,也是让他们获得自由和个性的解放并造福自己的生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他毫无顾虑地对当时中国社会教育制度,尤其是对家庭伦理教育,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他的小说、随感录、传记等内容,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看出鲁迅的这种倾向。
鲁迅以家庭教育为出发点,传播其社会教育的思想。因此,以科学为有利的手段,开始了自己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进行了长期的改造工作。
虽然鲁迅先生很早以前就离开了我们这个世界,但他为我们所留下丰富的思想遗产,到现在依然存在于我们社会当中,并一直提醒着我们启蒙运动及其教育社会的使命尚未结束。鲁迅一直认为,只有通过对社会进行启蒙教育,才能使得社会得以进步,才能帮助中国人脱离传统封建社会礼教长期以来对他们自由的束缚。
像其他中国知识分子一样,鲁迅对中国社会落后的状况极为不满意,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普及教育知识,才能看到救国的希望。因此,自从在家乡的时候鲁迅下了决心,他决定离开家乡到别的地方去求学和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他在《呐喊》的自序中清楚地表达出这一倾向,他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3]因此,他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开始自己长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后来,鲁迅对国内的各改革运动的屡次失败感到失望,使得他到国外去寻找救国家救民的有效办法。因此,鲁迅离开了中国到日本求学,在那里开始学习医学,是因为他得知日本维新运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西方医学知识。
在日本学习期间,鲁迅阅读了大量的西方书,而从这些书中所获得的新思想,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并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由于鲁迅在这些思想里看到了救国和救民的希望,所以他决心把这些思想引进中国来对当时沉于迷信的传统封建社会进行改造。鲁迅首先对这些书进行了筛选的工作,然后开始把已选好的书翻译成中文,为的是帮助在国内的同胞们学习并掌握这些书所包含的新思想。
鲁迅在把启蒙思想传播于中国社会时,鲁迅对自己以及对其他先觉的知识分子的要求非常明确,正像美国学者詹姆斯·施密特所说的那样:“也许启蒙运动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既不是神又不是从外面来巡视世界的卫兵,我们是从世界当中来说话的男男女女,必须鼓起勇气来争辩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4]
事实证明,在任何社会中,由于一部分势力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因此该社会早晚会出现不平等的现象,这时社会所出现的局面无疑是混乱和纠纷,而这一不平等的现象,在中国社会是根深蒂固的,也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所留下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这种混乱和纠纷,民主教育可以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而,鲁迅早就关注社会不平等的问题,他借鉴于教育的力量来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今天,我们之所以说鲁迅的启蒙教育思想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因为他的启蒙思想的教育内容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普通教育的概念。鲁迅启蒙教育思想除了家庭教育问题以外,还涉及到平民教育的问题,这是因为他想使得自己的教育思想广泛地普及到整个社会阶层,并能够让社会每个成员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以达到启蒙思想的教育目的,即“通过一种动态的启蒙实践,使人们塑造成为完整的现代人格。”[5]这样,那些平民通过在所在的社会所得到的平等的教育机会,能够使他们成为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并争取自己所在的社会的地位。
众所周知,传统的封建社会教育的最大的缺点在于,把获得教育的机会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而平民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地位和权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无法享有受教育的机会。鲁迅也肯定了这个事实,他曾说过:“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后来却一定为特权者所收揽。”[6]而由于这种特权,在当时的社会中普及教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此,鲁迅的启蒙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偏向那些长期处于社会不公平对待下的平民,他相信只要对那些人进行社会教育,才能让他们获得人格的尊严,并成为社会建设者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
作为启蒙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鲁迅给予平民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些平民是当时社会的受害者,而他们所过着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无法获得教育的机会,鲁迅曾剖析这些平民的真实情况,并得出这样的结论:“至于平民,那是不识字的,并非缺少学费,只因为限于资格,他不配。而且连书籍也看不见。”[7]因此,鲁迅在对社会进行启蒙教育工作的同时,也体会到这个问题,并把它当作自己对社会进行启蒙工作的主要主题之一。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实现自己的启蒙教育的目标,在广大的群体中普及教育思想,则是最有力的办法,这样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关于文字改革的工作,由于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掌握文字几乎成为一种特权,而这种特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碍文字教育。因此,鲁迅在其文章中处处都大力支持五四运动所倡导的废弃文言文,而提倡白话文的革命。
此外,鲁迅启蒙思想的教育内涵也显示出超出国界的意味,除了引进国外先进的思想外,他还希望中国人要这样求知识:“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8]如此看来,鲁迅的教育思想没有停留于一般的教育模式,相反的,他还希望通过精心设计的社会教育方法,给中国同胞们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的机会。鲁迅认为,了解和学习各国的风俗习惯,能促进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思想交流,并使他们通过这种思想交流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而当时处于长期封闭环境下的中国人,甚至可以说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导致他们缺乏与其他国家的直接联系,这一点用鲁迅的话可以加以确认,他说:“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9]因此,打破他们这一与世界隔绝的处境,了解和学习那些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个强有力的手段。
二、普及科学教育是实现社会进步的前提
对鲁迅来说,准确地了解启蒙思想的含义是有利于进行社会教育的,所以在社会当中传播科学教育是打击封建社会礼教及其迷信的彻底最有效的办法。而启蒙思想所倡导的科学知识,能够动摇那些根深蒂固的迷信和鬼话,同时也能够当作教育人们并清醒他们的脑子的最好的工具。而鲁迅对科学的坚信在他的作品里很明显,例如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三》中,鲁迅把科学的思想对铲除迷信的作用交代得很清楚,他说:“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于是讲鬼话的人,便须想一个方法排除他。”[10]
在鲁迅看来,对付那些不愿意别人看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自己拥有的社会特权的人,利用科学的优势是最有力的武器,因为在群体当中把科学传播起来,可以让他们清醒过来并对这些拥有特权人进行抵抗,夺回自己的自由和应有的人权。因此,一提到科学的时候,必然会有些掌权的人来反对它,并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碍它,以免失去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特权。
鲁迅的教育思想试图打破从前的传统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他认为那种教育只能使得中国社会处于落后的状态,所以,他坚持把科學教育传播在整个中国社会里,以建设中国现代社会为主要的目标。鲁迅在讨论中国人与命运的问题时,曾对迷信及其对社会的危害提供了极为精确的描写,并肯定了科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教育作用,他说:“我以为信运命的中国人而又相信运命可以转移,却是值得乐观的。不过现在为止,是在用迷信来转移别的迷信,所以归根结蒂,并无不同,以后倘能用正当的道理和实行——科学来替换了这迷信,那么,定命论的思想,也就和中国人离开了。假如真有这一日,则和尚,道士,巫师,星相家,风水先生……的宝座,就都让给了科学家,我们也不必整年神见鬼了。”[11]
很明显,根据鲁迅的坚信观念我们得知,在当时沉于迷信的传统封建社会,普及科学教育并使它代替迷信,是救人救国的最为准确的方法。
鲁迅的启蒙教育思想与“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主将对封建社会的改革工作有密切的联系,当时有些知识分子提倡科学与民主,来对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进行改造。他们认为唯有教育才能救国救民,并使得中国社会得以解放与进步。而对他们来说,传统的封建社会势力的阻碍,成为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的绊脚石,所以,清除传统的封建势力阻碍的影响,并设立现代的民族国家是他们眼前最为重要的任务。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上海青年会的一次演讲,曾强调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他指出:“无论社会上政治、经济等关于人民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有不满足的时候,都应该去改造;欲达到改造的目的,理想的希望可以实现,那非从教育着手不可了。”[12]杜威这样的话,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只有通过在社会中传播知识教育,才可以达到改造该社会的目的。
在对中国社会进行启蒙时,鲁迅寄希望于青年知识分子,并给予他们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他不希望青年知识分子因为多关注文学,而忽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忘记自己对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的责任。因此,他有一次在写给颜黎民的一封信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糊涂虫。”[13]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鲁迅认为文学创作离不开科学知识,也承认由于先前的青年知识分子缺乏对科学知识的足够认识,甚至他们不明白它的重要性,结果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显得非常浅薄。因此,他嘱咐他们要就算要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也要抓住科学知识不放。
三、做好家庭教育这一社会教育的基础
鲁迅曾经描写过自己学习生活的细节,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他清楚地看出传统教育的利与弊所在,所以对他来说,所承担的教育改革的责任与自己所看到的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的情况是分不开的。
在鲁迅看来,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所以要好好地做孩子教育的工作,好好地培养他们的能力并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成员。因为孩子是建造未来社会的栋梁,所以,鲁迅在其作品中非常关注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问题。
鲁迅的处女作《狂人日记》里“救救孩子”的呐喊,足以证明这一点。而我们对这一呐喊的含义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可以认为鲁迅对孩子的关心始于他把这些孩子看成中国的未来,所以救他们和保护他们意味着保护将来承担中国现代社会的建设工作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鲁迅所指的“救救孩子”的意思,就是把他们从传统家庭伦理教育的阴影下解救出来,并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先进的、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科学教育。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二者的含义都体现了鲁迅对孩子的关心,而这样的关心是鲁迅对旧社会思想的失望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他寄希望于知识分子指导这些孩子,来承担中国社会重建的责任。因此,鲁迅对当时的家庭教育的情形,表达自己的不满,他在《上海儿童》一文中,曾说道:“顽劣,钝滞,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我们的新人物,将恋爱,讲小家庭,讲自立,讲享乐了,但很少有人为儿女提出家庭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问题,社会改革问题。先前的人,只知道‘为儿孙作马牛,固然是错误的,但只顾现在,不想将来,‘任儿孙作马牛,却不能不说是一个更大的错误。”[14]
在民国时期二十一年鲁迅在上海的时候,看到了关于孩子教育的教材,他认为那些教材的内容是不适合教孩子的,所以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看图识字》一文中,他曾说出这样话:“我们是忘却了自己曾为孩子时候的情形了,将他们看作一个蠢材,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即使因为时势所趋,只得施一点所谓教育,也以为只要付给蠢材去教就足够。于是他们长大起来,就真的成了蠢材,和我们一样了。”[15]
很显然,鲁迅所要实现的教育形式,无非是那种既有科学理论又有其实用价值的教育体系,在他看来当时现行的教材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也不可能具备。是因为,他所批判的这些教材的内容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它的教学方法超出了那些孩子的能力,一下子谈到月亮和星星的情形,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不易为他们所理解。所以,最好要从文字开始教育他们,并按照他们年龄阶段给予适当的教育知识。鲁迅的这一看法,跟法国哲学家卢俊完全吻合。卢梭在《爱弥儿》中曾指出:“凡是那些必需要具有十分成熟的理解力才能懂得的,凡是那些牵涉到一个孩子不可能理解的人的关系的,以及那些尽管本身是真实的,但将促使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对其他的问题产生错误想法的,都要通通抛开,不能拿来教育孩子。”[16]
这是鲁迅和卢梭所强调的共同点,二者经过长期思考后才能为孩子教育创造出极为科学的教学理论。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的真实需要,去给他们设计学习的教材,同时在该年龄的阶段也要考虑孩子承受知识的能力,并不要把教育孩子的问题错误地概括为什么样的知识适合这些孩子,而应该是教育什么样的知识对他们是实用的。
艺术家一般带着自己的感情和经历去解释社会的实际情况,而作为先觉的艺术家的鲁迅,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问题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思,并把所得出的结论转化为活生生的教育思想体系。
魯迅所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文章中,把自己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的看法交代得很清楚。他写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做人。”[17]
由此看来,鲁迅还是把希望寄托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因为长辈已经被旧社会家族制度种种礼教所困扰着,完全失去自己的个人自由。而中国的家族制度对个人自由的束缚,用鲁迅的话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其情况,他曾说:“中国的家族制度,真是麻烦,就是一个人关系太多,许多时间都不是自己的”[18]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孩子沦落于与长辈同样的命运,鲁迅要求并强调身为父母的人,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社会位置牺牲给子女,让他们成为将来的新生命并来承担光明的社会。因此,教育与培养新生,即孩子应该成为他们对新的建设的社会的责任,以实现社会进化为己任。
四、引进外国思想和技术时要注意准确性和合理性
为了证实任何一种理论的正确与否,是一定要通过将该理论置于社会中,并使其在现实社会文化中通过实践获得证明,因为社会的证明是离不開这个社会的文化圈子。而事实证明,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内部所发生的分裂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自己对新文化的接受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尽管五四运动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是合理的、公正的、公平的、理想的、美好的、完美的社会,但其中有一部分知识分子由于他们错误的或不准确的判断,使他们完全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这导致他们完全脱离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且完全失去了与自己传统的联系。虽然鲁迅始终都在高举西方文化的旗帜,但通过他的敏锐的判断能力,看透了一些思想对中国社会的不利,而由于他的责任是教育该社会,所以他希望知识分子在把外国思想介绍给中国人的同时,要注意它的内涵,以免使得他们自己误入歧途,同时避免给中国人带来的危害。他曾写道:
“其实,由我看来,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统统送给了洋人了。这是必须拿它回来——回复过来的——自然还得加一番慎重的选择。”[19]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在鼓励引进这些思想与技术时,强调是自己要去拿而非别人送来的东西,因为这样做可以确保所带来的东西是有利于国家,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合理与准确的选择,而这就是鲁迅先生启蒙教育思想所教我们道理。在《拿来主义》一文中,他证实了自己的这一看法,他说:“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20]
人类文明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新发明的汲取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实,也是一种人类在进行交流或交往的正常行为,它更是一种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界限。而鲁迅为了实现自己的启蒙教育的目标,即改变人的精神并使他成为现代人,他鼓励中国知识分子去学习和探索西方文明发展的各种原因,利用这些文明的优势,并且从其中选择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
另外,鲁迅给予翻译国外的著作,以及将其内容思想介绍给中国人高度的关注,并肯定青年知识分子这一方面的工作,在一次给萧军的一封信中,点赞了那些从事国外著作翻译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近来有一些青年,很有实实在在的译作,不求虚名的倾向了,比先前的好用手段,进步得多;而读者的眼睛,也明亮起来,这是一个较好的现象。”[21]
众所周知,科学是一种像双刃剑,如果我们正确地运用它的优势就可以使它服务于人类并造福他们生活;相反的,如果我们错误地去利用它的话,它就会变成人类的灾难。
在我们的世界当中,事实已经证明了有很多问题和纠纷都是由科学发明不恰当的使用而发生的,还有一些问题是因为一些不法组织或不法分子而给人类造成重大的灾难和损害等所产生的。
此外,准确和合理地使用科学发明,也是鲁迅通过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蒙昧的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在他看来,任何一种物质有利弊,所以中国人一定要发挥尽可能的努力去了解科学发明的好处并准确地使用它,来实现社会的利益为首要目标,所以他在很多文章里,敏锐地批评和讽刺一些人对科学发明无知和盲目的使用。比如,在《电的利弊》一文中,他曾经谈过并比较了中国人与外国人对一些科学发明的使用方法,并对中国人使用这些发明的无知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说:
“外国用火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气而已。”[22]
总的来说,鲁迅给以拿来这个学说很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国外引进的东西应该以这样态度去对待:“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23]
鲁迅启蒙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尽管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有80多年了,但他所给我们这一代与下一代留下的教育思想,依然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保持其生命力,一直提醒我们启蒙运动的教育使命尚未完成,并在现代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还继续起重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便于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当然,我们不能说鲁迅只靠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来对中国社会进行教育,他还靠自己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观察,以及自己求学的过程所得出的知识来完成自己的教育事业。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的教育思想所涵盖的内容,是一种完整的、科学的,并涉及到各方面的教育理论的教育体系,而这种教育体系的影响与当时的五四运动所传播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并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面貌,尽管五四运动也给中国传统带来了不少的破坏。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5.
[4]詹姆斯.施密特遍.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1.
[5]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导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17.
[6]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1.
[7]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2.
[8]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7.
[9]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
[10]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8.
[1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1-132.
[12][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单中惠,王凤玉编.杜威在华教育讲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5-126.
[1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7.
[1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66.
[15]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
[16][法]卢梭,弥儿,陈惟和等译.卢梭民主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173.
[17]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0.
[18]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6.
[19]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2.
[20]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
[2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0.
[2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
[2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2.
作者简介:蒙泰赛尔(Muntasir Suliman)(1979-),男,苏丹人,现任苏丹喀土穆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于2008年在北京语言大学获得汉语言硕士学位,现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