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交流生学分互认研究
2018-05-14高杰
[摘 要]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高校自主权的扩大,高职院校为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交流生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交流生数量的增加,现有的学分互认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在分析高职院校交流生学分互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 键 词]高职院校;交流生;学分互认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183-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高职院校交流合作频繁,互派学生交流学习,更好地推动了校际间优势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为保障交流生学习效果得到认可,学分互认作为搭建学校间交流平台、促进跨校学习的有效手段应运而生。学分互认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各高职院校的封闭状态,使得资源共享变得更加容易。鉴于此,研究高职院校交流生学分互认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学分互认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概念界定
(一)交流生
交流生是指高校之间通过创建交流生项目,签订合作协议,选派到对方高校学习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学生。
(二)学分互认
学分互认,又被称作学分互换,是指本校学生前往交流学校修读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课程,成绩合格者可以取得交流学校课程的学分,当回到本校后,根据学校间的合作协议和本校的学分管理制度,将在交流学校所修课程的学分转换为本校相关或者相似课程的学分。
二、高职院校交流生学分互认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分互认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学分互认的标准。高职院校之间互派学生进行交流学习,顺利地实现学分互认,首先要建立起学分互认的标准。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院基于合作协议,在交流生学分互认上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但由于缺乏統一的指导及规范标准的约束,对课程学分的认可标准、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等都尚未形成规范性的认证机制。
(二)缺乏学分互认的系统。高职院校校际交流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专门的学分认定系统。学生交流前无法知晓交流学校的课程设置,不能根据自己的专业要求和兴趣,进行合理选课。学分的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在他校修读的课程名称是否与本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名称一致或相似,且其学分要大于等于本校课程。这样的学分认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权,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完善,与学分制的初衷相悖。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交流生学分认定的管理过程中,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对交流生具体的学习计划和所交换学校课程的具体情形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当遇到学分认定的问题,大部分交换生在访谈中表示:一般选择妥协,和同专业的同学保持一致。这说明交流生在学分认定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能依照学校的制度选择所规定的课程,兑换所规定的学分。
三、高职院校交流生学分互认的思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建立学分互认标准,完善成绩转换机制
建立统一的学分互认标准,科学地进行学分认定,不仅可以使交流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肯定,也能更好地推动交流生项目的开展,增进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尽管国内外的高职院校的学分体系和课程设置存在差异,但基本都是以学分制作为基础的,借鉴国外成熟的学分转换标准,建立学分互认的标准,完善交流生的成绩转换机制,才能保障学分互认互换过程的科学、合理、规范。
(二)建构学分互认体系,开发学分互认系统
交流生的学分互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应当在统一的框架结构下,建构学分互认的体系,开发高效、操作性强的学分互认系统。学分互认系统对校际间选课的具体要求提出了明确的准则,形成的课程指标体系具有参照性,使得学分认定过程中一些模棱两可的标准具体化。这不仅保障了学生根据专业和个性发展需要自主学习的权利,还规范了学分互认的监督体系,保证了教学秩序有序进行。
(三)坚持以生为本,制定学分互认管理制度
科学的制度是高职院校交流生学分互认顺利进行的保障,交流院校之间应在遵循一般教学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协商制定学分互认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制定学分互认制度时应体现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维护其切身利益,这样制定出来的学分互认管理制度才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章曙雯,周淑芬.不同类型高职院校间学分互认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7(24):57-60.
[2]汤苗苗,钱雪娟.交换生学分认定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24-25.
作者简介:高杰(1988—),女,江苏扬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