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曲折子戏经典唱段赏析

2018-05-14王婷

北方音乐 2018年21期
关键词:长生殿曲牌牡丹亭

【摘要】昆剧以其婉转清丽的唱腔、令人叹服的弦索、典雅精深的文词等诸多优势屹立于中国戏曲艺术之林。发展至今,虽然舞台上演出全本剧目的情况已不多见,但这却不影响昆曲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许多经典的折子戏仍常演不衰。本文从昆剧的两部佳作中各自选取一支曲牌:《牡丹亭游园》的【皂罗袍】、《孽海记思凡》的【山坡羊】,从赏鉴的角度出发,简析两支曲牌的音乐本体等相关内容,以此细细品味出昆曲在昆剧中的独特韵味。

【关键词】昆曲;牡丹亭;长生殿;曲牌;唱腔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昆剧诞生于元末清初,是只采用昆腔这一单一声腔来演绎故事的剧种,有南昆、北昆、草昆之分,被誉为“百戏之祖”。昆剧将中国戏曲“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共性特征推到了顶峰,在水乳交融、大雅高贵的词曲结合中配合着舞台表演的精湛技艺,使之融为一炉,诞生出无数精美的作品,如《佳期》《惊变》《思凡》等等。现选取两出折子戏中的两段经典唱段做一简短赏析。

一、《孽海记 思凡》之曲牌【山坡羊】

《孽海记 思凡》在昆剧舞台上是一出常演剧目,“出自明代成化年间刊本戏曲选集《风月锦囊》,后经昆剧艺人加工而成”,讲述小尼姑色空和小和尚本无不守佛门清规,私自出逃、寻求世俗幸福的故事。在保持原有唱词的基础上,加入了丰富的唱腔、音乐、表演身段等昆曲元素,使之形象由平面变为立体,展现在世人眼前,所用曲格与原先不同,全出一人到底,身段繁多,唱腔婉转柔雅,是昆曲常演剧目之一。

全曲曲牌结构为:【诵子】、【山坡羊】、【采茶歌】、【哭皇天】、【风吹荷叶煞】、【浪头】、【尾声】。其中所选曲牌【山坡羊】的唱词为:“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换水,见几个子弟游戏在山门下。他把眼儿瞧着咱,咱把眼儿觑着他。他与咱,咱共他,两下里多牵挂。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死在阎王殿前由他。把那碾来舂,锯来解,把磨来挨,放在油锅里去炸,啊呀,由他! 则见那活人受罪,哪曾见死鬼带枷?啊呀,由他,火烧眉毛且顾眼下”。“小尼姑年方”散板起唱,到“二八”之后轉为规律的4/4拍,共占二十四拍,二字时长都为三小节十二拍,似是十分惋惜自己这样年轻的女子竟然要将青春付诸于道观,为自己感到不幸,“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节奏型由松而紧,再由紧变松,十六分音符、符点增多,尾音“发”字拖腔十二拍,是小尼姑色空心中对于自己不能在正当妙龄的时刻享受美好人生的埋怨和对道观中枯燥无味生活的愤恨,她盼望自己能够飞出这一方天地,成为人间繁华热闹生活的一员。著名昆曲艺术家沈世华先生在诠释色空这一角色时,手轻轻抚上自己的头发,流露出惋惜的眼神。“他把眼儿瞧着咱”,“他”这里的节奏是一个大附点,按照一般的演唱规矩,这里是不允许断开的,然而谱例上面突然出现的一个气口,正是为了突出这个“他”字,越是在意这个“他”,越能看出色空心中那份孤独和百无聊赖的心情。同时,“冤家”的“冤”在这里的拖腔也是十二拍。最后的“火烧眉毛且顾眼下”重复两遍,速度上中间部分稍快,最后在渐慢中结束全曲。

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江苏卷》(上)中,《思凡》出现在“时剧”一栏,因其身段繁难,全场演出皆只由一位旦角出演,因而在戏曲界常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之说,是一出十分考验戏曲演员“唱、念、做、打”能力的戏,曲牌【山坡羊】是这出套曲继【诵子】之后的第一个曲牌,是主人公的开场白自述,亦是全剧的主曲,交代了色空“思凡”的原因,因着对道观清规戒律、琐碎无趣、枯燥乏味的生活以及对佛家“修成正果”的丝丝怀疑激发了色空心中对于追寻人间情爱、普通生活的向往之情,使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得以有序展开。

二、《牡丹亭 游园》之曲牌【皂罗袍】

昆曲《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由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创作,在昆曲舞台上常演不衰,被认为是“临川四梦”之最。故事讲述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在游玩自家花园后,经历了“伤春、寻春、思春”几个情感阶段,并与书生柳梦梅演绎了一段“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爱情故事。“游园”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在观赏自家花园时的“访春”片段,是“惊梦”的前奏,其文词典雅、唱腔优美、身段秀丽,是《牡丹亭》中流传甚广的一折戏。

《游园》的曲体结构为曲牌体联套,由【绕地游】、【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尾声】六支曲牌构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则要数【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原来”二字散板起唱,但当唱腔进入“姹紫嫣红”时,节拍速度逐渐规律,均为4/4拍,表面上是在描景,实际是在抒情,如“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明明是人间一大快事,却又“奈何天”、“谁家院”,顿生悲戚之感,同时这里的音色转为黯淡,与情词悲调相契合,刻画了内心压抑的杜丽娘百转千回的心境。虽然景色宜人,但却带了无限伤春之感,感叹时光易逝,好景不常有,青春太短暂。行腔低回,低音区真假混声。同时,演唱难度较大,对演员在唱腔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音域有十三度,中间没有出现“fa”和“si”等偏音,属于五声商调式。

《游园》一折中曲牌【皂罗袍】的传唱不息,不仅得益于极具音韵之美的曲词、美轮美奂的演出、流利悠远的江南风格,更是因其委婉细腻、一唱三叹的唱腔及其缠绵柔和、曲韵悠长的曲笛伴奏,才使得这支曲牌在表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所流露出来的伤感自怜之情时颇为动人,在经历历史地域纵横时空上的洗礼之后,仍能在当代的戏曲舞台上发出绚烂夺目之光。

昆戏《思凡》和《牡丹亭》是依照不同的戏曲脚本创作而成的,在昆曲舞台上流传甚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中的曲牌在昆曲日益完备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可被用来填词演唱的旋律框格,既有用于渲染气氛、配合舞台身段的器乐曲牌,也有用于与人物唱腔合为一体表达情感、叙述事情始末的声乐曲牌,二者之间常可相互转换、彼此移植,不仅扩充了昆曲曲牌的容量,也为戏曲音乐在舞台上的演绎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思凡》中的曲牌【山坡羊】和《牡丹亭》中的【皂罗袍】都是在经过昆曲文人、艺人们千锤百炼的打磨后,依照腔词之间四声阴阳紧密结合的方式,配以“丝、竹、肉”等伴奏乐器炮制而成,在不断传唱的过程中,经历历史的筛选,终成为经典之作,于中国戏曲舞台上绽放出璀璨光芒。

参考文献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黄允箴,王璨,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婷(1994—),女,上海音乐学院2016级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长生殿曲牌牡丹亭
晚清民国报刊所见《长生殿》文献研究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长恨歌
论《长生殿》的现代改编缺位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从《长生殿》看帝王恋
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特点
曲牌体联套是古典戏曲的遗存
待从头,盛情说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