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

2018-05-14邓莉

北方音乐 2018年6期

邓莉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运用达尔克罗兹律动教学的实践方法和具体的案例,围绕着“体态律动” 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在掌握达尔克罗兹身体语汇后以节奏的身体运动为切入点,让学生结合音乐要素来进行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身体语汇;节奏表现;音乐要素身体律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瑞士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先生的体态律动教学理论提出应用身体运动语汇与音乐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从身体的体验中去音乐的节奏、音乐要素的变化和情绪。“体态律动”是以身体运动来感受和再现所听到的音乐,身体就变成了“乐器”,并包括嗓音发声、乐器表演,把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放在重要位置。

为此,我在小学四、五、六年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践,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来说说如何具体实践的。

一、掌握达尔克罗兹身体语汇

首先让学生感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中的身体语汇——原地动作和空间动作。

原地动作包括;拍手、指挥、摇摆、弯腰、说话、歌唱等;空间动作包括;走、跑、爬、蹦、跳、奔跑、滑行等。这些动作可以和身体的高、中、低位置结合,也可以用身体的头、身、臂、手、脚等各个部位,与歌曲的动作、体感、表演等相互配合,以表示不同的节奏、旋律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编创短小的音乐片段来让学生随音乐做身体的动作。如

在动作中提示学生把自己的情绪体验结合表情和神态。

教师所创作的音乐要与动作的特点相结合,可将音乐加入跳音、顿音让学生表现短促、有力地蹦、跳等动作。待熟练后,将音乐变化或打乱顺序,学生一时走、一时蹦、一时滑行、一时奔腾,做出迅速动作反应。

二、以身体的节奏表现为切入点进行音乐要素身体律动体验

节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节拍、旋律、乐曲结构的保障。在实验中我抓住以下三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体验身体要素的达尔克罗兹身体律动实践。

(一)是让学生用动作感受音的时值,引导学生在感受具体时值时学会控制音的内在张与驰,用身体表现出细微变化

先由单个节奏身体动作开始,如用向前一步走或原地双臂划一圈表现四分音符时值,之后到具体的音型学习,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符组合,适当加入休止符,体验各类乐汇所表现出的不同感受,可以感受停顿、等待或者是带结束感的。

学生通过节奏时值身体律动进而到音型的体验和表现后就对学生提出区分乐句的要求,用身体运动去区分和感受强拍、弱拍的开起和收束,先可从完全小节训练开始,之后再进行不完全小节的身体表现(律动)学习。

如在聆听大提琴曲《梦幻曲》时,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乐句的动机旋律“5 | 1 -”,學生们或向前走2步,在长音处结合头部的低头后向上的伸展动作表现或者原地做身体的下上起伏来感受展现出应该的上行状态,播放音乐,让学生一听到这2个音的音高时便做出身体反应,很容易区分出乐句,且动作的强度集中在了“1”音(节奏重音)上,便于学生理解不完全小节。

在学生学习了音型、分句等基础之后对学生进行单声部曲式练习。将学过的若干乐汇或音型组合成乐句,变成较为复杂的两段或三段式,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或即兴表演、或用嗓音或用乐器来进行合作,感受不同段落的差别和相似之处,对曲式的学习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学习对位节奏、复合节奏等打下基础。

(二)是引导学生感受拍律和变化,通过身体运动感受和掌握节拍特点

通过把运动与呼吸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强音时身体保持紧张感,在小节中最后一拍再放松从而获得对节拍的体验,期间还能用身体展现出不同各拍的重量和差别,通过每小节最后一拍做好动作的准备,而在每小节第一拍的强拍上进行释放,其他节拍保持,学生在音乐中进行呼吸及能量运动,身体配合节拍、旋律表现各个节拍的差异和起伏,为用身体表现各种节奏要素打基础。可由简单的单拍子开始训练,之后再进行复拍子练习。单拍子的身体运动为直线运动,复拍子的身体运动把单拍子的动作扩大,表现节拍的延伸。如:

当节拍变得复杂时,如感受混合拍子时,学生拆分成四个小组,两两为一个组合,进行节拍、动作配合学习,期间,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变化和反应。如:

运用达尔克罗兹快速反应练习学习变化拍子,让学生身体对节奏(音响)做出即时的动作反应。如:

让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在稳定节拍提示下跟随做出自己的动作反应,提示节拍重音、速度和动作的协同性,之后交换相互的声部。当熟悉配合后,可以加入适当的音来练习,培养学生的音高和和声的概念。

在人音版六年级下册中歌曲《转圆圈》的学习当中,我就运用了这个方法,学生在左右手配合脚步身体节拍律动后准确地演唱,同时能用边做身体动作结合1、3、6小调式主音代入节奏中唱和声,既巩固了变化拍子认知也加强了音准、调式的学习。

(三)是利用速度、力度的变化和差异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的发音效果

音乐中速度、力度的变化往往是歌(乐曲)情绪变化的重要标志,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的大小来表现速度的差异,用脚步、手臂、头部、肩部或整个身体摇摆等随着音乐的变化自我任意运动,之后再做渐快、渐慢的动作表演,最后回归原速中;让学生体验情绪与肌肉紧张度的关系,控制自己随音乐不同力度来调节动作(肌肉)的紧张度,体验热烈、激动与柔和、平静中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时做出面部表情、大小幅度的动作及音乐中细腻的情感变化。

在身体运动的学习中我启发学生利用自己身体部位去表现不同的音响效果:如跳音、跳音、连音、波音、颤音、滑奏等。例如在学习波音的时候,教师弹奏旋律,学生通过一边行走,一边听到波音的演奏效果就做出身体的动作反应:有的学生用手腕、手掌加手肘的上下做波浪形的摆动来表现;有的用自己的肩膀带动两手手臂;有的用自己的上下身体的S型扭动;有的用自己的臀部摆动随音响做身体变化,既理解了波音的涵义也模仿了它的实际效果。其次乐句的音头、音尾、停顿、延长、节奏的延展或紧缩等都可以通过达尔克罗兹身体律动来进行体验和表现,为学习音乐的节奏、乐句、结构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结合学生身体运动能力进行多样的达尔克罗兹身体律动学习实践

(一)自由式身体律动体验法

在实验最初先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对音乐的听辨能力,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自由随音乐做任意动作,要求能用动作表现出音的长短、强弱,旋律快慢等,训练学生身体与音乐同步的协调和反应能力,把音乐变成了身体的活动,更感性和形象地去体验音的特性(长短、高低、疏密、起伏等)。

(二)在教师指令下学生做出即时的身体律动法

这个方法在实验的中期和后期运用较多,如让学生围成一个正方形,跟随音乐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在听到老师发出“转身”指令,在每个乐句末尾最后一个小节做转身动作,向后方向继续走。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自然地能听辨出乐句并做出身体反应。

可如边听一段带跳音的音乐边按照节拍在地板上拍打橡胶小球,在不同乐句用按照不同节奏改变自己拍球的节奏,感受音乐弹性和拍子的强弱规律。

当旋律中有出现变化多、对比大的,可以结合几种道具来进行,如六年级上册聆听管弦乐《波斯市场》一课中我在主题一活动中利用橡皮筋的拨动与头颈部模仿骆驼行走一顿、一顿的步伐性特点;在主题三中把纱巾与乐句呼吸相结合表现出音乐的柔美和连贯的音乐感受;在感受主题五时用带小棒的丝带转动与身体躯干动作结合让学生模仿阿拉伯音乐中迂回缠绕的音乐特点,学生不但学习兴致高,借助道具与身体的律动配合也明确了乐曲结构。

在实践中我着力侧重突出教学环节中进行综合式达尔克罗兹身体律动学习的实效,针对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来训练,对于学生感受各音乐要素、对歌(乐)曲的情绪体验、身体律动与音乐的协同配合及再现等都有着明显的效果,扩大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丰富了学习的学习方式,对音乐教学有着良好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丽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