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君无君 道义在心
2018-05-14杨朝明
杨朝明
一次与朋友聊天,他说自己这几天比较忙,单位“一把手”去省里参加“两会”了,更应该主动把工作干好。他特别强调说:“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那才叫素质!”我听后若有所悟,孔子孜孜以求的“道”不就是这样吗?孔子实际是要求人们自觉循理而动,让公共意识、公德意识在心中深深扎根。于是,我似乎想通了孔子的一句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孔子这话何义?我曾纠结过很长时间。从字面看,这话有不同解释:一是诸夏不如夷狄。夷狄尚且有君,不像其时诸夏礼坏乐崩,目无君长。二是夷狄不如诸夏。夷狄即使有君,因其文化落后,无完备礼仪制度,仍不如诸夏。以前我们曾认为这是孔子春秋史观的反映,认为那时“君不君,臣不臣”,人们不守规则,第一种理解可能更近于实际。现在看来,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孔子此言被编辑在《论语》的《八佾》篇,该篇围绕“礼”进行讨论,《论语》首列《学而》,总体上谈修身做人,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政治抱负。孔子志于济世救民,故次以《为政》;而后繼以本篇,寄寓了孔子为政“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为国以礼”的政治旨趣。该篇以季氏“八佾舞于庭”僭制开篇,季氏为鲁之宗亲,更是周公苗裔,而周公制礼作乐,乃周代礼乐文化之代表,亦为孔子最敬仰之先哲,但“周公之后”竟僭制失礼!
于是,《八佾》接着记孔子之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不在形式,而在于实质与内涵。随后,《八佾》篇的三章是: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在这里,《论语》编者把“林放问礼之本”置于季氏违礼诸事之后,林放实无任何显赫事迹,而竟知问礼之根本,既与季氏形成显明对比,又反映了那时礼乐之兴衰?而且,在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后,《论语》又一次提到关心“礼之本”的林放!
从本质上看,礼乐是人与人如何相处的问题,是社会怎样和谐的问题。孔子论述礼乐很多,他注重礼乐的内涵,注重礼的根本精神。孔子特别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循名责实;又主张“正名”,主张纠正名义,反对名实不副。他注重“实”,反对徒有虚名。例如在夷夏之辩问题上,他不以血统、种族及地理为准,而以行为为准,“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而为夷狄,则夷狄之”。
这样,孔子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在边远荒蛮之地,即使有君主在,恐怕也比不了华夏君主缺位的时候。三代礼制递相损益,形式虽变而礼义不变。先王教化行用既久,人伦观念深入人心,中原地区即使没有君主,恐怕也比有的地区有君主要好。钱穆先生说:“就古今通义论之,可谓此社会即无君,亦不可以无道。但不可谓此社会虽有道,必不可以无君。既能有道,则有君无君可不论。《论语》言政治,必本人道之大,尊君亦所以尊道,断无视君位高出于道之意。”这句“尊君亦所以尊道”说得太好了!就像“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尊其君乃是因为心中有法度。
就中国君子文化而言,君子的名实相符表现为德位相配,就德、位而言,应该以德为先。“政者,正也”,君主为政就是“为正”。邦国有道,礼乐大行,即使无君,国家也不会灭亡。春秋时期,在礼乐传统深厚的鲁国,礼乐就具有特别的意义。闵公元年,齐欲伐鲁,齐君欲灭鲁,有人说:“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鲁此时正遭庆父之难,但尚秉周礼就难以攻取,这是因为周礼可起到一种协调人心的作用。鲁以周礼为本是切中要害的。鲁人都知道礼有“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功能,孔子说:“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礼尚在则国不可亡,礼关乎国泰民安。
再如,昭公后期,鲁君与季氏矛盾激化,但季氏对昭公却始终尊敬如一。后来,昭公出走国外,季孙仍希望“得改事君”。在此后的七年中,季孙总在谋求迎昭公回国,且“事君如在国”。这时期,不仅国内照常安定,而且季氏本人也丝毫没有占取君位的意图。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与鲁国的礼乐传统肯定是不无关联的。
有一则传说很能说明问题:“齐遣兵攻鲁,见一妇人,将小儿走,抱小而挈大。顾见大军且至,抱大而挈小。使者甚怪,问之。妇人曰:‘大者,妾夫兄之子;小者,妾之子。夫兄子,公义也;妾之子,私爱也,宁济公而废私耶。使者怅然,贤其辞。既罢军,还对齐王,说之曰:‘鲁末可攻也。匹夫之义尚如此,何况朝廷之臣乎!”这个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鲁国的社会风貌。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鲁为周公封国,是闻名远近的“有道之国”。当国民心有道义时,就能“国家有力量”,这个国家就永远不可战胜!
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体现在时时处处。有君无君,关键在心。否则,孔子为什么感叹“明王不兴”?他为什么会期盼明王在位?在有道的时空里,“君”就是法度,就是道义。否则,有君无君,又有什么意义呢?
(编辑/常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