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伴奏合唱阿卡贝拉的演唱艺术和表演形式探究(一)

2018-05-14李娜

北方音乐 2018年7期
关键词:发展

李娜

【摘要】阿卡贝拉源于中世纪欧洲的教堂,被称为教堂音乐,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无伴奏合唱表演艺术形式。阿卡贝拉体现着集体的创造力,其呈现的音乐冲击心灵。本文结合阿卡贝拉演唱艺术特征,就其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承进行探究。

【关键词】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合唱是声乐表演的重要形式,其因诸多合唱节目和曲目而被大众所熟识。但合唱艺术中的无伴奏合唱在公众视野中就显得疲软了很多,这种无伴奏合唱我们称之为阿卡贝拉。阿卡贝拉起源于欧洲教堂,被称为教堂音乐,它只通过人声编排出美妙的音乐和曲目,不借助于任何乐器。据载,Gregorian Chants 是阿卡贝拉早期曲目,据此人们才开始注意人声的美妙和魅力。随着时代变革和发展,音乐艺术也在不断阔步向前,阿卡贝拉也被新的审美意识所接受,并且不断在世界各地产生影响力。阿卡贝拉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和现代审美需求高度契合,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喜爱。本文从阿卡贝拉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出发,对阿卡贝拉音乐形式的发展与变革,以及与传統民歌的融合等进行探究,以期为阿卡贝拉演唱艺术整体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一、阿卡贝拉的产生与发展

合唱的音乐形式从古至今,无论国内外都存在,但合唱的形式具体产生于哪一时期,又产生于哪一地方,却无证可考。据现有音乐发展历史资料记载,欧洲最早期的合唱表演形式主要源于祭祀活动,但这种祭祀活动中的合唱表演是配有伴奏,并伴以舞蹈表演的形式,因此,不是完全意义上我们所说的阿卡贝拉,但可以理解为阿卡贝拉的初始发源。公元四世纪,在基督教的宗教活动中,出现了由纯声组成的唱诗班演唱形式,这也是合唱的另一种形式,区别于欧洲早期祭祀活动的合唱,这种形式是纯粹的人声合唱,不带伴奏。因此,出现于基督教活动中的唱诗班纯人声演唱形式,是阿卡贝拉早期的形态。在中国,与欧洲中世纪音乐发展同期,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也产生了无伴奏合唱曲目,这些曲目世代传承,有些至今还能追溯其原型。也就是说,与欧洲同时期,我国也产生了相当于阿卡贝拉的合唱艺术形式。

阿卡贝拉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在中世纪经历了格里高利圣咏、奥尔加农等一些列形式演变后,最终才具备了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说的纯人声无伴奏演唱艺术。16世纪,无伴奏合唱表演艺术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该时期之后,无伴奏合唱由于人们关注器乐的审美意识的变化,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其发展也不明显。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技术的进步,扩声设备和电声乐器诞生,这对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对听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所说的现代意义上的阿卡贝拉在该时期才真正形成,并通过扩声设备等得以广为流传。

除了欧洲音乐对阿卡贝拉有着重要的影响外,现代阿卡贝拉的形成还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音乐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20世纪初,崭新的无伴奏合唱形式探索在美国开始兴盛,第一个阿卡贝拉社团(Yale Wiffenpoofs)在耶鲁大学成立,同时,在非裔黑人聚居区内的理发店中诞生了理发店四重唱(Barbershop Quartet),这成为现代意义上阿卡贝拉诞生的重要标志。在大学社团中创新的阿卡贝拉音乐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具有怀旧的属性,将中世纪教堂音乐融合其中进行流行歌曲的演唱。而非裔黑人演唱的无伴奏音乐形式则区别与大学社团的主动无伴奏审美,而是限于乐器高昂的费用,被动地使用人声的天生条件来进行娱人娱己的演唱。其演唱特征为,主音演唱歌曲的主旋律,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等三个声部则演唱和音,其呈现的音乐效果更加动听。

20世纪中期,流行音乐高度发展,传统的阿卡贝拉显得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因此,阿卡贝拉开始了自我革新。这种革新不是阿卡贝拉音乐本身的旋律变革,而是当时的审美意识对乐器的需求。演唱者通过模仿乐器的声音将人声伴奏加入其中,从而充实和丰满整首曲目,也就是说,演唱乐队不需要任何实际存在的乐器,而是通过人声模仿乐器的声音奏出华丽的乐曲。电子音乐出现后,又融合了音效,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演唱艺术形式,即BeatBox。

阿卡贝拉发展至当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无伴奏人声合唱,而是不依靠任何乐器,由人声来演奏的声音艺术。就其特征而言,当代阿卡贝拉合唱已不限于男音,而是加入了女音,声部也变得极为丰富,不仅包含了男主音、女主音,还包含了男假音、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和人声节奏声。演唱的曲目也逐渐趋向原创,而不是对已有歌曲的演唱和改编。也就是说,阿卡贝拉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成熟的高级的音乐表演艺术形式。

二、阿卡贝拉在中国的传承与融合

如前所述,阿卡贝拉不是中世纪欧洲、北美等国家的专属,同时期的中国也产生了同样的无伴奏合唱形式。只是随着时代发展,中国无伴奏合唱只在我国传统民歌和曲目中传承,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形成广泛的影响力。而现代意义上所说的阿卡贝拉无伴奏演唱艺术则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演唱形式。阿卡贝拉传入我国后,与传统民歌等融合,推动了我国传统民歌等事业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一)中国多声部民歌的特征与传承

中国的民歌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合唱形式的民歌也广为流传,但由于时代发展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有限。因此,走进公众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民歌都是单声部的演唱形式,这也给传统民歌留下了先入为主的影响。但是,合唱形式的民歌与单声民歌都是我国各民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形式的民歌,即多声部民歌,其显著的特征是群众性的集体创作音乐形式,它与单声部民歌一样,是群众口头性的创作,经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例如,在婚俗祭祀等民俗活动中,通过感性的认识来集体歌咏,形成多声部的和声演唱形式。“对于多声部民歌的定义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声部在同一时间内纵向结合发展的一种音乐组织方式。”[1]但是,少数民歌不像现代意义上所说的阿卡贝拉一样,它不是纯人声的和声音乐,常伴有传统乐器等伴奏。由于多声部民歌是在特定的集体活动中即兴形成的,因此其传承受到一定的制约。例如,随着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的变化,一些优秀的多声部民歌会随着淡化,甚至消亡。综上所述,我国多声部民歌为中国无伴奏合唱和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并且推动融合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的合唱作品走向世界,为世界音乐发展注入活力。

(二)西方多声部合唱的传入与传播

同无伴奏合唱形式的诞生一样,中国近代合唱的发展也受到西方宗教音乐的影响,这与中国近代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西方宗教也随之传入中国,由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在中国境内快速并广泛传播,不言而喻,基督教教堂音乐也随着宗教的传播而传播。传教士因地制宜,将赞美诗融合方言和曲调进行改造,以适应中国群众审美需求。改造后的演唱形式多是单声部齐唱,尽管如此,这种集体歌咏的方式为中国多声部合唱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源泉。至19 世纪末,中国创办的新学堂中开设了音乐课,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多声部音乐便出现在这些学堂的乐歌中。在此时期,中国作曲家吸收西方无伴奏合唱技法,对中国的无伴奏合唱音乐进行了尝试,其音乐背后所呈现的精神内容与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对社会状况和民族现实通过合唱声乐的方式进行了反映。但是,“自从学堂乐歌开始至今,百年间,我国的音乐教育一直都以西乐为主,虽然建国以后成立了中国音乐学院等专门培养民族音乐人才的专业音乐院校,但仍未能改变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普遍西化的现象。”[2]

(三)中国当代无伴奏合唱的新特征

中国合唱事业发展至当下,呈现出一定的新特性,无伴奏合唱在声音、题材、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与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所导致的思维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声部组织上,由宗教音乐单声齐唱的方式向多声部转变,使各声部之间体现出各自的优势,从而达成整体的审美乐曲;在唱法形式上,融合人声器乐,对发声音色、气息等进行细致的划分和要求,并探索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在题材选取上,更加丰富多彩,不仅包含社会政治题材,更向自然、情感、诗词及现实生活等题材靠近,表达和抒发个性化的情感。

三、结语

阿卡贝拉是高级而古老的声乐表现艺术形式,它在人类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更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抛开历史的角度,只有音乐是世界共同的语言,它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传入中国的阿卡贝拉,不仅与民族音乐进行了融合,促进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创新和传承,繁荣了中国文化,促成百花齐放的艺术多元文化状态,更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经中国融合后的民族音乐也由此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01).

[2]杨明刚.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大舞臺,2013(07).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