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厌恶”

2018-05-14豆婉娜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冷漠

摘 要:《厌恶》是萨特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表达了萨特本人的存在主义思想,即存在先于本质。同时,在这部小说中,萨特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冷漠的荒诞世界,以及刻画了一群自甘堕落且沉沦的庸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部哲理小说表达的是消极厌世的思想,相反,它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它向我们揭示的是面对这些沉沦和平庸,我们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存在主义;冷漠;沉沦;厌恶

一、冷漠之下的“信任”

《厌恶》这部小说主要是由主人公洛根丁在布城期间的一些日记构成,通过这一时期的日记,我们读者可以清楚的看到洛根丁在布城的一些生活轨迹和心理变化。该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它讲述的是主人公洛根丁在进行了一系列漫无目的的旅行之后,来到布城定居。他选择在此定居的目的很简单,是为了研究十八世纪的一位传奇人物——德·洛勒旁侯爵,并且写一本关于他的书。在此期间,他认识了独自一人来图书馆按照自己特有方法默默阅读书籍的“自学者”,结识了“铁路工人餐厅”的老板娘,并与其厮混,除此以外生活毫无意义。就在消磨时光的同时,洛根丁注意到了自己心理上的变化,他意识到厌恶的存在,并且这种可怖的感觉令他无处可逃。恰好在这时,他收到了与他分开五年恋人的来信,他满怀期待,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与恋人安妮的重逢之中。然而,匆忙的会面并没有缓解他内心的孤寂之感,也没能如他所愿,以为安妮会与他志趣相投,理解他心中的无措和痛苦,就连安妮自己也承认,她只是一个在肉体上還活着的人,在无尽的沉默之后,他们还是选择挥手告别。希望得以落空,洛根丁返回布城,却感觉一切毫无意义,留在这里只会让无限的孤独肆意蔓延,他结算完自己的账目与相识的人简单告别之后,便离开了布城前往巴黎。

《厌恶》的故事情节虽说简单,但却传达了作者萨特一定的思考。看完此书,给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在这个荒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以及不信任。

“在加斯蒂格里安妮街,我追上了两个正在谈话的人。他们听见了我的脚步声,大吃一惊,一齐转过身来。我看见他们不安的眼睛望着我,然后又望着我的背后……可是我们的眼光里突然流露出不信任,在像今天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是不会对任何人谈话的”[1]。在这部小说中到处充斥着不安和不信任,从路上的陌生人到熟悉的朋友都达不到信任,相互理解会让人们变得恐慌和不安。

小说中的“我”洛根丁是一个孤独者,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冷漠与不信任,当“自学者”主动靠近时,洛根丁便感到恐慌和害怕。当与“自学者”共进午餐时,他拒绝着对方的关心和照顾,当对方想对他倾诉的时候,他选择了逃避,因为他始终不愿与人心意相通,在他眼里这是堕落的表现。整个午餐时光,洛根丁都蜷缩在属于自己的安全区域内,拒绝着他人的好意与灵魂。小心翼翼的守卫着自己的“领土”,以免他人的入侵,面对洛根丁的敷衍和冷漠,“自学者”收起了自己渴望得到理解的灵魂,慢慢戴上了冷漠的面具,不信任的气味便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最终两人都得到一个不欢而散的下场。

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来自于人们之间的冷漠。文中有一部分描写的很好,充分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一个大雾天,洛根丁去马布里咖啡馆用早餐的时候,咖啡馆的老板法斯盖勒先生始终未出现,在此期间他与一个老太婆都怀疑这个老板会不会是因为突发事件死掉了,同时两人都将自己的顾虑告诉了咖啡馆的侍者。尽管质疑但令人遗憾的是,三人都未主动去店主的卧房查看一番,三人都冷漠的各司其职,对此漠不关心。

在这部哲理小说中,人们无视他人的痛苦与悲伤,对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面对世间的一切,人们会选择忽视,并主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心只管心中事,对周遭的一切都充耳不闻。正因为冷漠,才导致了这个荒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不能理解和不信任。

二、存在主义下的“沉沦”

萨特不仅是一个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文学家。他的早期著作《厌恶》,表达了他一直以来所坚守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萨特在他的论文中提到,“人没有事先规定的本质,相反,物有既定的本质”[2]。由此可见,人与物是不同的,物有事先规定的本质,而人没有,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决定其本质,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与物体相比,人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和自由性,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决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而物则不同,一个物体的成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不能像人一样可以随意决定自己的命运,相对于人这个生物而言,物没有自己的思想,只能屈从于自己的命运,接受自己既定的本质。如果人失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力,那便与物无异了。然而,在《厌恶》这部小说中,人却像物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力,也没有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欲望,书中的每个人都是不自由的。“他们使自己的一切都符合他人的要求,模糊自己与他人的界限,以消除对自己个性的怀疑,来获得某种安全感”[3]。这些人没有理想,没有生活计划,没有存在的目的和要求。他们使自己的一切都符合他人,由他人决定自己的选择,沉溺于他人的目光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沉沦。

在当代印度英语作家基兰·德赛的代表作《失落》中,也有一个沉沦的人。杰姆拜伊,一个退休了的老法官,年轻时的他聪颖勤奋,获得了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的机会。但在剑桥的岁月里,他始终沉溺在他人的目光和议论之中,逐渐的,他开始了沉沦,他学会躲在第三人称里说话和所有人保持距离,久而久之,他也和《厌恶》中的众生一样,失去了本真的自我,忽略了自己的情绪,退居到一种与日俱增的孤寂之中,在沉沦中消融于他人。

总之,无论是《厌恶》中的众人还是《失落》之中的法官杰姆拜伊,他们都忽视了自己作为人的一种主体性,忽略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使自己的一切符合他人的目光和要求,在不知不觉中消融于他人,沉沦于他人。

三、结语

在《厌恶》中,萨特塑造了一群没有目的,没有理想,没有生活计划的人,他们迎合着别人的目光,丧失了人的思想和行动力,他们是一群沉沦的人。但若每个人都选择迎合和沉沦,那“厌恶”之感究竟来自于哪里?这便是萨特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即强调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的行动力。

小说中的主人公洛根丁,不是一个甘于沉沦的人,他会主动意识到自己、他人以及物的存在。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洛根丁只要意识到一个事物的存在,他就会产生厌恶之感,就像在小说的开头,他由于感受到了手中石子的形状、温度和触感,导致他产生了厌恶。并且,他只要屈从于他人的意识之际,就会强烈感受到厌恶。因此,可以说主人公洛根丁自我意识的觉醒,会伴随着厌恶的产生,也正是因为厌恶的存在,才会让洛根丁认识到其他事物的存在,同时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总的来说,《厌恶》这部小说表达了萨特本人的存在主义思想,即存在先于本质,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荒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不信任,以及一群自甘堕落且沉沦的庸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哲理小说表达的是消极厌世的思想,相反,它具有一定的积极性,肯定人的思想和行动力。即便是主体意识的恢复伴随着“厌恶”的产生,但也仍要坚定人本身所具有的主体性和自由性。

参考文献

[1]萨特.萨特小说选[M].郑永慧,译.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54.

[2]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M].施康强,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72.

[3]刘音.对存在主义的另种反思——以萨特的《厌恶》作为视镜[J].求索,2005(2):127-12.

作者简介:

豆婉娜(1993.09—),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710127.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冷漠
存在主义美学视野中的《罪与罚》
突然之间
东霞
冷漠先生
回答
卡夫卡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创作手法
论电影《筋疲力尽》中的艺术创新
伍迪?艾伦电影的存在主义特色
冬眠
朋友,我就在你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