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作品《如来藏》的音乐美学探究

2018-05-14邓兰亭

北方音乐 2018年22期

【摘要】二胡套曲《如来梦》是刘文金先生现代创作的一首大型二胡套曲,其作品有着其他作品所无法具有的气势恢宏,富有哲理和佛学内涵。而在二胡作品《如来藏》中是其哲理与内涵的总汇。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从形式与内容、意境与格调四个方面对二胡作品《如来藏》进行思考、分析,探究其特征与功能。

【关键词】二胡作品;《如来藏》;美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一、二胡作品《如来藏》简介

《如来藏》选自刘文金先生2012年所创作的二胡套曲《如来梦》,该曲又名《袍修罗兰》,为套曲《如来梦》的终曲。套曲《如来梦》由地、水、火、风、空、见、识及如来藏八个部分构成。“地水火风空见识”就是佛家所谓的“七大”,是结合成整个世界的七种宇宙间的元素。最后,七大汇归于如来藏,所以《如来藏》在这八首曲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像是百川汇归大海的海,而七大就是七大支流。如果说《如来梦》从大地的混沌初开到此处的生命的顶峰境界,那么《如来藏》就是绝对的真理,就如同西方交响乐中的总结概括,气势磅礴的终曲一样,《如来藏》无论是主题思想还是音乐结构都是前七首作品的总汇体现,意蕴无穷。

二、二胡作品《如来藏》的形式美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音乐作品中的“规矩”二字象征着音乐作品中的结构。该作品是一首典型的规律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作品由引子、慈祥而又纯净的慢板主题及其展开再现,明朗而又轻快的小回旋曲而形成的中部,及其变化的再现和尾声构成。

引子:作者将其定义为“天上飘来的引子”,意在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静谧之感。由非方正的长乐句构成,自由的华彩在二胡的高音区演奏,似善良的仙女从天上漫步而来;由高音到低音的渐进的旋律,给人带来一种宛若仙女从空中飘下落地的唯美场景;在其变化的节奏里时而紧密,时而疏松,扣人心弦;在弱起渐强的减弱的力度变化下,犹如仙女落地缓缓的像满怀期待的人们款款而来。

呈示部:是一个典型的展开型带再现的单主题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平稳而又规整的旋律刻画出坚决而又慈祥的呈示段,节奏为满怀动力之感,较为规整的二八节奏在二胡内外弦的把位之间游走。较自由的展开段刻画出万象交织般的流离岁月,在主题旋律重复后进入自由三连音的展开,在二胡外弦高音的明亮与内弦的宽厚对比下,呈现出如海浪般的起伏变换。最后在主题的再现中回归。

中部:中部是一种小回旋曲结构,为ABACA,在主部和插部的对比中奏出明快的旋律,中部材料主要选自于评弹及江南丝竹,充满京韵的回滑音在渐弱渐强中自由运转,需要演奏者具备演奏滑音的技巧。最后由快板转入稍慢的行板,由热闹的气氛瞬变宁静,对比间为再现部的氛围埋下伏笔。

再现部:为简化的主题的变化再现,由一段构成,回到那慈祥而又庄重的熟悉旋律中。

尾声:由主题的旋律变换而成,最后在内弦中空弦中结束,似仙女飞天般,留下那随风飘摆的衣襟,追寻那生命的顶峰境地,诱人细细追寻,又如沁人心脾的茶香让人回味无穷。

在规整的复三段的曲式结构中,围绕着严谨的音乐结构,运用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共同阐释该作品的形式美。

三、二胡作品《如来藏》的内容美

音乐作品的内容通常是由主题和题材构成的,主题与题材的选用是决定音乐作品高度的关键之一,探究二胡作品《如来藏》的内容美,下面便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题材

鲁迅曾道:“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任何作品在创作之初都十分重视题材的收集,以在大千世界中找寻各异的题材为出发点,通过各异的题材,诉说不同的故事,表达各自的思想及社会意义。而现代作品二胡作品《如来藏》中,以璎珞姑娘的故事为题材,璎珞姑娘来到人间寻找真、善、美的一系列所见所闻及其体会真、善、美,最终懂得了真、善、美的意义。在此中,璎珞姑娘即为“真善美”的象征。其题材选自前所未有的佛学故事,该作品《如来藏》更是直接以佛学概念来命名,顿时让人体会其题材的高雅与肃静,体会一种佛学静谧与佛学哲学。该曲突出一种佛学的纯净,教化世人,使听者在感受美中得到净化,可谓是独具匠心。

(二)主题

主题是一部音乐作品的灵魂,是一部音乐作品的统帅。二胡作品《如来藏》选自二胡套曲《如来梦》,八首二胡作品构成这部二胡套曲,虽然风格多样,艺术趣味不同,故事不同,定弦不同,但其有着主题的同一性——单纯的追求纯净的“真、善、美”。每首二胡作品都围绕着该主题,二胡作品《如来藏》通过描述璎珞姑娘的追寻真理的故事为题材,将自己对“真善美”追求的融合,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该作品在描述璎珞姑娘追求真理的故事与套曲总体表达的主题真、善、美相呼应,承载着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通过音乐的旋律与二胡音色的丰富和有序传达于听众健康而又意味深长的听觉享受。

四、二胡作品《如来藏》的意境美

意为意象,境为境界。简言之,就是移情于景,借物抒情。古人咏梅,颂其坚毅,营造的是一种高雅的意境,表达的是高洁的情操;古人咏菊,是一种人文人格和气节的写照。

对于二胡作品《如来藏》意境之美的探索,每位听众或者演奏家自然有着不同的见解,但从作者的立意与音乐的旋律以及二胡套曲《如来梦》的意蕴出发,本人有着这样的理解。在作品中的情节中书写着袍修罗兰从天上来到人間,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却让“美”擦肩而过。直到璎珞姑娘的再度出现,他才恍然大悟“真理与美同在”的真谛。该作品的引子的音乐在二胡高音区,奏出飘渺而又幽幽的旋律,缓慢而又自由地由高音向低音转化,最后仿似落地间站稳脚步,定足于人间。此刻正与袍修罗兰从天上来到人间的故事情节高度契合,烘托出一种自由而又飘渺的意境,同时也预示着故事的发展与感悟。音乐慈祥而又自由地进行着,在二胡的内外弦及音位的变换中,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象外有象”的意境。结合故事情节,仙子漫步于人间,寻找那美的真谛。忽然如炎热中送来凉风般,跳跃的喜悦打破了宁静,美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这种琢磨不透的美却也成就了一种独特的意境。最后回归原来慈祥的音乐之中,在虚无缥缈间璎珞姑娘再度出现,与之而来的便是“美”的真谛,聆听音乐,带来一种如临其境,心驰神往。

五、二胡作品《如来藏》的格调美

格调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多指渗透在作品中的意蕴和情调。对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作格调的高低,同时,作品格调的高低也意味着作品是否能经过时间的洗礼从而经久不衰,流传百世。

《如来藏》所具有的高雅格调是毋庸置疑的,单从其名便可体会出来,“如来藏”三字原是出于自佛经,佛象征着慈悲,是真善美的化身。对于二胡作品《如来藏》格调的美学探究,可以从其形式、内容等多种方面得以体现。从作品的立意方面而言对“真理即是美”的感悟,体现了作者高尚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从作品的形式及其内容又体现了作者一种健康的审美理想。作者的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成就了这首高格调的作品。同时,作品的社会意义也同样具有高雅的品格。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从古至今人的理想追求。在欣赏了二胡作品《如来藏》后,也会体会到一种雅致之感,这种感受便是作品高雅的格调所传递出来的一种心旷神怡,这会是一种洗礼,这种洗礼来自音乐,来自心灵,来自灵魂,来自对美的追求,来自每位听众内心的真、善、美。这是一种健康的内容对应适当而又巧妙的表现形式,是音乐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众多因素共同体现着这首作品高雅纯正的格调美。

参考文献

[1]韩锺恩.音乐美学基本问题[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2):88-96.

[2]孙博.二胡套曲《袍修罗兰—如来梦》演奏与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1.

作者简介:邓兰亭(1995—),女,湖南怀化人,硕士,赣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器乐演奏(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