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意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①
2018-05-14王伊琳
王伊琳
[摘 要] 创造性是一种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主要指的是运用较为新颖的方式,以独特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升级到理性的探索上,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关 键 词] 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028-01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化占领着社会的主流,因此对设计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既需要掌握相关的运用能力,还需拥有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此时,需要学校资源供给充足,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注重新思维新方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一、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安于现状的设计专业
设计教学观念陈旧,在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大多是基础性内容,且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教學手段陈旧。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但当前较多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自己的特色,缺乏基于市场需要的分析,导致课程方向不明确,学生难以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这不利于创新型思维的开展。
(二)艺术素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足
设计专业在高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非常明确,但大多数设计专业比较浅显,艺术素养不够,创新能力不足,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设计专业与传统专业存在很大的区别,可理解为传统专业是设计专业的垫脚石,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历了很多年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所以很多学校在设计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问题。比如,设计教学中创新设计意识淡薄,设计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严重脱节,大部分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忽视设计专业所需要的创新思维,每个学生都只是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地重现,学生都被固定在条条框框中,缺少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地将创新思维融入设计教学中。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还要一直探索、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找出重点并传授给学生更有用的课题。
二、专业设计教学中培养创新设计思维的有效方法
(一)引进案例教学
引进案例教学是通过分析案例主体的结构、思维风格,掌握其思维习惯和心理素质,综合考虑设计者的思维模式。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年近五旬的他已在吸管行业坚持了20年。在创业初期他曾做过20多个行业,最后他高度专注于某一个窄小的细分行业,追求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这种工匠精神,将一根小小的吸管通过各种创意设计,将利润八毫钱的产品做成了世界第一。
通过对案例教学的分析,能够直面问题的所在,加深问题分析的深度,用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当前,将繁杂的信息及一些教学案例通过整合分析,掌握一些设计原则和思维习惯,融入课程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改善教学方法
设计本身就是创新,创建一种开放、互动、灵活的教学环境,通过运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针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训练,延伸为专业设计项目,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提出解决方案,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的设计优势,明确自己在设计领域中的位置。
(三)打破陈旧的训练模式
打破传统常规的训练模式,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和专业训练。创新思维是指在固有的思维基础上不断有新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有更多的经验,然而人们的思维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只有更多量的积累才会想出更多好点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告诉学生用心去领悟创新思维,希望学生在设计创意上不再古板,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且有所突破,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引导地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都传递着设计者的思想。如果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格式化,那只会是一部单一枯燥的作品,将失去设计的意义。如果想要优化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注重使用设计说明,明白作品的设计理念,阐明设计意图,相信学生会形成设计意识,并且增强学科间的互动性,拓宽设计思维,引导学生从各类设计成品或实际例子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结语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设计专业培养的关键,在日益发展的现代,我们存在着两个弊端,首先我们保留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其次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缺少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注重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守静,李继武.创造性思维的内涵,根源和特点[J].唯实,2000(2):9-11.
[2]齐景玺.浅论设计素描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J].企业导报,2012(21):262.
[3]李红,丁雪,明文钦.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问题[J].学术探索,2014(12):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