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探索①
2018-05-14张伟瑞
张伟瑞
[摘 要] 无人机行业的飞速发展给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需契合社会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营造校园无人机文化,以赛促教,和企业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方能提升专业影响力,培养出优质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
[关 键 词] 无人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圖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061-01
一、无人机发展概况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或drone)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的应用在近年来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可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航空摄影、石油勘探、遥感测绘、安防监控、电力巡检。早在2014年,中国的民用无人机已经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据艾瑞咨询机构统计计算,到2025年我国国内的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0亿人民币。
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
基于无人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研究机构预测,在2018年,无人机使用与维护人才需求将达到10~20万人。而目前无人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人才极度稀缺,在市场上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国内多所高职院校均开设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在2017年,在本专业实行招生的高职院校全国共计91所,但该专业发展时间最长的却仅为六年。
因此在该专业迅速发展的背后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和实践设置的脱节,硬件、实训基地的建设进度不足,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三、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措施
(一)以赛促教,比赛项目融入课堂教学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以及各类航模和无人机竞赛项目为载体,将竞赛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本专业现已开展航模制作与飞行等实训,要求学生在教学任务中完成一架航模的手工制作、装配、调试、飞行的全部过程。一方面,可以全面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制造、飞行以及综合应用能力,适应无人机企业的需求,一方面还可以为各类国内国际无人机赛事储备和选拔人才,提升专业的影响力。
(二)承办无人机趣味竞赛,营造校内无人机文化
为进一步营造和提升全校范围内无人机文化氛围,本校会不定时开展各种无人机和航模兴趣表演,并且启动了无人机校园巡逻,重大活动和表演均有无人机航拍和无人机表演助阵,年内正在联合四川傲视无人机公司筹办校园无人机赛事,极大程度地对本专业进行了推广和宣传。
(三)积极推进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改造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推进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特色的通用航空学院混合所有制改造,引进和吸收优质企业和第三方资金,将该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完成从教学单位向办学单位的角色转换。在此基础上,专业带头人互聘,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学分制改革等一系列创新改革措施将可以落地实施。
(四)校中厂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
为适应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通航学院积极引进校中厂,目前已和珠峰通航、深圳全球鹰无人机公司等多家单位实行战略合作签约,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在校内开通无人机驾驶执照取证,并准备进一步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实现师资共享,共同开发课程,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和就业渠道。
(五)以学生为主体的全面社会服务
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其主体一般是学校和教师。基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操控飞手的门槛低,而航模爱好者基数庞大,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航空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搭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服务平台,广泛承接各类无人机和航模表演,并与残联合作开展无人机培训,帮助残疾人自力更生,实现二次就业。
四、结语
无人机的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应当找准定位,不断创新和改革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瑞祥.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6(10).
[2]白祥.关于高职无人机专业建设的调研与探索[J].职业教育,2016(35).
[3]白瑞杰,李晓雪.《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无人机发展前景[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