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典歌剧的当代演绎
2018-05-14尚明华
尚明华
【摘要】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商业之都,有着“东方小巴黎”之称。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美誉,成为亚洲唯一一座获此殊荣的城市。民国时期各国侨民生活在哈尔滨,使得哈尔滨成为最早接触欧洲古典音乐和俄罗斯艺术的城市之一。作为一座具有百年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东方之都,从1961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32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成为音乐会的鼻祖,创下了中国之最。连续举办了七届“黑龙江之冬”国际文化艺术节,第八届“黑龙江之冬”国际文化艺术节也于2017年12月—2018年2月隆重开幕,与哈尔滨大剧院第二届艺术节共同展开。
【关键词】西方;经典歌曲;哈尔滨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这次的音乐节包含有歌剧、现代舞、交响乐团、合唱团等一系列节目。大剧院内不同形式的主题,呈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此次歌剧节为了配合观众对歌剧的理解,哈尔滨大剧院专门邀请了多位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教授举办一系列的艺术讲座,观众可以通过讲座深入浅出地了解6部著名的歌剧(见下表)。此次歌剧剧团耗时一个月,共演出了8场歌剧。
《假面舞会》的舞台、服装等方面独具匠心,舞台色彩也比较鲜明,好似自然光投射的油画般的魅力。但是,再好的景观也抵不过歌剧音乐本身的魅力。里卡多的《我又能再次看到她》,抒情戏剧男高音把再见到心上人的狂喜之情通过欢快的歌曲、激昂的音调完美地演绎给大家。第三幕中,阿米莉亚演唱的《我最后的心愿》,她表情沉重,用她柔和的声音唱出这首咏叹调,表达出对儿子的不舍与内心的波动与不安。这幕剧是这次歌剧节的首场,从这幕剧中我们能看出国外人对布景和穿着的精细,时时刻刻保持敬业的状态,任何方面都比较细致,无论是唱还是表演都很专业。
《艺术家的生涯》四场舞台背景的设计非常真实,在这样的舞台背景设置中,不仅有利于听众进入歌剧剧情,也符合了歌剧时代的文化信息。咪咪的饰演者诺拉·安塞姆,她的音色非常漂亮而且十分华丽圆润,音域也很宽广,其中《人们都叫我咪咪》这个咏叹调,把咪咪的内心情感状态全部体现出来,很好地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对人物角色饰演得非常细致。鲁道夫的《你那冰凉的小手》声音浑厚,收放自如,虽然high C时出现了一点小瑕疵,但不影响他对角色的刻画。其中最喜欢的是穆赛塔的饰演者罗萨纳·罗·格列柯的音色,她的《漫步街上》真正打动了观众的内心,获得台下观众阵阵的呐喊与掌声,对这首咏叹调的把握也更为精准,对于这个角色她的表演出神入化,完全把自己融入了这个角色中。
《卡门》歌剧的上演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观众的熟知度也更高。其中《哈巴涅拉》是一首大家比较熟悉的曲子,卡门的饰演者朱塞皮纳·皮恩蒂声音浑厚,时而俏皮,时而严肃,她的表情也极具灵动性,对这首歌的把握也很精准。热情奔放的唱段《吉普赛之歌》,以西班牙舞曲为底色,进一步展现了卡门我行我素、叛逆张扬、向往自由的个性。第二幕中,卡洛·科伦巴拉所饰艾斯卡米洛所演唱的《斗牛士之歌》,虽卡门的声音更胜一筹,但令人难忘的在于他所扮演的角色有温度、有力量、英雄气昂、音调雄壮。而何塞的《花之歌》这首歌没有咏叹调常见的对称结构,而是源源不断,层层递进,将歌者的内心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表达了何塞柔情蜜意,发自肺腑的对爱情的表白。但是,整场让我最震撼的是米凯拉,前半场的的发挥没有表达到极致,对高音的把控也不是很好,但她后期的独唱《米凯艾拉的咏叹调》却非常出色,声音完美,对高音的掌控到位,对音量强弱的控制也十分完美,角色的演绎也十分恰当。《卡门》以悲剧结尾,虽卡门死了,但把对自由爱情的向往留给大家,也把女性的自由和尊严留给世人。她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迄今为止享誉全球的喜歌剧杰作之一。当序曲开始的时候,我想大家都会觉得很熟悉,因为这个旋律曾经在1948年-集汉纳-巴伯拉版《猫和老鼠》中出现过,名叫《笼中鸟》,汤姆把杰瑞绑在玩具火车轨道上用的就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的一小段,也算是脍炙人口的曲子了。但这部歌剧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快给大忙人让路》,这首歌曲曾在1964年新版《猫和老鼠》的第一集放送过,这首《快给大忙人让路》是第二幕中费加罗所演唱的,这首歌欢快动听、情节幽默、充满速度感与弹跳感,把费加罗那种快活、自信的性格传神地刻画出来,这首歌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越是脍炙人口对歌的要求就会更严格,但他的表演十分完美。 罗西娜的《我听到美妙的歌声》,作曲家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向观众展现了一位勇于打破枷锁、争取自由爱情的勇敢的姑娘,而她的表演更是把这样的角色表现得出神入化,音色深沉又洪亮,强弱对比也十分精准。这场歌剧,在今天的演出中非常完美,无论是演唱者的表演还是歌唱,都达到了最高的层次。对于羅西尼的这部喜歌剧来说,在歌剧界的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这次观看当中唯一不足的是字幕总是不能跟着演唱者的步伐,希望可以得到改进。
威尔第的《茶花女》是经典代表作之一,首先,从舞台设置上非常精美,场景真实,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每次变化都强化了音乐色彩。其次,在音乐上,乐队与声乐部分完美配合,使观众融入到场景当中,共同推进情感的高峰。在声乐部分,他们的演出十分出色,演员们的表演也很到位,薇奥列塔的演员诺拉·安塞姆演唱的《再见,美丽的梦》这个咏叹调,里面出现了由高音的极强极弱的来回转换,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然而她对这个挑战完成得十分漂亮,若即若离的声音就像是唱在了心尖上。阿尔弗莱德的《饮酒歌》是第一次听到现场版的,他的声音明朗,气息浑厚,这首欢快的歌使舞会欢腾热闹的气氛达到了高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他的音色低沉,充分展示了一个父亲的权威性,让人感觉到压迫。在最后的叫好声甚至多余阿尔弗莱德,也体现了观众对这位人物的喜爱。观众们在这场中表现得也非常好,没有拍照说话的,观众们也体现了极高的热情。另外,这场当中字幕的进度也有所改善。
《唐璜》的布景并没有茶花女那么精致,但灯光的要求却非常严格,最后一幕中,唐璜下地狱的片段中,红色的焰火红从后面的地下发出,整场营造的氛围特别真实。特别是第三幕中石客墓碑出现的时候,整个场景都以深蓝色为背景,体现了这一种阴森、深沉、诡异的感觉。在众人的复仇以及老骑士石像的威慑下,唐璜被石客拉下地狱的时候,乐队的配合也在最后一幕达到高峰,低音管弦独奏犹如小丑一般,仿佛正义者的呐喊。其中声乐部分采琳娜的咏叹调《鞭打我吧》是莫扎特最动听的旋律之一,充分体现了一个小女人的神态,唱腔上也是一种撒娇的感觉,一种自信、呢喃、撒娇的状态充分诠释了采琳娜这个角色。其中,最惊喜的唱段是仆人雷波莱罗的唱段《我的夫人,请你看着名单》全曲的切分音使音乐充满动力节奏感,将仆人雷波莱诺幽默滑稽的个人风格展现出来。对于这部剧来说,我想任何人都不能抗拒《唐璜》这样的歌剧,因为这也表达了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思念,通过歌剧表达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
这次歌剧节成为整个冰城最关注的事件,也成为音乐爱好者的焦点,许多爱好音乐的人来到哈尔滨观看此次演出,不仅增加了冰城的文化氛围,也让观众接触到高雅艺术,提高了观众审美水平,艺术涵养。我想大多数人是没有看过现场版的歌剧演出的,所以,對于这场来处来说,成功的是让很多的音乐爱好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来自国外艺术团体的演出氛围,体验不同的艺术文化,也要感谢政府对大剧院的支持,对文化艺术传播的贡献。
在哈尔滨大剧院我们之前也看过《战争与和平》《图兰朵》这些歌剧,但与这次歌剧节的演出歌剧相比,这些歌剧的知名度更高,特别是莫扎特和威尔第的作品,许多音乐爱好者都耳熟能详,这些作品歌曲的熟知度也更高。另外,这几幕歌剧基本是意大利帕尔玛皇家歌剧院、意大利摩德纳帕瓦罗蒂歌剧院、意大利罗马歌剧院,这三个剧团演出,他们的档期也比较适合。大剧院选择这几个歌剧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公司的节目安排方式是递进式。如2016年演出的歌剧是四部,今年就需要大规模的歌剧演出。
最后对于服装问题,希望大剧院可以给出标准,让大家都做到穿着正式,希望我们冰城人的素质可以提高,可以做到国际一流化,使我们的音乐素养得到升华。第二,对于水带入剧场问题,我想大剧院可以借鉴哈尔滨音乐厅的管理模式,另外对冬天寄存衣服的要求也很严格。第三,对于中场鼓掌这个问题,一首歌的结束并不是全场的结束,所以,在观众沉浸在歌曲当中的时候,鼓掌会打乱观众的思路。另外,对于演出人员来说,中场的鼓掌也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发挥,所以,希望大剧院可以做广播来建议观众结束时再鼓掌。希望大家可以从自身作起,逐步带领音乐爱好者。
参考文献
[1]张海龙.歌剧《唐璜》中仆人莱波雷洛人物形象分析[J].艺术评鉴,2017(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