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之“立德树人”研究①
2018-05-14李响
李响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课程,它关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未来。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现状、“立德树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立德树人”的关键地位,并提出了解决高校思政课与德育工作问题的具体方案。
[关 键 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063-0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因此,高校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德育工作融为一体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已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使德育教育成为思政课,但事实上,德育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存在问题。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现状
(一)教育内容方面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对教学内容的挖掘与理解不深入、不充实,课堂上多以知识灌输和基础理论教学为目标,每周仅安排一两节一到两小时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德育教学中无法深入探讨,对正确价值观体系的建构更是缺乏实践,因此学生没有政治认同感。
(二)教育主体方面
部分大学生对当前政治事件不关注,缺乏学习动力。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工作重要力量的教师,没有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导致不能将理论教学和德育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三)教育环境方面
在东西文化、古今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并存交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尽管开放、包容等多元文化环境给大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思想空间,但西方文化中所倡导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成有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践行德育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任务,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问题。
二、“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作用
(1)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工作的根本任务,既是对优秀教育思想的传承,又是对党的教育理念的凝炼升华。(2)立德树人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德育功能成效日益显著,高校学生展现出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3)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我国《教育法》关于“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明确要求,立德树人是根本要求,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三、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中“立德树人”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德育教育应该是融为一体的,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具体对策如下: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线指导者,思政教师应将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第一位
践行立德树人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时俱进,树立“德”的标杆,确立“德”的根基,切实增强内在品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把学科知识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使德育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学过程。
(二)不断充实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突出与时俱进这一特点,将课堂教学与红色实践等环节融合到一起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活动材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功能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作用,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时代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国家领导人专门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的原则和方向,原则是改进,目的是加强,“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总之,以“立德树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任务,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思政德育体系,通过德育教育,使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成为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白顯良.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逻辑生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王兆,张翠.多元文化时代的西方国家德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