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解析与风格研究

2018-05-14严恩敬

北方音乐 2018年7期
关键词:巴洛克表演艺术声乐

严恩敬

【摘要】巴洛克经过几百年的历史长河至今,一直以神秘和超自然美感的魅力吸引着当今时代的人们,其是建筑、美术、音乐等都非常值得人们去研究和演绎。此文章主要针对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诠释,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演唱方法等。

【关键词】巴洛克;声乐;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人们把西方艺术分为三大块:建筑、美术、音乐。而音乐是最后出现的。其实,音乐即有音高的声音,真正追溯的话,可以说有了大自然的生物之后世界上便有了音乐,只是它没有成为一种体系,没有被真正地运用和归类。在欧洲的音乐历史上,人们在纵向上以时期来划分艺术,包括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现代时期等几大类;横向上则按照流派来划分。其中的巴洛克时期可以说是最为神秘又让人完全陶醉的一个时期,因为离我们至今很遥远,却很兴盛,浓厚的宗教色彩、极其严谨的创作、在严谨和弦上极其自由的旋律都让人着迷。在这里主要针对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来行简单分析,在此时期的欧洲盛行着大量的声乐作品,喜歌剧、康塔塔、教堂合唱,等等。以下几大类逐一针对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Baroque),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葡萄牙语,是一种代表欧洲文化的典型艺术风格。“Baroque”,意为“不圆的珍珠”,最初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而在意大利语“Baru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解释。在法语中,“Baroque”成为形容词,有“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性的作品”,其原本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而现在,这个词已失去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它于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发起,在17 世纪的欧洲普遍盛行,是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起源于意大利,在当时所有搞艺术的人都要去罗马留学,罗马是教会的中心。中世纪是声乐的时代,几乎没有乐器,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出现乐器,但仍是从属地位。到了巴洛克时期,乐器才开始了大量地发展与流传,并与声乐齐头并进。第一批歌曲就是诞生于巴洛克早期,其中包括清唱剧、康塔塔、弥撒曲等。从古典主义的角度来看,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太过放肆、任性,参杂了太多的感官享受和装饰;而从下代人的角度来看,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非常均衡,有节制和形式感。相比之前的文艺复习时期和之后的古典主义时期,特别强调生命力的时代,在形式上不束缚情感。

二、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概述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主要以宗教音乐为主,以及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歌剧是巴洛克早期的一个产物,它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通常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戏曲、间奏曲和乐曲作品。巴洛克时期的人们都异常热爱音乐,几乎在每个宫廷都有自己组成的音乐团队。他们喜欢巴洛克歌剧的原因是向人们展示坚强的一面,没有脆弱的情感。在這种氛围下,无形中为格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宣叙调(Recitativo)又称“朗诵调”,是歌剧演唱中的组成部分,但最初的宣叙调是一个独立的概念,是一种演唱形式。曲中以言语的自然和强弱,而行旋律化与节奏化,经常与咏叹调(aria)并用,常在咏叹调之前,具有“引子”作用。 弥撒曲既是基督教的一种仪式音乐,也是西方艺术音乐的一种重要的声乐体裁。弥撒是西方教会,尤其是天主教为纪念耶稣牺牲而举行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多的崇拜仪式。弥撒一词源自其主体部分开始之前,遣散未领受洗礼者或仪式结束时遣散会众用语“Ite,Missaest”(意思为“回去吧,弥撒礼成”)之句。基督教认为,音乐是沟通人与神的最佳媒介,它可以引导人们去领会神的启示,体会神的力量,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表现人们对神的崇敬、赞美、祈求。康塔塔(Cantata)是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原意指声乐说唱的乐曲,后演变成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各乐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1620年,意大利作曲家A.格兰迪在其独唱用的《康塔塔与咏叹调》中,首先运用此名称呼他所作的文艺复兴时期单音音乐一脉相承的独唱曲。17世纪40年代起,在格兰迪的基础上迅速形成了独唱康塔塔的体裁,成为了4个乐章的叙事性世俗独唱套曲,由哈普西科德或再加一件弦乐器伴奏。后来,这一体裁从抒情性的独唱曲逐渐演变为接近于小型室内歌剧或相当于歌剧中一场的规模,并从室内类型向合唱类型过渡。德国的J.S.巴赫的大量世俗康塔塔和教堂康塔塔对康塔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特点分析与表演方法

(一)意大利歌剧

早期巴罗克歌剧的一个直接的灵感来源是古希腊的戏剧。在那些戏剧中,合唱和一些抒情段落是需要歌唱的。歌剧更直接的来源是幕间剧,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和喜剧的幕间上演的音乐短剧。在一些重大礼仪性的场合上,幕间剧可以变得非常壮观,有合唱、独唱和较大的乐队。佛罗伦萨卡梅拉塔成员的理论在佩里和卡契尼的一系列作品中得到了实践。首先是在1597年,他们都为诗人利努契尼的诗歌《达夫尼》谱写了音乐。这部作品可能是最早的歌剧,可惜只有一些片断保存下来。1600年,佩里为利努契尼作词的《优丽迪茜》谱曲,表现希腊神话中的奥菲欧的故事,在佛罗伦萨为梅迪契家族的宫廷婚礼上演出。卡契尼也参加了这个作品的一部分音乐创作。

蒙特威尔第在1607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它是为曼图瓦宫廷而作的,也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奥菲欧的故事,脚本作者是诗人小斯特里吉奥,他直接参照了利努契尼以前所写的《尢丽迪茜》,并把它扩充成了五幕戏。17世纪后期,意大利歌剧在那波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那波利风格”,代表作曲家是亚历山德罗·斯卡拉第。在他创作的一百多部歌剧(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中,优美的声乐旋律线条被简单的和声所支持,形成简洁的织体。歌剧中的宣叙调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产物,其来源于生活中的对话,也是连接音乐与生活、舞台与民间的艺术形式。在表演上也是一种全新的形式,简单的大键琴伴奏,非常的自由,也是和咏叹调做出了一个对比,既做了连接作用也突出了咏叹调的旋律性。舞台对于巴洛克时期的歌剧来说是相对自由的,当时的人们追求华丽、自由,也把音乐写得非常自然,所以在演唱上来说与其他时期的作品相比会华丽很多,这也在演唱技术上需要演唱者的水平要有一定能力。与合唱的大量配合也是其特点之一,但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所再一次理解和表演中已经有一部分与当时不同,也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但主要的是巴洛克时期歌剧的结构和形式具有极其强烈的独特性,所以,人们再听到之后便能明显地分辨出它是一首巴洛克时期的格局作品。

(二)弥撒曲

普通弥撒演唱弥撒依次:(1)慈悲经(Kyrie);(2)荣耀经(Gloria);(3)信经(Credo);(4)圣哉经(Sanctus);(5)羔羊经(Agnus dei);特别弥撒演唱弥撒曲主要包含进台经(Introitus)、升阶经(Graduale)、阿莱路亚、奉献经和圣餐经(Communio)。宗教音乐是巴洛克时期非常重要的音乐形式和来源,弥撒曲也包括“安魂曲”“受难曲”等体裁。其中,有很多与乐器的配合,比如“马太受难曲”中有大量的女高音、长笛、大键琴(或管风琴)三重奏,这样的形式类似于室内乐。在演唱上没有太多的颤音,这与在教堂里演唱有关。后期弥撒曲运用广泛,一直至今都有各种形式的弥撒曲。

(三)康塔塔

提到康塔塔就一定要说起德国著名作曲家巴赫(J·S·Bach),巴赫是巴洛克后期非常著名的作曲家,他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提升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地步,巴赫的康塔塔约有两百余首保留下来。在早期的康塔塔中,作曲家对歌词中感情与形象的变化所产生的诗意反应自然地涌流出来,化成具有强烈戏剧表情和出人意料的多种多样形式的音乐;后期的康塔塔相比之下不是那樣抒发个人情感,结构比较正规。巴赫的大部分康塔塔是宗教性的,其中许多在今天非常著名,如《基督处于死亡的枷锁中》(BWV4)、《上帝是我们坚强的堡垒》(BWV8O)、《我满足了》(BWV82)等。巴赫的世俗康塔塔(他把其中一大部分称为“音乐戏剧”)是为各式各样的场合写作的。同一首音乐既用于世俗又用于教堂康塔塔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圣诞节清唱剧》中有十一个唱段也曾用于世俗乐曲,六段见于《大力神在十字路口》(BWV213)。最优秀的“音乐戏剧”包括《福玻斯与潘》(BWV201)和1733年为庆贺奥古斯都三世诞辰而作的《碧波潺潺,嬉戏荡漾》(BWV2O6);而《咖啡康塔塔》(约1734-1735,DWV201)和嘲弄性的《农民康塔塔》〔1742,BWV212〕则是他的轻快音乐的两个可爱的标本。在作于十八世纪三十年代的几首世俗康塔塔中,巴赫尝试采用新的华丽风格。他使声乐线条处于首要地位,约束自己力求伴奏复杂精美的倾向,又创作了一些对称地分解为前句和后句旋律,并配以许多这种新歌剧风格的其他小手法。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在演唱上可以说是既简单又困难,简单的是它追求的是自然的音律,不花哨;困难的是正因为如此要把声音唱得非常纯净,并高低长短收放自如,而且要听者感觉到是一种自然的声音。这也正是巴洛克时期的特点,宗教与信仰、人类与艺术总归到底都是来自于自然。

猜你喜欢

巴洛克表演艺术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华丽巴洛克/莹润光泽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巴洛克时期的亨德尔
miumiu艳遇巴洛克
巴洛克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