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2018-05-14郑伟

好日子(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渗透研究德育管理中国传统文化

郑伟

摘 要:教育不仅是传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还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担。而德育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则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是就德育管理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德育管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引言

学校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不仅要对现行教育体制下德育教育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出德育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拓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为德育素质教育实效性以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传统节日文化氛围的营造

德国著名教育家李特曾经说过:“陶冶就是将人们从无底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使其在开阔的平原上,感受世间万物与心灵产生的共鸣,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孔子则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样的理念。虽然两者所处的社会和环境不同,但是他们都人为潜移默化的感染对于人性的完善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曾经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在这里墨子之所以选择用染丝形容人的思想道德,主要是由于其受到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而决定的。学校不仅是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同时学生在其一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在学校中度过很长的时间。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感染和影响具有极大的影响。作为学校而言,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力度,同时通过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促进学校自身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全面提升。首先,运用多样化的方法促进校园文化氛围的不断增强。其次,通过举办全校节日庆祝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大型文化节日展览活动的方式,要求学生领略学校的风采,以達到激发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目的。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知识竞赛或者文艺庆典的方式,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为其后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德育实践需要结合社会实际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学生良好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加强学生现实生活中德育实践教育的力度,采取典型示范和行为转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认识、感悟、体会道德最终达到行知合一的目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经常的组织学生参与有助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的活动,将中华美德的传承与校园活动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比如,通过开展社团活动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学校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实现了培养学生良好竞争与合作艺术的目的,为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学校通过开展社团活动的方式,一方面达到了增强校园文化气氛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在侵染学生灵魂的过程中,达到了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目的,为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德育学习需要传统文化课外读物的熏陶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和骄傲的资本,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基,根基越稳社会发展的自然也就越快,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其不仅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同时中华民族的有效传统文化和历史也需要其传承。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为学生接受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在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感染与情感的熏陶。比如,在培养学生良好社会责任感与道德价值观的工程在,学校可以选择历史传统文化书目中能够充分体现到家、法家、如家思想的经典书籍作为德育创新教育的资源,不仅达到了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为其后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课外书籍的活动,也为学生全面的掌握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供了便利,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道德素质以及学校德育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4、德育学习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利用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相应的知识和信息。而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拓展传统文化宣传的途径和方式,在充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同时,加强网络宣传的力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平台搜集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知识,然后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比如,学校通过在校园网站上专门开辟中国传统文化专栏的方式,向学生推荐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要求学生在自主观看视频的同时,就当前社会上发生的道德腐败现象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解和认识的目的。另外,教师通过网络积极的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加强针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渗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借鉴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利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结晶,加强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才能将我国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另外,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渗透力度的持续加强,不仅实现了促进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全面提升的目的,同时也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焦祥春.刍议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9:179.

[2]冯文娟.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8,14:172.

[3]马红敏.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J].中华少年,2018,13:72.

猜你喜欢

渗透研究德育管理中国传统文化
简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真学理念的渗透研究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的研究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