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

2018-05-14潘悦

好日子(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风险管理

潘悦

摘 要:风险管理就是将风险事件的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其关健是进行风险识别,从而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本文主要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中风险识别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

关键词:风险管理;重症监护;护理过程

1.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中风险识别问题

护理风险识别是指对潜在的或者客观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系统性的识别及归类,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风险识别主要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有关文件内容,并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现在病情发展情况,预估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实际上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对所面临的的风险状况进行风险感知与风险分析的过程,其中风险感知就是通过了解、感知风险所在,风险分析就是在感知风险的基础上寻找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最终拟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1.1未能严格执行重症监护护理核心制度

重症监护护理核心制度是护士针对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护理操作的基本标准与行为依据,护士在常规护理过程中缺乏对制度的遵从意识,不能严格按照操作具体标准形式,都会给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带来极大的风险比如护士在为重症患者输液时,没有按照对单审查制度,对患者需要的药品量、药品配比、种类等不加严格确认,很容易产生输液事故,造成医疗纠纷同时,护士护理中还应该遵循的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都是需要在护理中严格操作执行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核心制度制定本身就是为了防范各种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风险事件,相关护理人员如果不能严格遵照制度操作,就会导致护理行为上的失误,这种失误是引起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

1.2风险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

风险告知义务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向患者说明护理措施及其相关风险,这是护理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实际上,由于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不高而导致很多护理过程未能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病症,在护理过程中都可能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例如为了保持患者呼吸上的畅通,需要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而吸痰处理本身会损伤患者粘膜,导致出血情形,护士在执行操作时,并没有及时将这一负效应告知患者知悉,导致患者出现粘膜出血现象时产生精神上的恐慌或者投诉护理人员护理不得当等甚至有些护士为了完成护理工作,在一些护理中并不事前预知患者相应的风险情形,如实施胃肠减压,帮助胰腺炎病人疏解腹胀等护理举措时,采取直接操作,不通知患者将要进行的护理过程,从而引起患者的不满与投诉。

1.3重症护理缺乏人性关怀

护患沟通对于帮助护士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提升护理治疗的成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有着积极的意义护患沟通与护士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等也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护士对患者的冷漠会导致护患之间的不信任感,患者对于护士的专业能力与护理操作产生怀疑,在护理实施中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护士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漠视会直接影响其对患者病情及护理风险的评估效果,尤其是当病患在面临大型手术之前会表现出焦躁、紧张、疑虑等状态时,护士的不关系与漠视会增加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在患者心理上产生极大的阻碍。

2.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2.1提升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业务水平

护士是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的主体,护士的工作责任感与风险意识也是影响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重要因素护士在日常护理中应该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也应该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准确、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成效另外,护士除了能够熟知风险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以外,还需要加强自身综合业务修养,以专业素养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从而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

2.2重症监护病房风险监控到位

风险监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员的监控,即护士长需要对护士护理工作进行实时监控,要求护士严格依照护理核心制度进行标准化操作成立风险管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严格控制组员的违规行为,并要求其成员定期对自身的风险管理情形进行总结与交流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注意提升他们的风险管理理念二是对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点病患监控,护士长需要随时关注重点病患的治疗情况,看护士对相应病患的治疗措施是否得当,相关医疗器材是否正常运行医嘱与护理措施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等三是对重点环节的实时监控,主要是针对患者并发症问题、药品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与控制,同时对护理记录的准确性也要及时进行验证。

3.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针对己经识别或可能潜在的护理风险,组织科室全体护士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查阅文献把握其最新研究进展,在循证护理证据的支持下,构建比较系统且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体系,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法律知识、沟通技巧等内容培训,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建设,人力资源弹性调配,护理团结协作机制,低年资护士导师带班指导制度,重点时段与重点环节管理,高危患者危险因素评估,高警讯药品管理,营造安全病房,仪器设备维护,制定风险应急预案等,且该体系应该是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的,以保障防范体系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4.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

在护理风险防范体系下,制定针对风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对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全程风险管理。在护理风险管理方而,实行“科室”三级质控体系:即管床护士一级质控,高年资当班护士二级质控,科室质控小组三级质控;强化护士“慎独”精神,严格落实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操作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护理文书制度等,提高護士风险意识,真正把干预措施和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5.结语

风险管理是指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减低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管理过程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能够帮助有效减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风险事故,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曹芬,毛绘娟.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08):137-138+141.

[2]彭韫丽,张海梅,张军玲,胡轲.“五常法”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8):184-185.

[3]刘又华.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5(14):203.

[4]王飞芳,黄瑛.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3):58-60.

[5]陈瀚熙,赵瑜,蓝惠兰,张秀浓,周俊霞,连凌清.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6):61-62+64.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不同输血指征对重症监护患者预后的影响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