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美声歌唱家与流行歌手“双重身份”的探究与思考
2018-05-14崔杨俊麒
崔杨俊麒
【摘要】世界乐坛近来掀起了一阵“反串”之风:许多美声歌唱家不断尝试“翻唱”经典的流行歌曲。在这样的音乐潮流下,一些美声歌唱家成功实现了音乐风格的“跨界”,使其具有了美声歌唱家与流行歌手的双重身份,成为了一名“跨界歌手”。随着这种音乐“跨界”对话的潮流日益发展,许多“美声歌曲”甚至包括一些歌剧中的经典唱段也被“翻唱”成为了流行歌曲。这不仅为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古典音乐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也引起了国际乐坛的强烈关注。
【关键词】跨界;美声歌唱家;流行歌手;双重身份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上帝的歌喉”———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
综观世界乐坛,在具有美声歌唱家和流行歌手双重身份的人物当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意大利盲人美声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他在古典音乐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专辑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5000万张,为自己赢得了数以万计的粉丝和听众。他不仅被认为是打破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界限的标志性人物,甚至有人称他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然而,人们最初只知道他是个擅于演唱意大利抒情通俗歌曲和那波利民歌的流行歌手,对于他的美声演唱方面,大多数音乐评论家和古典乐迷们对这个以流行音乐出身的安德烈·波切利不屑一顾,他们认为,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人们对他盲人身份的同情。随着世界古典乐坛音乐“跨界”潮流的逐渐盛行,古典音乐开始像流行音乐一样被更多的非古典乐迷所接受,这似乎显示着古典音乐的品味也逐渐走向通俗化,这当然是古典乐迷所不愿看到的。他们拒绝把安德烈·波切利归为正统美声歌唱家的范畴,但这并不影响许多音乐听众在初次听到他的歌声后,就爱上这个拥有鹅绒般质感的嗓音。他的演唱技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最擅长的意大利浪漫情歌之中,然而他心中却另有一片鸿鹄之志。
1996年,安德烈·波切利与莎拉·布莱曼合唱《Time To Say GoodBye》(告别时刻),这首流行与美声相结合的歌曲为他创造了全球1300万张唱片销量的成就。之后,于1998年3月发行了古典专辑《Aria》跃居榜首,获得了古典音乐艾科奖“最畅销古典音乐专辑奖”。在这张最能代表他歌剧演唱成就的古典专辑《Aria》中,特意选取了美声男高音中技巧性难度很高的歌剧咏叹调,如普契尼的《今夜星光灿烂》(选自歌剧《托斯卡》)等,他在唱片中采用了传统的意大利美声唱法,音色柔和空灵,证明了他是迄今为止古典与流行音乐间“跨界”最成功的音乐家。他圣洁的、极具穿透力的嗓音也赢得了席琳·迪翁的赞誉:“如果上帝也有歌喉,那么听起来应该是像波切利那样的歌声”。
从流行歌手成功转型为美声歌唱家,这一切都是安德烈·波切利随着自己心里的声音在转变。尽管所谓正统的古典音乐在西方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已有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古典”本身依旧意味着一种“等级意识”,既“古典”又“流行”的“跨界”音乐家往往让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对他们的褒贬。当安德烈·波切利越来越频繁地在专业歌剧院和公共场合演唱歌剧咏叹调,评论家们甚至挖苦波切利是凭着眼盲的传奇故事而非真正的声乐演唱功底来吸引那些对古典音乐缺乏判断力的听众。他们指出,波切利的音色品质与古典歌剧的要求相去甚远,证据之一是他总是需要用麦克风来增强声音的表現力,而古典歌剧演唱是不需要甚至不允许添加麦克风的。但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安德烈·波切利不仅沿袭了“世界三大男高音”开创的音乐“跨界”先河,还获得了世人对他誉以“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称号,不免意味深长。《纽约时报》是这样评论的:“不过,世界三大男高音是从古典歌剧的世界往外跨,而波切利的方向则正好相反,是从流行音乐和意大利民歌向古典歌剧世界里跨。”
纵观世界乐坛,随着音乐“跨界”对话的潮流日益发展,没有人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总有许多从不听歌剧,但认同歌剧艺术本身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没有人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总有许多人从不听歌剧,但认同歌剧艺术本身所呈现出来的艺术价值。迄今为止,不知有多少人正是被安德烈·波切利的音乐魅力拉近了自己与古典歌剧的距离,也正是他肃穆超脱的天籁嗓音及独特的演唱风格,才延续和升华了古典歌剧的高贵与尊严,也挽救了这个属于过去时代的曾几乎没落的最古老最瑰丽的古典艺术。
二、结语
美声歌唱家与流行歌手“双重身份”的兼容并蓄,是近30年世界歌坛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它在文化全球化的潮流中诞生,体现出流行音乐和流行唱法对于美声唱法其科学性的需求。这种音乐层面上的对话,不仅为美声唱法与流行音乐的“跨界”交流提供了更多的舞台,也是后现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接纳,更是精英文化不断向大众文化倾斜、让步和妥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安德烈·波切利,陈晨.别说再见:波切利自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