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竞赛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设计

2018-05-14张雪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辅导课组员竞赛

张雪

[摘 要] 通过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一级考证辅导课的教学设计引入竞赛式教学法,探讨竞赛式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利用实例详细讲解竞赛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的效果。

[关 键 词] 计算机;一级考证;竞赛式教学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00-02

竞赛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一部分教学内容用竞赛的方式来呈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最大潜能,增强其自信的教学方式。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这时孩子的学习也是快乐的。”经过长期探索,筆者发现,恰当地运用竞赛式教学,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有较好的作用,在竞赛中,学生能体会到竞赛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感。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学除了必要的讲解外,应尽量多地留出时间和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并组织学生进行主动操作学习。本文通过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一级考证辅导课的教学设计,展示竞赛式教学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以期抛砖引玉。

一、竞赛式教学法的优点

(一)营造竞争氛围,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而竞争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魏书生说过:“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是毫无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为希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竞赛中去。”由此可见,在计算机课堂中引入竞赛模式,对学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既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将来他们走入社会做好充分的竞争思想准备。

(二)创设合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竞赛式课堂中,我们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最终的成果是每个小组成员互相探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获得结果。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取长补短才能把潜力发挥出来,这样小组获胜时,每个成员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当小组失败时,每一个成员都来分担失落与焦虑的痛苦。这样的合作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和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搭建主动表演舞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竞赛式课堂包括答题、解说、操作演示等环节,学生在这些环节中勇于参与,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竞赛式教学法的竞争性、趣味性,使学生的专注力更加持久,对学习的内容也吸收得更迅速,从而使他们更加有自信分析和演示所学的内容。读书使人博学,会谈使人敏锐。竞赛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学生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就能提高表达能力。

(四)创设压力环境,锻炼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有竞赛,就有压力。在现代社会,无论在哪里,都有竞赛的存在,然而,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差。因此在课堂上引入竞赛模式,增强学生为集体获胜而学习的动机。失败、胜利交替出现,成功感和挫败感也交替感受,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教育学生失败是常事,只要经过努力,成功依然会降临,使学生对人生、逆境有正确的认识,对经受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平常心看待得与失,保持乐观精神,这样,无形中就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抗压能力。

二、竞赛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竞赛的方式各种各样,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本科目有一部分内容是利用一级题库辅导学生考计算机一级的课程,学生复习到后期时,对一级题库的类似题型感到枯燥,学习积极性也降低,课堂质量也随之下降。如果利用竞赛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竞赛中去,他们也从中感受到竞赛的刺激和有趣。本文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在一级辅导课中引入竞赛式教学法。

(一)科学分组

在教学前,笔者根据中职学生纪律性不强、自控能力差、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以及审美能力有高有低等特点,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把全班同学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并要求每个小组按照以下表格确定各组员的职位:

每个小组都有学优生和学困生,学优生是小组的中坚力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处于主宰的位置;而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往往容易被忽略,所以要求每个小组长分配每个成员确定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参与小组任务,从而全面发展。小组成员的角色可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特点而有所不同。

(二)竞赛内容要分配均衡

笔者所教的班级已进入一级考试复习阶段,而且对一级的考点也有一定程度的熟练,所以,笔者决定直接使用《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系统进行竞赛,题型、难易程度都比较均衡,由学生随机抽题进行竞赛。

(三)建立严谨的比赛规则

职业中学的学生纪律性和自控能力较差,而且他们对所复习的内容已经感觉到枯燥,在竞赛教学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建立一套严谨的合作常规是很必要的,并通过训练使学生形成习惯。在建立规则时,着重强调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每个组员的表现都关乎整个小组的综合评价。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制订了以下的竞赛教学制度:(1)组员服从教师和组长安排,学习做到有分工有协作。(2)遵守课堂纪律。如有喧哗、吵闹、走动等违反纪律现象,则点名批评,扣除个人得分,严重者扣除小组得分。(3)组员遇到难题可以积极求助组长,组长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充分体现学习自主性。(4)组员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内容并上交,并做到独立完成,不得代做,互相监督。(5)积极完成小组任务的组别,在综合评价里可获得加分。(6)根据每个小组的平均分、纪律德育分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胜负。

(四)具体应用

笔者以计算机一级辅导课为例,在课堂引入竞赛式教学,要求学生在60分钟内随机抽取一套题目完成。每个小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根据竞赛规则评选出前三名的小组,并给予奖励。这样一来,整个课堂都活跃了,每个小组的成员先是紧张地把自己会做的题目认真地做完,然后再细声地请教组员解决难点。一节枯燥的一级辅导课在竞赛式学习中,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关键是让学生在小组竞赛中学会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在计算机专业课中还有很多内容可以采用竞赛式教学,比如:打字课程中可以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在排版课程中,也可通过竞赛式教学进行电子报刊设计比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学习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竞争的学习氛围。

三、竞赛式教学的实践效果

在学生参与完竞赛后,要对各小组进行综合的评价,评出前三名的小组,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集体荣誉感。教师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以鼓励为主,对每个小组都要做出中肯的评价,具体指出每个小组的优点和缺点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知道自己与其他小组的差距,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所以在评价时要把握分寸,不要以比赛结果来直接对学生的好坏做出评价,要多考虑在课堂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愉快接受。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李树雄,李挺弼,李俊杰.高职自动控制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猜你喜欢

辅导课组员竞赛
欢迎来到铂金不定期在线辅导课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小小组长不好当
浅谈乡级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对辅导课的亲身观察能改变家长的看法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