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哈尼族鼓的制作工艺的现状与思考
2018-05-14张雨诗沈云都
张雨诗 沈云都
【摘要】少数民族乐器方面的研究是我国民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哈尼族作为众多少数民族中较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哈尼族的鼓的传统制作工艺蕴含了哈尼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制作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红河县作为哈尼族人口最多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红河县哈尼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带来了哈尼族群众价值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导致许多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陷入逐渐减少甚至濒临消失的危险境地。本文意在通过对红河县哈尼族鼓的传统制作工艺及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根据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提出相關的意见或建议,为红河县哈尼族制鼓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哈尼族;铓鼓;制作;现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哈尼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鼓在哈尼族民俗、节庆、宗教活动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动完美地体现了哈尼族人民稻作文化和鼓文化的精髓。它是传承延续哈尼族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载体,是展示哈尼族历史社会的窗口,是展现哈尼族传统文化的舞台,是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增进民族团结的纽带。在丰富多彩的哈尼族文化中,铓鼓在其中独树一帜,彰显独特的民族特质和记忆符号。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工艺,铓鼓不仅展现、传承和发展着哈尼族文化,而且成为记述一个民族文化源流的重要载体。
因此,少数民族乐器的研究本就是一份具有抢救性质的工作。探究鼓的传统制作工艺的发展现状,亦是研究之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传统“手艺”,笔者走访了云南省红河县,对该县制鼓工艺的现状及其技艺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实地考察。
一、红河县哈尼族鼓概述
红河县作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县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其中哈尼族占75%。在红河县的哈尼族村寨中,鼓既是通灵的神物连接人神之间的中介,又是哈尼人精神的旗帜。它在哈尼族建村立寨、祭祀村社保护神、生产劳作乃至丧葬活动之中,都有着特定的用途。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让神灵听到铓鼓的声音,才会得到神灵的保佑;寨子的兴旺热闹,也全靠鼓。
农历正月属龙日的“昂马突”是红河县哈尼族村寨每年最重要的节日,也是鼓主要的应用场合之一。在活动前,由寨头带领几个寨子里身体健康,品行良好的男性,到寨子中的龙树下去祭拜。在祭拜时,要杀猪祭献,为的是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祭树之后,开始举行隆重的敬鼓仪式。首先,寨头拿着酒杯,严肃而庄重地念诵祭词。祭词完毕之后,通过将酒洒在鼓上来表示对祖先的敬意,然后由寨头开始敲铓三下,边敲边舞,绕桌三周,再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行祭礼。这时,村寨里的男性才能一拥而上,击鼓起舞。鼓舞不仅体现了当地不断发展的农耕文化,更蕴含了浓厚的文化深意和社会内涵。
二、红河县哈尼族鼓的制作现状
鼓的制作流程比较复杂,首先是鼓身的选材,大多从当地产的木材中选取材质较为松软、不易开裂的。同时,材质的选择也要便于在储存的过程中方便使用和保管。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对鼓身的制作有明确的要求:根据习俗在农历每个月的二十七号,作为特定制鼓的人要到深山老林中挑选一棵树,作为制作鼓身的原材料。取材之前,要依照习俗祭祀山神,以求得山神的庇佑并献上祭品,之后才能将树木放倒,选取适当长度的树干,剥去树皮,然后小心地从树干的中心一刀一刀向外凿,留下厚度均匀的空壳,抬到阴凉处风干备用。制作鼓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工匠中手艺最佳的人来制作,这也是决定鼓的质量的关键。鼓的制作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会在来年农历六月的“矻扎扎”节期间才会进行鼓的制作。接下来是鼓面的制作,鼓面的材料一般为牛皮,而牛皮的选取都为家养的牛,选取宰杀的必须为公牛,宰杀一般在“矻札札”节的第一天进行,在专门的杀牛场由寨子里的头领负责宰杀,肉也会由首领平均分配给寨子里的人。在取得鼓身和鼓皮之后,在农历“矻札札”第二天正式开始鼓的制作,制鼓的环境非常严格,封闭性很强,只有参与制鼓的男性可以接触鼓,并且不能有其他的声音打扰。制鼓的工匠一般要先在寨子里由寨头带头祭拜天地,并献上祭品,之后由寨头来挑选工匠进行鼓的制作。在蒙牛皮鼓面之前,工匠要先经事先准备好的谷物、豆子、荞麦,以及一些金、铜、银置于鼓内,并将缠绕五色线的十字木条封入鼓内,希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也将好的兆头封进鼓内。最后,在蒙鼓面的时候,工匠要屏气凝神背对着鼓,在制作的过程中任何参与者都要保持安静,蒙鼓面的工匠要等到蒙住鼓面方才能转过身来,最后用牛皮制作鼓面剩余下来的皮进行裁割,用于加固。制作出来的鼓根据鼓的音色和大小分为公鼓和母鼓。
三、红河县哈尼族鼓制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红河县哈尼族铓鼓的制作工艺的现状是:一方面,传统技艺得到了暂时的传承,由于传统制鼓的程序较为复杂,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制鼓技艺逐渐被现代机械化制作所替代,大部分村寨的制鼓技艺也已经发生了转变,只有少部分的村寨的技艺较为传统。另一方面,传承方式已经逐渐消失,濒临灭绝的边缘。
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鼓的制作工艺的流程复杂烦琐,在原材料的选取上存在很多困难,例如,制作鼓身需要砍伐百年树龄的大树,还需要宰杀公牛,这本身需要很高成本而且也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还有就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村寨与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受汉化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红河县哈尼族村寨里的年轻人接受外来思想的冲击心态发生转变,对自身民族传统的手工技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使鼓的传统制作技艺濒临灭绝。另外,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一般都是一对一口传身授,传承对象单一。传统制鼓的周期较长,程序也较为复杂。最后,政府对鼓的传统制作工艺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虽然现在国家逐渐重视对民族传统工艺的保护和研究,但针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依旧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或规定,红河县针对哈尼族鼓的保护局限在鼓舞这一形式上,忽略了对鼓的传统制作工艺的保护。因此,弘扬哈尼族传统的制鼓工艺迫在眉睫而又任重道远,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哈尼族鼓的传统制作工艺,笔者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来保护和传承
当地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或相关文件来扶持制鼓的传承人,向他们提供政府资助,不仅有助于保存传统的制作技艺,也激发了传承人学习传统技艺的动力。同时,政府可以联合当地的博物馆、文化局等相关单位组织专业人士对哈尼族鼓的传统制作工藝进行撰写,用文字、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加大对新的传承人申报力度。
(二)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以多种方式来进行宣传,如在当地的博物馆开设相关的展厅,收集与哈尼族鼓有关的文史资料、实物等,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更加生动立体地了解制鼓的历史和由来,也可组织相关的学习制鼓工艺的活动,将这些活动搬进校园,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鼓的制作,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铓鼓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三)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尊重传承人的意见
重视对现有传承人的意见的收集和采纳,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前提下鼓励传承人尽可能多的培养新的传承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有意学习制鼓工艺的年轻人组织起来,聘请这些老艺人“开班授课”。
四、结语
传统乐器的制作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乐器的制作并不只是单单要求运用传统的方法制作出来就好,同时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上文中多次提到在铓鼓的制作中,工匠会在制作之初祭拜神灵,对制作的时间、地点甚至人数都有明确的要求,这处处体现出这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研究传统工艺制作中,不能只重视其工艺的技艺和流程,而忽视传统制作工艺中所体现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国家虽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程度逐渐加大,但对少数民族传统乐器的制作的传承和保护依然关注度不够,笔者希望以红河县哈尼族鼓的制作工艺为切入点,对红河县哈尼族制鼓工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列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传承现状,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的制作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参考文献:
[1]张枫楠.墨江哈尼族牛皮鼓文化的变迁[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6.
[2]汪致敏,侯健.哈尼族铓鼓舞源流新探[M].民族艺术研究,1993(3):73-78.
[3]申波.鼓语通神—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4]许万民.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A].云南省文化厅编.云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5]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张雨诗(1993-),女,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技术史;沈云都,男,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