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全国金钟奖声乐美声组比赛规定必须演唱中国作品这一现象反思美声教学中 “水土不服”的问题

2018-05-14叶雯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腔体演唱者美声唱法

【摘要】2015年全国金钟奖声乐比赛明确规定两首演唱曲目中必须有一首中国作品,2017年金钟奖比赛依然如此,并且在全国各地级市的选拔中明确规定初赛必须为中国作品。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许多演唱者对于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问题,同时也折射出“洋为中用”的美声唱法教学中的问题。除了美声唱法本身适应中国作品需要调整以外,老师的教学也是更多倾向于外国艺术歌曲,咏叹调之类。

从金钟奖这样权威的专业比赛中的规定我们也能看出,声乐界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演唱者也是教学者。前人对于美声唱法如何演唱好中国作品有了许多的分析例如郭瑾的《浅谈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单宏健的《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咬字问题》、贾红月《如何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等等非常多关于如何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

【关键词】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弊端;语言发声;中西审美差异

【中图分类号】J616.1 【文献标识码】A

美声来自意大利文Bel 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Bel canto在西方音乐界的定义和我们的理解有所不同,西方对Bel canto的理解指的是由作者家罗西尼(Rossini)、多尼采蒂(Donizetti)、贝利尼(Bellini)等人那个时期的作品和歌唱艺术,它包括了那个时期歌唱的风格、技巧、内容、形式以及歌唱方法。美声的发展与歌剧有密切的关系,美声唱法用于演唱歌剧是毫无争议的,庞大的交响乐队以及合唱团没有麦克风的扩音,人声需要依靠自身发声的腔体来把声音传送出来并且不能被乐队和合唱团把声音遮盖。因此,浑厚、结实、明亮极具穿透的意大利美声在演唱歌剧时非常符合歌剧演唱形式的需要。但是在演唱中国作品时不见得符合每一首歌曲的需要。

一、教学中认清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弊端

(一)美声的腔体是宏大的,这种腔体并不适用所有的中国歌曲

这是所有用美声演唱中国歌曲的歌唱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有些歌曲可以调整腔体的大小来适应其歌曲的需要;有些歌曲根本无法做到,那么就需要寻求另一种表达方式来满足歌曲的需要;甚至有些演唱者在演唱中已经不是美声而是我们国家的民族声乐的方式在演唱但人们误以为还是美声,或者有些美声演唱者已经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在舞台来应对不同的作品,这种方式给学习美声的学生,一部分老师带来了大的困扰,弄不清楚到底这样的声音是怎么一回事。美声就是美声,它有它严格的声音规范。因此,许多国外从事歌剧的美声歌唱家听到中国的一些演唱者以美声这样的方式在舞台表演的时候非常讶异,无法明白这是哪种演唱方法。笑侃其为“中国式美声”。其实,当我们用美声在演唱中文歌曲的时候,西方人所要求的美声我们已经不再纯粹。倘若用纯粹西方人所熟知的美声方式演唱,那么本国的听众在审美这一环节又是无法接受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良好的共鸣是每一位歌唱者的追求,在歌剧厅,音乐厅没有麦克风你就需要用你的共鸣来“填满”整个厅。如果是演唱威尔第歌剧《弄臣》《茶花女》或者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即便是莫扎特或者罗西尼的歌剧你也不能让你的声音被掩盖掉。这些是追求,也是演唱者必须达到的要求。可是我们在中国更多的时候演唱的中国歌曲,在没有麦克风的环境下要去“填满”整个厅。如果作品是适合的,那么完全可以。例如歌曲《我爱你中国》《那就是我》《嘉陵江上》《乡音乡情》《杨白劳》《长江之歌》等等非常多的歌曲。但是,如果是演唱《绒花》《世上只有妈妈好》《乡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夜色美》等等,就填不满,反而,如果你填满了,那就不好听。反而不符合歌曲的意境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以音乐厅和歌剧厅无麦克风的形式演唱这类歌曲,本身这样的形式就可以商榷。因为腔体的大小和旋律以及歌词意境的不同,必须做出妥协。

二、教学中突出中文发声的特色

(一)意大利语歌唱是“a e i o u”非常的直白简练,中文就要复杂的多

其中缘由每一位歌唱者都深有体会,我也不再赘述。并且,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有它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这也是周小燕先生曾经说的 “不要在中国唱外国歌蒙中国人,也不要在外国唱中国歌蒙外国人”这不仅仅是在语言发音的准确问题上。它更多的是在风格,情感上的一种自我陶醉。麻木的歌唱只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在中国,唱中国歌什么方式适合那就用什么方式,在外国唱外国歌剧就用歌剧的方式。没必要非得在唱中国歌曲时用了一种自己也无法界定的方法后强加说是美声,似乎不用美声那就跟不上时代了。要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

北京大学歌剧院研究院在中国歌剧的出品,中国歌剧演员的培养上就有了比较明确的定义。那就是“中国歌剧”。中国歌剧当然要用适合它的方式来演唱,比不是说不用美声,美声只是一个发声体系,好的可以借鉴吸收。但也不是全盘接受。例如演唱中国歌剧,必须看情况而定。假如有一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那么不管是用 “XX”唱法还是 “WW”唱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用适合的唱法表现出作品所需要的所有元素。

三、教学中应注重中西审美差异

(一)审美差异是我们演唱外国作品和中国作品在情感表达上的巨大不同

演唱者在演唱时既是表演者也是聆听者。单单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我们始终更容易被自己的作品打动。文化差异导致我们在理解上遇到阻碍,即便是不存在理解的差异在情感认同上也是有阻碍的。例如中国歌剧《土楼》《野火春风斗古城》《虎门长啸》《伤逝》这一类是更直观反映中国人的文化。《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费加罗的婚礼》《卡门》等相对来说,在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就有所欠缺。

認清差异、抓住差异,唱出本色。也正是有差异,才需要更好的区分差异带来的利和弊。认可差异是需要自信的,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不管是什么唱法,什么语言,唱得动听是关键。“动听”其实就已经涵盖了歌唱的方方面面,在技术环节无疑是要求苛刻的,但是无所谓唱法。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04).

[2]李嘉.美声演唱技巧[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04).

[3]米勒.如何训练男高音[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12).

[4]田玉斌.名家谈艺[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01).

[5]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访谈录[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01).

[6]杰罗姆.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01).

作者简介:叶雯,女,福建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5级音乐学专业。

猜你喜欢

腔体演唱者美声唱法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腔体一体化的研究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教学体会之歌唱的共鸣
镇巴民歌的演唱特点及风格研究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
浅谈民族唱法中共鸣腔体的运用
在音乐演唱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