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2018-05-14周岑,周振兴
周岑,周振兴
[摘 要] 我国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都属于以学校、企业为共同主体的方式。但是,这种共同主体的校企合作会面临很多困难,特别是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学校教育落后于社会教育的问题。就此,必须提高学校教育的实用性、先进性、创新性,使学校教育能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困难;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182-01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增加,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这不仅是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国家的政策扶持也越来越多。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一、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内涵
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改变传统的单纯教育,转变为以学校、企业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在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保障学生的就业,培养具有实用性技能技术的人才。
二、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难
学校将校企合作的伙伴——企业当成是培养学生、训练学生的基地。这样可以让学生直接接受技术人员手把手的指导,学习到非常实用的知识。虽然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才,但是这种合作的模式往往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虽然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深入企业学习技术,但是由于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并不与企业的技术教育相吻合,相当一部分课程是传授一些书本知识,理论性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得并不是很多。所以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不能学以致用,会使企业对学校的教育产生质疑,并且使企业技术工人工作量大大增加,降低了企业人员的参与度,使合作不能够双赢。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讲授的大部分是课本上的传统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會有所偏颇。比如,一些参数设置上,企业的技术工人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经验值,而老师传授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书本上的实验检验出来的值。这会造成学生不知道该接受哪种知识,以至于学得模棱两可,对老师或者企业技术人员产生质疑。
很多企业在某些产品上都拥有自己的专利或者保密的技术,在校企合作时,就容易产生一些矛盾。比如说有些学生对这些保密技术非常感兴趣,或者企业在与学校交流的过程中对这些技术进行隐藏,导致学生不能够合理有效地学习先进技术,使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信任度下降,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破裂,未能达到双赢。
三、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困难解决途径
对上述这些困难,企业和学校都应该怀着真挚的心情去理解和接受,并且心平气和地交流和沟通,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首先,针对学校课堂教育不能与企业教育相吻合的问题。学校应该与企业及时进行协商,老师应该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及时沟通讲课内容,及时达成一致,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应该将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优质资源,在传授技术的过程,就是培养技术人员的过程,将学生看成是将来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其次,针对学校教育和企业技术传授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性知识。双方都应该选择谦让的方式,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学校的老师应该经常进入企业,与企业人员交流学习,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偏差问题,并且及时与技术工人展开探讨,解决这种偏差,将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减少学生对知识的不解。企业则应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技术工人的探究精神,帮助老师,帮助学生搞懂知识点,探究出最正确的答案。这不仅对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有帮助,而且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针对企业的一些保密技术。学校应该怀着理解的态度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学生不能一味地向技术老师提出要求,不能强制性地要求企业传授保密技术。学校也不能强迫企业签订一些毫不保留的传授技术知识等协议,尊重企业的技术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达到互动互助,学校缺少的设备物资,企业可以积极帮助,而企业缺少的人才储备和书本知识则由学校去负责传授。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碰撞出理论和实践的火花,创造出更加先进的技术,还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使知识不再枯燥无味,使学生能够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董馨,吴薇,王奕衡.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
[2]史聪.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困难及解决途径[J].教育研究,2017(30).
[3]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