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的文学理论与《荒原》写作
2018-05-14傅长乐王娅庞文芳
傅长乐 王娅 庞文芳
摘 要:T·S·艾略特不仅是西方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的作品《荒原》则很好地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作为理论家的睿智的结合。本文以《荒原》为例证,即以说明艾略特的文学理论在其作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荒原;“非个人化”理论;客观对应物
T·S·艾略特(Thomas Sterns Eliot,1888-1965)作为西方现代派诗人的先驱人物,在20世纪的英美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艾略特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他的主要批评论蓍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21),《玄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他早年提出的创作和批评的“非个人化”理论论以及“客观对应物”的创作手法,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的基本内容是:生活与艺术不能等同,它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因此作家的个人感情经验必须经过非个人化的过程,将个人的情绪转变为宇宙性、艺术性情绪,才能进入文学作品。创作的理论总会指导创作的实践,而创作的实践又发展了创作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荒原》恰恰显示了艾略特作为著名诗人和优秀理论家的完美统一。
一、“非个人化”理论
正是因为艾略特强调艺术家个人的作品必须与历史这个大环境发生关系以彰显自己的意义,因此,艺术家必须效忠于他本身以外的某种东西,为之献身,争取获得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地位。于是,非个性化理论便成为艾略特这种传统观的必然产物。艾略特认为诗应当是非个人化的。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强调,诗人的创作是一种理智性活动,诗人应该隐匿个人感情的流露;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表现情感的。艾略特指出:“这种感情只活在诗里,而不存在于诗人的经历史中。”在艾略特看来,文学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即使最个人的部分也就是他前辈文学家足以使他们永垂不朽的地方。他强调“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消灭自己的个性。要做到消灭个性这一点,艺术才可以说达到科学的了。”诗人应该学会隐藏个人感情,防止创作中个人情感流露,诗中并不存在诗人的个性和人格线索。换句话说,个人的情感情绪、体验感受必须经过“非个性化”的过程,转化为艺术性、宇宙性、全人类的东西,使诗摆脱诗人而成为独立存在的实体。文学家所展示的应具有“历史批评”和“美学批评”的价值,为了这些“比较更有价值的东西,诗人随时随地准备不断抛弃自己。一个艺术家的进展便是一种不断地自我牺牲、不断地消灭个性。”正因为这样,所以文学家应当消灭个性。如果他只是“个人的”,“那么他只能是一个下等的文学家。”在《荒原》中,艾略特成功地把“非个性化”理論运用其中。《荒原》中诗人隐匿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放弃个人化表现,而体现出更广阔、更深层、更本质的人类社会的情感。诗人笔下那些丧失生存环境的人,孤独而恐惧,“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人们生活在普遍的互不信任之中,相互猜疑较量,玩弄对方,活着的人“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人人的眼睛都在盯着自己的脚前。”女打字员与小职员有欲无情的爱,以致“没大意识到它已经走了的情人”,她头脑中空虚的“半成形的思想经过:‘总算完事,完了就好”。人与人之间,即使是处在爱欲中的男女,也徒有空虚的精神。情欲的玩乐,根本谈不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温馨。这里没有典型化、个性化,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客观冷静地描绘了社会长链中的普通一环,代表了整个西方社会人们普遍的内在心灵感受。而《荒原》中的人物形象,也只不过是这个整体世界中可怜的符号而已。诗人写的不是一个人的个性,而是一类人的共性,超越了对人物形象的个人情感的狭小圈子,而具有了对人类、对社会、对人生的广阔而深层次的观照。
二、“非个人化”理论在《荒原》写作中的贯彻
《荒原》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流露出了作者内心的郁结,《荒原》的写作是“个人化”的。但是,在《荒原》的写作中,艾略特又确实是在认真地实践“非个人化”理论。那么,这一矛盾是如何解决的?我们经过仔细考查、分析发现,艾略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设定特殊的叙述视角。《荒原》是一首叙事诗,写的是诗人的一次梦幻游历,主要内容为诗人在荒原上游历时的所见所闻,叙事结构基本类似于但丁的《神曲》。与《神曲》类似,《荒原》中也出现一个引导者,希腊神话人物帖瑞西士。在《荒原》中,艾略特的叙述,实际上都是在帖瑞西士眼光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荒原》的原注中,艾略特指出:“尽管帖瑞西士只是个旁观者,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物,但却是诗中最重要的角色,他联络全篇。”“帖瑞西士所看到的实在就是该诗的全体。”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帖瑞西士是一个相当特别的人物。他曾经是个男子,后因魔法变为女子,最终成为两性人。所以,他既能洞察男人的世界又能了解女人的秘密,他所看到、体察到的是一个超越于男人与女人之上的完整世界。同时他还具有回忆过去、预知未来的能力,其目力、听力、触觉能力所及超越时空、力透任何物体。在作品中,表面上看来,他只出现了一次,但实际上他无处不在。帖瑞西士这个具有“本源性”的视角实际上也就成了古今人类的一个缩影,他站在一种全人类的视角上通古察今。因为帖瑞西士的意识具有全人类意识的性质,所以,作者个人的情感、意识便因之而获得一种超越性别的高度,从而也就获得了非个人化的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艾略特的诗作是他理论的具体化。他的“非个人化”创作观和“客观对应物”理论使得他笔下的《荒原》形象鲜明,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总之,这种有理论、有系统的实践,使得艾略特当之无愧成为现代英美诗歌中开创一代先风的先驱。
参考文献
[1]传统与个人才能[M].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2]诗歌的社会功能[M]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
[3]刘刚强.王国维美学论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4]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 高一 宏.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傅长乐(1984年6月),女,江苏徐州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王娅(1986年9月),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庞文芳(1981年7月),女,江苏徐州人,本科,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