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音乐的多元化创作浅析
2018-05-14杨赛君
杨赛君
【摘要】采茶戏音乐是一种历史悠久、独具民族音乐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吸收了地方民俗文化的精髓,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田野风情。对此,笔者从采茶戏音乐特征入手,探讨了采茶戏音乐的多元化创作,以期丰富采茶戏音乐内涵和主题意蕴,优化采茶戏音乐艺术品质,从而促进采茶戏音乐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采茶戏;音乐特征;多元化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一、采茶戏音乐的主要特征
(一)乡土特色突出,喜剧色彩浓厚
一方面,采茶戏主要描绘的是采茶人民群众劳作的生活场景,撷取日常生活琐事入戏,表达了茶农勤劳朴实、机智勇敢的精神,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韵味和地方特色;另一方面,采茶戏音乐是由茶农在采茶时即兴演唱而成的,语言簡单直白,幽默风趣,表演欢快活泼,气氛轻松愉悦,极富喜剧色彩,常常令观众捧腹大笑。如采茶戏《补皮鞋》《试妻》《游湖》等戏曲,贴近生活,语言幽默诙谐,情节生动形象,趣味性较强,颇受观从喜爱。同时,采茶戏多以喜剧和闹剧为主,很少有正剧和悲剧,即使是悲剧事件,也会以喜剧形式表现出来,它折射出底层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如采茶戏《满妹贺喜》《大劝夫》《四九看妹》,均以喜剧的手法批判和讽刺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唱腔形式独特,可塑性较强
任何一种戏曲都有自身独特的腔调,采茶戏亦是如此。采茶戏音乐风格鲜明,唱腔形式独特,可塑性较强,以“茶腔”和“灯腔”为主,“路腔”和“杂调”为辅,简称“三腔一调”,极大地丰富了采茶戏音乐表现力,为采茶戏音乐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茶腔音色优美抒情,多以徵调、商调和羽调为主;灯腔音质浑厚,旋律多变,多以徵调和宫调为主;路腔诙谐逗趣,活泼轻松,多以商调为主;杂调音质柔美,虽不做主唱腔,但偶尔穿插使用时,可以起到良好的点缀作用。
(三)表演“三奇三绝”,别具匠心
“三奇三绝”是采茶戏音乐独有的艺术特色,其中,“三奇”是指采茶戏音乐无宫廷舞和才子佳人舞,只描述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爱情,采茶戏音乐表演形式以歌、舞、戏三者并重,相伴相随;而“三绝”,即灵活多变的扇子花、别具一格的单袖筒、独具特色的矮子步,是采茶戏音乐重要的艺术瑰宝。
二、采茶戏音乐的多元化创作
(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丰富采茶戏音乐发展内涵
采茶戏音乐发展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采茶戏音乐内容陈旧、创新不足,与新时代、新时期所传达的主流思想与价值观念相冲突,难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从而无法得到广泛传播,导致采茶戏在大众娱乐中的地位下降,逐渐没落。因此,要想振兴和弘扬采茶戏,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革新采茶戏音乐创作理念和内容,丰富采茶戏音乐内涵和主题意蕴,优化采茶戏音乐艺术品质,从而促进采茶戏音乐的不断发展。一方面,要用心观察生活,善于从现代生活中挖掘采茶戏音乐素材,使采茶戏音乐作品尽可能地贴近现代生活,使之符合现代人欣赏审美习惯,从而让社会大众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从而长久地流传下去;另一面,在进行采茶戏音乐创作时,既要注意不同曲种文化的融合,又要顺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推陈出新,尝试从多元化的角度探索采茶戏的奥秘,使采茶戏音乐传统元素与现代发展相互协调。比如采茶戏《月亮湖畔》,融时代性、艺术性以及娱乐性于一体,创作者不仅保持了采茶戏独有的艺术特征,而且更在音乐唱腔和配器上有所创新,给观众以极强的视听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再如,近年来,赣州采茶歌舞剧团审时度势,以全新的思维理念寻求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艺术表现方式,创作出一批优秀的采茶戏新剧目,如《山歌情》《快乐标兵》《长长的红背带——献爱客家母亲的爱》《永远的歌谣》等。
(二)选准曲牌,合理安排,增强采茶戏音乐作品感染力
采茶戏音乐曲牌调式灵活多样,曲牌调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如茶腔曲牌,优美抒情,节奏明快,极富浓郁的田园乡土气息,用于表现家庭、社会生活和爱情故事,如《想恋姐》《红绣鞋》等作品;灯腔曲牌,高亢热情、气氛浓烈,情绪振奋,可以营造热闹、红火的氛围,主要用于人物众多的大型戏剧场景中,如《梳妆》《拜年歌》等作品;路腔曲牌,风趣幽默、轻松愉悦、喜悦活泼,用于小型歌舞剧中,如《补皮鞋》《对花》等作品;杂调曲牌,则轻盈玲珑、娇柔甜美,可以用于烘托人物性格,调节气氛,如《卖杂货调》《秧麦调》等作品。此外,从节奏上分析,采茶戏音乐曲调有快速、中速和慢速之分,若曲调调式选取不当,既会使采茶戏音乐作品的节奏感受到影响,又会使人物情感的表现、人物性格的塑造、戏曲情境的营造、矛盾冲突的烘托等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采茶戏音乐创作时,创作者要注意结合体裁,根据音乐风格、旋律以及具体使用情况,选准采茶戏音乐曲牌调式,同时注意将音乐调式的错落、节奏的张弛变化以及旋律的情绪反差等纳入采茶戏音乐创作设计和统筹安排中,从而增强采茶戏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关注唱段,巧设唱腔,提高采茶戏音乐的艺术水平
重点唱段往往是采茶戏音乐作品的高潮部分,是渲染戏剧矛盾、展示人物内心冲突、塑造音乐人物形象特征的关键所在。重点唱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采茶戏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采茶戏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高度关注主要角色的重点唱段,格外突出唱腔和唱词,把握节奏的张弛有度和情感层次的起伏变化,从而形成全剧高潮,提升采茶戏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水平。另外,考虑到每个采茶戏表演者嗓音条件、用气习惯、音调张力、发音方法和艺术修养的不同,其唱腔方式和润腔手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采茶戏音乐创作时,创作者还应注意表演者的自身条件,结合表演者的优势和特长,因地制宜地设计唱腔,扬长避短,使每个表演者能够准确有效地处理好唱腔的节奏、旋律、板式等,从而唱出韵味,唱出新意,提高采茶戏音乐艺术性和审美性,带给观众完美的艺术享受。
(四)注重器乐,讲究伴奏,增强采茶戏音乐艺术效果
伴奏乐器在采茶戏音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是有了这些伴奏乐器的合理使用和默契配合,才使得采茶戏音乐富有鲜明的艺术特性和地方风情。采茶戏音乐的伴奏乐器,根据作品剧情内容的不同分为文场乐器和武场乐器两种基本形式。其中,文场乐器以吹奏、弹拨、拉弦等乐器为主,如唢呐、二胡、竹笛、扬琴、琵琶等,旨在渲染音乐氛围,主要用于唱腔伴奏中,如“灯腔”的伴奏通常采用“唢呐”,以增加渲染强度,增强音乐节奏感,使唱腔更加圆满,热闹的氛围更加浓烈和炽热;杂调的伴奏乐器则以勾筒为主,用正反弦顺腔伴奏,音乐粗犷浑厚,共鸣性强,颇具乡村风格,与唢呐、竹笛、三弦以及地方锣鼓等密切配合运用,呈现出浑然一体、珠联璧合的伴奏效果。而武场乐器则以打击乐为主,包括小圆鼓、板鼓、堂鼓、大小锣、钹等乐器,往往用于武打或技巧性场面中。近年来,在乐器伴奏上,采茶戏逐渐增加了一些新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如大小提琴、贝斯、单簧、圆号等,使采茶戏音乐既保留了原有的艺术风格,又丰富了伴奏的表现力,获得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进行采茶戏创作时,创作者要注意采茶戏器乐场面的把控,根据作品内容巧选伴奏乐器,增强采茶戏音乐艺术效果,凸显采茶戏音乐特色。
总之,采茶戏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乡土特色突出,喜剧色彩浓厚,唱腔形式独特,可塑性较强,表演“三奇三绝”,别具匠心。在进行采茶戏音乐的多元化创作时,创作者要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和优化采茶戏音乐发展内涵,注意选准曲牌,关注唱段,巧设唱腔,讲究伴奏乐器,从而增强采茶戏音乐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采茶戏音乐的艺术效果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月.从赣南客家山歌传唱看采茶戏音乐创作[J].音乐时空,2015(18).
[2]韦芳.广西采茶戏的音乐特征[J].音乐创作,2016(02).
[3]蒋燮.赣南采茶戏音乐三则[J].创作评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