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流动新趋势下县域经济体人口流失的根源及其对策

2018-05-14高瑾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口流动

高瑾

[摘要]当前的人口流动趋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西部流向东部、北方流向南方那种面上的人口流动正在逐步转变为点上的聚集,即东部中小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向一二线重点大城市汇聚。在这一趋势下,以慈溪为代表的县域经济体人口流失問题已经相当严峻,不管是高端人才还是低端的劳动力都在加快脚步逃离。而且根据Zipf法则,这一人口流动新趋势不仅不会消失,相反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不同层级城市规模效应的大小局限导致了小城镇人口的流失和大都市人口的聚集。因此,借助大城市的规模优势,融入都市圈发展,才是解决慈溪此类县域经济体的人口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人口流失;规模效应;都市圈;人口流动

[中图分类号] F24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18)02-0116-05

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最初人们受到马尔萨斯约束的影响,一度认为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会有负面作用。但之后学术界越来越意识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要远超其负面影响。例如,库兹涅茨(Kuznets)就提出,大规模的市场依赖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其增长,人口是规模化生产导致专业分工的必要前提。西蒙(Simon)认为人口增长不会致使家庭储蓄减少。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劳动力人口较多,反而更有利储蓄。而且有关马尔萨斯提出的资源约束,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资源约束将促使人类的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比如,鲍瑟若普(Boserup)提出的“人口推动假设”。她提出人口增长对生产技术变革具有正面推动作用,但这一重要的作用机理在过去被忽略了。

近二三十年的研究表明,人口减少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恶果。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兰德公司和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都对人口低增长、下降问题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会引起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下降,从而引发劳动生产率和地区竞争力的减弱;同时,加重整个地区的养老和社会保险的负担,该地区的医疗需求和成本将与日俱增等。现在在学术界,人口增长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一论断有了共识。

但现在以慈溪为代表的浙江中小城市人口流失问题相当严峻,已经影响了这些中小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动力。浙江中小城市人口流失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借助“八八战略”破解这一困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慈溪人口流动的现状

现象一:A在北京做IT,辞职回慈溪。原本A很自信,觉得凭借自己在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慈溪肯定大有作为。但事实告诉他在慈溪找到一份通信研发方面的工作异常艰辛。在北京,一周之内收到好几个录用通知是常有的事,但在慈溪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做软件的小公司,人家给出的薪水是试用期3500元,转正之后5000元。A决定再回北京。

现象二:B是一个做餐饮的外地人,因为吃饭的人变少,店租、人工居高不下,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关门,二是涨价。B经过思考,觉得涨价会让消费的人更少,最后也难逃关门这一结果,最终B选择关门去大城市开他的小餐馆。

这两个现象折射出像慈溪一样的县域目前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人的逃离,不管是高端人才还是低端的劳动力都在加快脚步逃离。

2016年末慈溪市级登记在册流动人口降至82.64万人。去年在宁波所有区县市中,慈溪是唯一一个流动人口下降的地区。虽然从表面来看,该数值下降幅度不大,仅为1.79万人。①但由于2016年杭州举办G20,使得暂住证的管理变得十分严格,过去遗漏的现在基本已经补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慈溪却在逆势下降,说明慈溪人口流失问题已经相当严峻。慈溪不是个案,当前很多县域经济体都面临这个问题。

二、人口流动趋势

当前的人口流动趋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而且这一新的趋势的结束为时尚早。过去西部流向东部、北方流向南方那种面上的人口流动正在逐步转变为点上的聚集,即东部中小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向一二线重点大城市汇聚。

早期,大量的中西部人口涌入东部沿海地区。2002年外来人口35万人,2003年这一数值达到40万,2005年增长到60万,仅仅两年后70万。这是慈溪早期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得益于这一重大利好,慈溪的人口密度、城市活力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慈溪就是整个东部地区的缩影。

但自2006年起,慈溪人口密度的增长幅度开始放缓。到2013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口密度下降了39.89人/平方公里,之后人口密度持续下降,截至2016年底,慈溪人口密度已下降至1378.10人/平方公里②。与之相反,上海、杭州等大都市的人口密度一直处于增长态势。甚至上海和杭州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有人口大爆发。近几年上海由于受国家控制大城市的宏观政策的影响,人口密度的增长幅度有所放缓。

现在像北上广一线大都市被普遍认为人口超负荷。而且,政府也在这一判断下执行了一系列旨在控制人口的各项政策,包括入户困难、购房受限、教育挤出等。据此很多人认为,人口会大量逃离北上广。对此,笔者却认为人口不仅不会流失还会大量涌入。

像欧美、日本这些城市化相当成熟且稳定的国家,人口仍然在向核心大都市聚集,尽管这一趋势已经放缓,但这一过程从未停止。纽约的人口已经突破855.04万人,占美国总人口将近3%③,在5年内,其人口增长幅度达到4.5%。伦敦人口超过860万,其人口密度达到5197人/平方公里④。甚至日本在总人口下降的情形下,东京的人口逆势上扬仍在增长。

一个城市的人口是否达到饱和,其实可以用Zipf法则来判断。Zipf法则指的是在一个国内,人口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分布有其内在规律,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是第n位城市的n倍,符合帕累托分布。公式表示如下:

RiSi =A(1)

其中R代表城市的位序,S代表城市人口规模, 为帕累托指数。 越大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在城市间分布越均匀,当 趋向于∞时,代表人口在城市间平均分布。 越小表明人口分布越集中,在不同城市中分布越不均匀。 为0时,表明人口集中在一个城市。最为理想的 值为1,表明人口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分布合理,高位与低位城市都能较好地发挥其各自职能。

两边取对数,公式变为:

lnRi=lnA- lnSi(2)

笔者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来表示城市的位序,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之和作为城市人口规模。通过对2002~2015年城市人口分布的统计数据来观察 的值。借助EVIEWS软件,将实证结果制作成图2。分析得出以下结論:

1.在2002~2004年间, 值变动较小,且均在1.098以上,说明这一阶段,人口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分布较为均匀,即人口较为分散。高等级城市在人口吸纳上表现平平,而低等级城市发展较好。

2.在2004年后, 值降幅明显,表明人口开始集中。高等级城市在人口吸纳上要优于低等级城市,人口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差距变大。

3.目前 >1,说明大城市在人口的吸纳上还有很大空间。这一现象主要由于当前控制大城市发展的政策思路,例如户籍控制,土地限制等。但即便这些政策减缓了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仍不可能阻挡这一趋势。未来大都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人口的大量流入是必然。

三、剖析人口流失根源

人口涌向大城市,而慈溪等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却在下降。背后的的原因耐人寻味。

(一)流行观点的评述

关于慈溪人口流失,目前有三种解释较为流行,其一,这是外部宏观经济恶化的结果。但我们会发现,在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有些城市的人口依旧在大量涌入,即使该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也阻挡不了这种趋势,而有些城市人口却在大量流失。因此仅用一个宏观外部环境来解释毫无说服力。

其二,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吸引不了,是人才的生态出现了问题。人才生态里面包括的内容繁多,就业机会、房价、居住环境、子女的教育、配偶就业等。如果按照这种观点,像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并不是最优选择,因为它们房价高企、空气污染、教育资源紧张。但实际上这类城市的人口尤其是高端人才还在不断涌入。

其三,这是由于地方政府的补贴、优惠措施还不到位。只要政府愿意下血本,自然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为此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针对各类人才的相关政策。但事实上,真正因为补贴、优惠措施留下来的人才寥寥无几。

以上三种观点虽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们无法真正解释慈溪人口流失的原因,也无法解释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在不同因素影响下不约而同地选择离开小城镇来到大都市。为此,笔者认为要想触及慈溪人口流失的根本原因,要从大都市与小城镇的区别来解释。

(二)人口去留根源剖析

笔者认为是大都市与小城镇在规模效应上的不同导致了慈溪此类小城镇的人口流失。

假定最初一个城市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由w1与e1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都市由于其大规模的人口、经济体量会加速产业分工细化,不管是高端人才还是低端劳动力都极为容易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劳动力与工作的匹配度较高。此外,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还会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性。这些都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D曲线向外移动变成D。此时不论是工资水平w2还是就业机会e2都大大高于最初的水平。如图3所示。而这又会进一步吸引、集聚更多的人口流入,即S曲线也向外移。此时城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率的提高使得D曲线继续向外移。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如此循环往复,城市规模会越来越大,其规模效应的优势也将会进一步显现。

但慈溪这类县域经济则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如图4所示。最初慈溪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由w1与e1表示。但因为本身的体量不够,导致产业分工粗放化,使得高端与低端劳动力在慈溪找不到用武之地,劳动力与工作不匹配,劳动力的正外部性消失,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D曲线向内移动变为D。此时不论是工资水平w2还是就业机会e2都开始低于最初的水平。而这会使得更多人口逃离慈溪,即S曲线向内移。而人口的流失进一步缩减了经济规模,产业分工粗放化加剧。生产率的降低使得D曲线继续向内移。这也是一个循环往复。

四、慈溪人口流失的对策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的规模局限导致了人口的流失,同时人口流向大城市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那么我们应如何突破自身局限,吸引和留住人口。笔者认为借助“八八战略”,利用大城市的规模优势,融入都市圈发展,才是县域经济体的出路所在。

(一)打通交通连接。完善、便捷、高效交通是前提。一个地区需要好的基础设施把人口和资源与大都市联系起来,发挥规模效益的正面作用,相反,会陷入“窝里斗”和“一盘散沙”的恶性循环。我们要融入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拉近与上海、杭州、宁波的空间和时间距离,打造同城效应。1.接轨上海。利用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优势,打造慈溪与上海的高频次快速公共交通。2.接轨杭州,建立市区到余姚高铁站之间的无障碍高速连接。3.接轨宁波,把龙山作为桥头堡,打造龙山与宁波快速交通轨道。

(二)打造研发飞地。在人口尤其是高端人才流向大城市的趋势下,我们要破除过去的思维定式——坚持要把高端人才引入并且留在慈溪。过去的这种做法不仅导致人才引进的成本极高而且流失情况也相当严重。我们应秉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在一二线城市建立研发飞地。飞地并不专指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去开辟一块制造基地,它还可以是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去建立一个研究基地。让上海、杭州、宁波等大都市的人才为我所用。

(三)协同配套产业。首先,产业是一个城市吸引人口的根本所在。优秀且可持续的产业会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就不愁没有外来人口的流入,就不愁人才来了就跑。其次,发展何种产业,我们也需要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在产业发展中,既不能把目光锁定在高精尖端产业,也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应根据自己优势积极发展与都市圈大城市联系密切的产业。首先,大都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无法容纳所有企业产业化的需求。慈溪可以考虑与上海、杭州等大都市的孵化园之类的机构合作。当这些园区内的项目研发成功后,将其产业化落地在慈溪。其次,根据自己原有的产业优势引入该产业的龙头企业,提前为这些大城市的外迁企业在本地落户谋划布局。以杭州湾为例,依据慈溪原有的汽配产业优势,引入上海大众,由龙头企业来整合、发展本地的汽配产业集群发展带。最终使得慈溪进入一个产业促就业、用就业聚人气、用人气带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关注企业。不管是低端还是高端劳动力,企业才是主体而非政府。各层次人口的最终“归宿地”以及人才创新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主要是企业。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要把目光仅盯住人上,要从企业入手。以人才为例,笔者在对新海、三禾锅具等企业调研中发现,在人才的判定上,政府与企业并不一致。政府往往以学历、职称作为判定指标,但对企业来说,它愿意支付高额薪水留住的员工就是人才,它愿意给予主管级以上岗位的员工就是人才。哪怕该员工的学历只有初中,职称只有初级。因为有些才能仅用学历或职称是难以衡量的。这就要求政府制定政策时先听取企业的意见与建议。

[ 注 释 ]

① 数据来源于《慈溪统计年鉴》。

② 2006~2016年《慈溪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杭州统计年鉴》。

③ 上海移民公司澳臻移民编译,美国纽约市人口创新高:超850万,www.liveinau.com.

④ 郭炘蔚,数据称伦敦人口突破860万创70余年来最高纪录,中国新闻网,2015.02.03。

[参考文献]

[1] (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4版)[M].中信出版社,2003:6~10.

[2] A.A.邓金等.2030年全球战略预测[J].俄罗斯研究,2011,(4):17~47.

[3] 刘乃全、孙海鸣.上海产业结构、人口、就业的互动关系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3,(1).

[4] 张弘、赵曙明.人才流动探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2):4~6.

[5] 陈奕平.当代美国人口迁移特征[J].人口研究,2002,(4).

[6] 洪银兴,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3.

[7] 袁素娟、郭丹云、申志永等.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3,(16):23~72.

[8] 刘乃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23.

责任编辑:徐慧枫

猜你喜欢

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
中国“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路径探究
通向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阶梯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人口迁移流动下的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探究
安徽农民工外出就业选择行为分析
人口流动视域下的乡村协同治理模式建构
新时期农村人口流动与村庄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