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计算机实训课教学

2018-05-14杨亮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驱动实训计算机

杨亮

[摘 要] 实训课是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有效运用任务驱动法,就要做好作品展示及评价,还要应用微课。在采用任务驅动法的时候,要注意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设计贴近生活、开放性的任务,提高实训课的上课效率,让实训课更精彩。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实训课;任务驱动法;作品评价;微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36-02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特别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开设比例是1:3,实训课已是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了解软件的特点和作用,熟练地使用软件。而实训课又是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难点,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实训课组织难度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学生在动手能力和思维习惯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致使课堂松散,课堂效率低,往往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能上好计算机实训课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计算机实训课教学的看法。

一、有效运用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以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引领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要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法在实训课中的应用,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采用任务驱动法时要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

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情境。另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我在上课导入时,首先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且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讲Word文档编排时,设计了让学生制作贺卡这一任务,先在课前播放《感恩的心》这首歌,上课后,再这样导入:“刚才我们欣赏了经典老歌《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心中有爱,方能感知生活给我们的恩泽。在生活中,值得感激的有很多,比如父母、老师、朋友。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人世间的亲情与幸福;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尝到学习的快乐;还有朋友,让我们生命的旅程不再孤独。我们怎样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呢?这节课,我们用Word制作一张贺卡送给他们,让贺卡来传递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导入课题“自制贺卡、传递真情——Word文档版面设置”,使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学习渴求,收到明显的效果。

(二)任务的设计要贴近生活,是开放性的

我认为任务驱动法的成败就在于任务的设计,好的任务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完成教学的要求。教师要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用任务贯穿教学内容,任务的设计要灵活创新,有趣味性,同时必须贴近生活,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灵活一点,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空间。设计的任务不仅要包含基本任务,还要包含任务的引申与可扩展点。这样在完成基本任务后,不同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与需求,由任务中的“可扩展点”做进一步的发挥。这样的设计既能控制整体教学进度,又可以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激发创造欲望。

例如,我在利用Word进行图文混排的案例设计时,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城阳区万科玫瑰里别墅区”的宣传单制作,这个宣传单在公交站台随处可见,样式是固定的,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后,基本掌握了Word图文混排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我又给学生设计了以下拓展任务:“丹香康城路店”元旦开业宣传单、“青岛方特游乐园”暑期活动宣传单、“校舞蹈社团”招生宣传单。这些任务,教师只给学生一些图片和文字素材,要求他们熟练地运用Word图文混排技术,自主选择广告的主题,进行版面设计,制作宣传单。这样做,一则使用了来源真实的学习和生活的素材,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停留在“学”的层面,而且会加以利“用”。避免了所学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让学生觉得学习没有什么用,根本用不上,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意义。二则,任务具有开放性,更容易让学生自己有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和尝试的余地,有一定的创造性,这样的任务才会让学生以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以及原有的经验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同化新的知识,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学生就会感觉到通过自己的智慧将任务完成得更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学生课后就会主动去查阅资料,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主动请教教师。做出来的作品主题突出,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有开放性的任务更容易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有的时候会让人大吃一惊。同时这样的任务还会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觉进行知识的拓展,学生思考的问题可能就不仅仅止于课本的内容了,这就让学生有了后续继续学习的欲望和空间,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继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做好作品展示及评价

如果说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训任务是上好实训课的关键,那么对实训课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评价是提高实训课教学效率的保障,失去这一环节,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实训课的考核评价要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及教师点评等多元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参与教学的评价,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表达对自己、对他人的操作作品的看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评价的主体不只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本人,也可以是项目小组的其他成员。但是在评价时,不同的评价主体要有不同的着重点。比如,教师在评价时,应主要评价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知识的理解,对操作技能的掌握;应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尽可能地肯定和激发学生的表现;而学生自评,应主要评价自己的收获,相对于之前的进步,即“我是否学到了知识”“我是否会操作”;而项目小组的互评,应着眼于评价学生在小组内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这样,不同的评价主体作出的评价才是全方位的,也是全面的。

三、应用微课

微课是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十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它最难、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实训操作,首先,学生层次不一样,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用微课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观看教学视频,不受时间和教师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对实训内容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其中的重要知识点以及操作技巧来制作微课,存放在计算机教学平台上,供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学习。学生通过观看和模仿,在无形之中就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再加上教师的适当补充和重点讲解,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对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即使在课后也可以通过学习微课来进行复习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与氛围,与当前的教学改革趋势相一致。

参考文献:

[1]陈万仙.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3).

[2]邸英.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6(2).

猜你喜欢

驱动实训计算机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