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突破声乐教学难点
2018-05-14王珠凤
王珠凤
【摘 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各种教学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获得头腔共鸣,学会做倒吸气,进行视唱练耳,这些方法循序渐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声乐教学;教学策略;高中音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促使学生逐步突破声乐学习的难点。教师要让学生先从了解自己的歌唱器官和基本构造做起,逐步在实践中明白歌唱和发声的基本原理。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在实践中掌握歌唱的基本鼓励,协调运用自己的歌唱器官,最后掌握歌唱和发声的基本规律,掌握声乐技巧。
一、学会控制,掌握科学呼吸
中国古代的声乐理论提出“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由此可见呼吸在歌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通过更科学有效而充满生活化的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教师可以选择静坐练习、抽泣练习等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展开练习。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为歌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京剧大师梅兰芳》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梅兰芳的京剧唱段,然后鼓励学生尝试说出倾听感受。有学生提出:“梅兰芳能将声音拉得很长,中间没有一点停顿的地方,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教师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可以将话题引到到如何控制呼吸上。教师提出:“梅兰芳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能很好地掌控呼吸。大家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则也能唱出这样的水平。”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此时可以先指导学生进行静坐练习,尝试安静地感受自己的呼吸起伏,这样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呼吸位置,避免出现吸气时抬肩膀、鼓肚子等错误的动作。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抽泣练习,让学生想一下自己平常抽泣时是什么状态。有学生提出:“抽泣时能感到肋骨下面的隔膜在动。”教师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快速呼吸,这样学生就能利用生活化的动作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在各种呼吸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地练习,并且在练习中进行体验和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学生如果能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则能自主掌握发声的方法,并养成积极练习的好习惯。
二、打开喉咙,获得头腔共鸣
在声乐练习的过程中,歌唱的起音十分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起音,尝试打开喉咙,获得头腔共鸣。教师要先指导学生掌握硬起音和软起音的起音方式,避免损伤声带,而后要让口腔和咽腔部分都充分打开,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头腔共鸣。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和生活动作相关的方法进行训练,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唱歌状态。
在学习《飘逸的南国风》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用方言演唱《对鸟》,尝试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然而,这首歌曲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没有形成头腔共鸣则很难唱出更好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起音,如何打开喉咙。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不要用猛烈的发音冲击声带,而应该注重保持喉咙的放松和平稳,不要挤压喉咙。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如何打开喉咙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模仿“打哈欠”的方式,经常注意自己的喉咙是否打开。学生发现,在打开喉咙后再来演唱《對鸟》这首歌曲,就能发出如同小鸟鸣叫一般的声音,声音效果会不明显得到提高。教师还启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声方式,如有学生提出,如果在嘴巴里面做出打哈欠的方式,而在嘴巴外面则露出微笑的状态,那么就能产生更好的演唱效果。在这样的状态下唱歌,学生能更快速地进入状态,唱出更为连贯而统一的声音。
不少学生在唱歌的时候很难控制声区,从低音部分向上唱时,唱到一定的高度就无法继续上升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好换声区域,慢慢地打开喉咙,控制好各个发声器官,掌控好呼吸,这样才能更和谐地解决真假声的问题。
三、做倒吸气,尝试母音转换
要想唱好歌曲,不仅要懂得发声,更要懂得咬字,做好倒换气息,做好母音转换。教师要让学生关注自己咬字的情况,避免咬字太死、咬字含糊不清、咬字的位置发声混乱等各种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字正腔圆,让学生能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使得自己的咬字器官变得更加敏感而灵活,进而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演唱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并在唱歌时注意如何换气,并进行母音的转换。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歌曲《辽阔的草原》,并让学生尝试总结这首歌曲的特点。有学生提出这首歌曲的曲调比较悠扬。教师则引导学生总结长调类歌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思考问题:“长调的调子一般都比较长,那么大家如果没有控制好呼吸,还能唱好歌曲吗?”这样就能将教学的重点逐步转换到如何进行倒气和换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倒吸气和母音转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尝试用“打哈欠”加“叹气”的方法将声音送出来。学生惊奇地发现,这样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能很好地进行吸气和呼气,能更好地将声音从腔体发出来。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样发音产生的效果,学生发现这样就不会发出刺耳的嗓音,而是发出乐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安排学生演唱《辽阔的草原》,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如果学生能将母语发送和音乐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则能更完美地展现声乐艺术。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展开换气,如何进行母音转化。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音乐效果,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效率。
四、视唱练耳,培养良好节奏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视唱练耳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歌曲的曲谱,让学生尝试在阅读乐谱的基础上将其演唱出来。这样能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时,教师可以利用风格鲜明的西北腔指导学生展开视唱活动。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上去高山望平川》等青海民歌,让学生先了解一下这些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首先在聆听中认识到这类歌曲的旋律比较高亢悠扬,有较大的起伏。此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视唱活动,并引导学生关注视唱的歌曲具有怎样的节奏特点。如有学生发现,西北腔的歌曲在节奏上一般都比较自由,尤其是在句末的时候表现十分明显,演唱时也可以注意使用假声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歌曲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进行演唱,掌握节奏就可以了。但是,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让其注意节奏和旋律,更要让学生注意如何表现音乐情绪。学生逐步能意识到要更好地唱歌,不仅要注意音准和节奏,更要注意情绪的体现。
由于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视唱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相应的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让学生从基本的歌曲入手进行视唱,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歌曲。
在循序渐进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控制自己的发声器官,如何发出标准的起音,如何转换气息,最后掌握声乐演唱的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要适当指导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嗓子,养成循序渐进的训练习惯,避免不正确的发声练声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声乐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世成.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中的听音训练方法[J].当代音乐,2017(16):37-38.
[2]罗东.高中音乐特长班声乐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J].大舞台,2010(12):165-166.
[3]陈晓平.关于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训练的基本方法探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7(0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