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及当代意义

2018-05-14周虎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十月革命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周虎

[摘要]一百多年前,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道路之先河。但仅七十四年之后,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回顾和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十月革命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刻把握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对于解读历史上的十月革命与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有裨益。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十月革命对俄国、对世界和对中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十月革命以及苏东剧变留给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历久弥新,弥足珍贵。

[关键词]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 D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8)03-0030-06

201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这就为我们重新回顾和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十月革命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刻把握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提供了思想指导与基本遵循。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性影响

十月革命不仅是俄国历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伟大革命,它不仅对俄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性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同样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启发。

(一)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在摸索中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十月革命后,苏俄走上了一条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式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即通过实行社会主义来实现国家现代化。并且,列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终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适合在小农经济占据优势、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这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国内政治形势,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从1928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了9倍,年均增长16.8%,这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五位和欧洲第四位,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2]99-100。与此同时,苏联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1937年苏联国民收入由1913年的210亿卢布增加到963亿卢布(按1926-1927年的不变价格计算),人民总消费水平提高了一倍”[2]100。“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量超过1913年11倍,其中机器制造业超过49倍。仅1942年和1943年,苏联制造的坦克就比德国多2.6万辆,生产的飞机也比德国多2万架”[2]100-101。这就为二战中的苏联最终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技術条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疯狂洗礼,战后的苏联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依靠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苏联历史性地迎来了大国崛起的“苏联时代”,并跻身与美国势均力敌、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俱乐部,苏联终成“世界一极”。

(二)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文明演进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十月革命都是一次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式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因而对于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性影响。

首先,十月革命在客观上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纵观人类历史,二十世纪是一个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年代,那是一个充满血与火、充斥刀光与剑影的年代。两次世界大战是对人类文明近乎毁灭性的破坏,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灵阴影。但是,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具有世界意义和社会主义性质的伟大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就前所未有地壮大了保卫世界和平的有生力量。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颁布了《和平法令》,谴责带有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反人民战争,并且正式宣布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这就加速了德奥集团军在战场上的溃败,在客观上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

其次,十月革命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十月革命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制度的改革创新,它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既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形态的演变历程,又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使得科学社会主义由一种理想信念经过革命实践最终转变为了现实制度。从此,社会主义这一新生事物对于人类来说再也不陌生了。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开始有声有色地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处、并存和相互竞争的格局,整个世界开始进入了“一个地球、两种制度”的时代。

再次,十月革命翻开了人类社会的新篇章,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以往的人类社会,绝大多数都是人压迫人、人奴役人、人剥削人的旧社会;同样,过去的一切革命,也都是用一种剥削制度去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旧式革命。唯独俄国十月革命,不仅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同时也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在十月革命以前是绝无仅有的。十月革命从根本上瓦解了剥削制度的牢笼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基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没有压迫、没有奴役、没有剥削的新时代,这就使得广大劳动人民摆脱了几千年来的悲惨命运,从而真正成为新社会、新国家、新时代的创造者和主人。

最后,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是“庶民的胜利”,同时也是列宁主义的胜利,是俄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帝国主义链条最为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历史性的缺口,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殖民统治,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的自我解放斗争,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民带去了胜利的曙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成为许多国家赢得民族独立、解放和发展的重要选择,一些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世界上近三分之一人口一度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力量大大增强,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1]。

总之,二十世纪对人类社会及其制度文明产生过重大变革并将持续影响二十一世纪历史进程的,莫过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打破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而拨开了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革命能否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的层层迷雾。从此,社会主义开始为人们所熟悉、所认可、所赞赏。

(三)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传播,并与中国的工人运动日益紧密结合,由此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3]1357。随即,中国共产党领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成功开辟出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新道路,中国革命开始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具体道路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度。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又成功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这条道路,中国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富裕。

第一,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上,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俄国的道路。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在帝国主义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和发展,十月革命所折射出的共产主义光芒是指引二十世纪的中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灯塔。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3]1471。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国民大革命运动相继开展,中国革命被赋予了新民主主义的涵义和性质。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具体的历史事件虽然不能一模一样地重演,但无独有偶,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本质上无异于20世纪初叶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因为它们都是“庶民的胜利”,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运动,其目的都是通往社会主义并最终建立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基础和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

1917年的俄国革命走的是一条“城市暴动”的道路,即在“城市中心论”的指导下,革命者选择在大城市发动武装起义,然后夺取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在这一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中国革命曾经一度效仿十月革命。由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还不是很了解,党内的一些教条主义者不切实际地盲目照搬十月革命的道路形式和经验,在“城市中心论”这一革命思想的错误指导下,中国工农红军以攻打大城市为重心开展武装斗争,结果致使革命力量接连受挫,一再失败。实践证明,离开中国的国情去生搬硬套俄国的经验,是注定不能成功的。而“一个国家的革命要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各国共产党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找出自己的革命道路”[4]27。因此,中国的革命道路选择问题,只能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思考,通过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具体实际予以解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国情、深入实际,最终发现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广大农村。于是,中国共产党决定“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但采取与十月革命不同的方式”[4]254。经过多番斗争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最终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符合中国特点、并且可以依托具体实现形式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并依据“农村中心论”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后,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可以燎原”的态势。

第二,新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自15世纪到20世纪中后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崛起,各领风骚”[5]。其间,能够决定俄罗斯崛起的标志性历史事件莫过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苏俄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进程,这一辉煌的历史性建设成就使得社会主义特别受到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高度青睐,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诞生的新中国十分向往之。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状况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在此基础上,接力奋斗,又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继承与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三项伟大的事业:第一,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得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并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第二,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法,逐步地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第三,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本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根本方向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后来“苏联模式”因固守僵化,各种改革也相对滞后,遂逐渐失去了发展的活力,而这种日益僵化的发展模式也影响到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受“苏联模式”和“左”倾错误的影响,再加上我们党当时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也急于摆脱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我们犯过不尊重经济建设规律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错误。后来,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发展,党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矛盾一度存在主观偏差,我们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十年内乱,使社会主义探索进程遭受了严重挫折,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带来了各种混乱。但无论如何,初步探索时期,我们党在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上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是主要的,历史功绩也是巨大的。正在由于在改革开放前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持续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建设,我们党才能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

第三,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战争与革命年代,我们迫切需要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实际来选择具体的道路实现形式。同样,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也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4]3这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十二大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这就给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赋予了鲜明而深厚的中国特色,即后来形成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全会进行了全方位的全面拨乱反正,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而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政策也相继得到了贯彻落实。实际上,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阶段,曾经提出的一些正确主张和政策分析,比如“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包产到组”和“包干到户”等等,这些东西在改革开放之前一度“被批评”、“被取缔”,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又重新得到了肯定和确立,并且真正落到实处,而对于这些东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有必要继续坚持和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和开放这两大法宝,充分发挥出了双轮驱动的作用,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而这条道路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下,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GDP总量就陆续超过了意大利、法國、英国、德国和日本这五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并且GDP的排名已经连续八年长居世界第二。如今,中国正朝着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目标大跨步前进,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进一步加快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迈进步伐。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7]而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十月革命道路基础上的历史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正确道路。与十月革命所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相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路径更加宽广,内容更加丰富,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更加鲜明”[8]。始终坚持这条道路,我们就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富裕,从而不断壮大社会主义和平力量,进一步为国际社会奉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

二、十月革命的当代启示

“我们今天纪念十月革命、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好、发展好,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社会主义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展现更加光明的前景,为人类探索更好发展道路作出更大贡献”[1]。为此,有以下五点要求: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与“魂”,是我们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背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治国理政的话题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其正式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内容丰富、体系庞大,而且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完整、辩证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进一步丰富、发展、补充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基本遵循。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时代。我们绝不能辜负了这一伟大时代。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1]。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联共产党的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他们丧失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执政优势,对自己的道路、理论体系以及制度和文化充满了不自信。他们背弃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政治信仰,背弃了1917年十月革命所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背弃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背弃了1936年苏联新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致使国家出现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最终积重难返,一把葬送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由此可见,共产党人要是缺乏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产生动摇,这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总之,我们要始终坚信:十月革命没有“搞早”,也没有“搞错”;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社会主义在某些国家的一时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失败;人类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被个人的主观意愿终结,更不可能被资本主义终结;中国没有“崩溃”,也不会“崩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蒸蒸日上正在积极引领着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走出低潮、走向复兴。

“第三,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十月革命的当代意义,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没有因为苏共的瓦解和苏联的解体而被抹杀。苏东剧变只能在客观上表明日益僵化的“苏联模式”遭遇了破产,但这并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失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有成功,特别是中国,自1978年以来,我们党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就斐然,功绩卓著。可以预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必将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芒,社会制度上的“中国方案”必将能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是因为我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是因为我们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坚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坚持,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辩证逻辑,二者互为依托,并且相辅相成,时刻不能动摇,丝毫不可偏离。

“第四,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我们绝不能把苏东剧变的原因归罪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苏东剧变绝不是十月革命道路所导致的历史悲剧,正好相反,它是各国共产党没能坚持十月革命道路所带来的苦果与恶果。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强调“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就尖锐又严厉地批判了党内外那些攻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主张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确保实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治路线和主张。我们党也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这一执政的根本原则,才能真正避免了苏共亡党和苏联亡国的历史悲剧,才能够在危难时刻坚决果敢地挺身而出,并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基础上继续胜利前进。新时代,在伟大的斗争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期待已久的政治心声,是全党最高最核心的政治利益,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政治优势。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有了一个可以共同团结奋斗的主心骨,才能够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

“第五,必须毫不动摇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1]。每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历史特点、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都不尽相同,因而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会自然而然地打印上本民族和本土化的痕迹与色彩。道路的抉择问题只能由这个国家的政党和人民根据国体、结合国情,独立自主地作出相应的解答。一国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如果取得了成功,就可能会为他国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但却很难完全适用于他国,以及很难普遍适用于诸国,更别谈盲目嫁接、照搬照抄等不切实际的错误做法。“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不同,不应成为“文明冲突论”的叫嚣资本,而应成为世界各国平等交流、借鉴互补的文明对话。资本主义并不是人类最完美的制度,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与追求不会停止,人类社会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过程,而这一过程永远都不会完结。社会主义始终是爱好和平的正义力量,社会主义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和共赢、共享的发展理念,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并且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总之,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中国,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三、结语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严峻性。自十月革命胜利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直处于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态势,资产阶级的旧机器和卫道士对社会主义的谩骂与攻击有时是非常尖酸刻薄的。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便把渗透的对象和攻击的矛头直指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居高临下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依然存在。对此,素有忧患意识的中国共产党高度警惕,并引以为戒,居安思危之余,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从而不断开创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

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中国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不仅要时刻谨防资本主义复辟和资产阶级死灰复燃,更要时刻警惕资产阶级灯红酒绿式的“糖衣炮弹”对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侵蚀和袭击。总之,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将到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以及制度和文化的高度自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伟大实践的良好局面,不断培养出更多更可靠的社会主义新人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而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对我实施“和平演变”的政治阴谋彻底成为泡沫,而这些都是我们纪念俄国十月革命所应秉持的理想信念,必须时刻牢记。

参考文献:

[1]刘奇葆.在“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27(006).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苏戎安.十月革命:东方大国崛起的序幕[J].社会科学研究,2008,(06):76-80.

[6]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講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6.

[7]习近平.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5-10-23(002).

[8]王婧.“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7,(11):63-64.

责任编辑:孙 静

猜你喜欢

十月革命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浅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