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探究
2018-05-14王梦琪
王梦琪
【摘要】古筝,作为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乐器,因其灵动的音色,广阔的音域以及超强的情感表现力受到了古今中外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由于中国是古筝的发源地,因此形成了许多的古筝演奏流派,演奏技巧丰富,作为中华儿女,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古筝文化,本文旨在研究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
【关键词】古筝演奏;心理音色;培养
【中图分类号】J76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音乐鉴赏中培养心理音色
在古筝演奏中培养演奏者的心理音色,首先需要提升演奏者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而使演奏者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心理音色。众所周知,在音乐表达层面,心理音色的形成,对于演奏者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就古筝演奏而言,演奏者如果想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使个人的心理音色得到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形成对于心理音色的惯性培养,那么如何促进古筝演奏者的心理音色惯性培养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古筝演奏者要具备相当好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从心底去进行心理音色的培养,多去学习古筝乐曲,听取前辈对于音乐的赏析点评,从不同的古筝乐曲中探索其所要抒发的情感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再形成心里模仿,时常回忆乐曲的音调、旋律,进而促进心理音色的形成。在培养演奏者心理音色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情感体验与自我创作结合在一起,因为在此时,由于演奏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筝演奏基础,因此就可以让演奏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所学的演奏基础知识去进行乐曲的创作,进而让演奏者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乐曲鉴赏能力,促进其心理音色的培养。
二、在技能学习中培养心理音色
在古筝演奏中培养演奏者的心理音色,要提升演奏者的技能学习技巧,进而使演奏者的心理音色在技巧中得以有效培养。在音乐鉴赏中培养演奏者的心理音色,一般是心理音色培养的第一阶段,然而如果想要更好地培养演奏者的心理音色,就需要在技能学习中或者说使演奏技巧上提升演奏者的心理音色。古筝的技能学习一般来讲都是一个感官意识与手指、手腕密切配合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如果演奏者对于演奏的技巧十分的生疏,那么乐曲的演奏必然得不到最好的表达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演奏者的心理音色,使演奏者的心理音色与客观音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需要借助演奏者的技巧练习,将演奏者已经形成的心理音色与客观音色相结合,进而保证音色的品质,提升演奏者对于乐曲情感的体验以及演奏的张力,在这里,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演奏者的心理音色,笔者建议,演奏者在进行技能学习的过程注意一下两点:首先,演奏者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自我能力的检验,这是因为古筝演奏心理情绪的外放,但是在演奏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感与音色的表达,同时通过反复地练习,使心理音色与客观音色形成高度地契合,从而更好地表现情感,使观众的情绪能够很好地受到乐曲的感染,提升演奏者的表演感染效果;其次,演奏者要在练习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这是因为在古筝演奏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进行乐曲演奏的模仿,可以发现自身演奏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而发现自身的欠缺,通过对比来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使自身技能达到一定高度的同时,也充分地培养了个人的心理音色,使演奏者的心理音色能够在技能学习中得到充分地培养。
三、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心理音色
在古筝演奏中培养演奏者的心理音色,还需要注重演奏者的实践体验,进而使演奏者能够在实践体验中进行心理音色的培养。从培养演奏者的心理音色整体角度来看,音乐鉴赏,是为了启发演奏者的心理音色,技能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演奏者的心理音色,如果想要完善地使演奏者的心理音色得到培养,那么还需要在实践体验中去进行演奏者心理音色的培养。这是因为在音乐鉴赏以及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音色会在日常的演奏中与客观音色相融合,而形成一种心理音色的外放,但是这种心理音色的外放是不稳定的,不成熟的,而且很容易受到演奏者情緒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使演奏者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将心理音色与客观音色完美融合,演奏者必须更多地进行实际体验,从而排除紧张情绪,将情感更加完整地表达。笔者还建议,在增加演奏者实践体验的同时,还应该在古筝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更多地走进自然,使演奏者具备更好的情绪表达,从而使演奏者的心理音色能够得到有效地培养。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古筝演奏中培养演奏者的心理音色,对于演奏者演奏技巧的提升以及演奏过程中情绪的表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古筝演奏中就必须要注重演奏者心理音色的培养,充分提升演奏者的鉴赏能力、技巧学习以及实践体验,进而从基础出发,促进演奏者心理音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军.古筝演奏与心理音色[J].戏曲艺术,2007(01):99-102.
[2]杨静,袁文杰.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J].戏剧之家,2016(20):83.
[3]李玲.对古筝演奏音色的探析与思考[J].乐器,2013(12):38-39.